印度科技:真·领先还是吹牛皮?印度科技最近有点儿火,各种“厉害了我的哥”的通稿满天飞,一会儿说掌握了什么黑科技,一会儿又说连美国都得求着它。咱今天就来扒一扒,这印度科技到底是真·领先,还是吹牛皮吹上天了?
印度确实人多,年轻人也多,说英语的人也多,这给了它发展科技的底气。但人多力量大,也得看用在什么地方。要是都用来搞人口红利、低端制造,那跟科技强国可就差着十万八千里了。仿制药:救命稻草还是绊脚石?印度的仿制药,那可是出了名的。美国吃的仿制药,40%都是印度造的;全球60%的疫苗,也得从印度进口。
这数字看着是挺唬人,感觉印度简直就是全世界的药房。可仔细一琢磨,仿制药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模仿”。人家研发出来的新药,你照着葫芦画瓢,成本低、价格便宜,自然好卖。但这玩意儿,赚的是辛苦钱,技术含量不高。就好比你照着菜谱做菜,做得再好吃,那也是人家的菜谱,不是你的创意。
印度也琢磨过这事儿,开始搞药品防伪,用上了人工智能、区块链什么的,不让别人仿制自己。这操作也是够魔幻的,自己靠仿制起家,转头又防着别人仿制自己,这是怕别人也尝到甜头?说到底,仿制药这条路,走得了一时,走不了一世。要想真正在医药领域站稳脚跟,还得靠自主研发,拿出点儿真本事来。IT外包:码农的天堂还是代码的工厂?印度的IT外包,那也是响当当的。
全球35%的软件外包市场,都被印度占了。班加罗尔更是被称为“印度硅谷”,听着就高大上。可这“印度硅谷”跟真正的硅谷,那可是两码事。硅谷是创新之地,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印度的IT外包,做的 mostly 是些“搬砖”的活儿,技术含量不高,利润也薄。印度的程序员不少,英语也好,干活儿也勤快,但这不代表印度就掌握了什么核心技术。
就好比一个工厂,工人再多,设备再先进,如果没有自己的设计图纸,那也还是个代工厂,成不了真正的制造强国。印度的IT行业,要想更上一层楼,就得摆脱“代码工厂”的模式,往创新研发的方向走。光靠人多,堆代码,是成不了气候的。转基因棉花和人工智能:是昙花一现还是未来可期?印度在农业和人工智能领域,也有一些动作。比如,他们种了很多转基因棉花,产量蹭蹭往上涨,成了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
他们也开始搞人工智能,还吸引了一些美国大公司的投资。但这些领域,印度的技术水平,跟真正的科技强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转基因棉花,技术也不是印度原创的;人工智能,也大多是跟着美国跑,缺乏自主研发的能力。说到底,印度科技的崛起,更多的是靠人口红利和低成本优势,而不是真正的技术领先。要想在科技领域真·领先,印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印度科技,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遛遛。别光顾着吹牛皮,拿出点儿真本事来,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