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狼?朝鲜教科书只字不提志愿军功绩,隐情曝光,确实小心眼了

思真谈娱乐 2024-11-01 01:28:51

【前言】

七十多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鸭绿江,目的就是为了和朝鲜人民一起战斗,足足有36万名在这场战斗中失去了生命,中国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朝鲜半岛的和平。

在中国,志愿军的英勇事迹被载入史册,传颂至今,而在朝鲜,这段历史却被有意无意地淡化,甚至完全消失在官方叙事中,本以为朝鲜会对中国一直秉承着一颗感恩的心,没想到他们竟会如此“忘恩负义”。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2020年11月1日——《18万志愿军牺牲:抗美援朝战争中,交战各方究竟损失多少军人?》

中国的历史课本忠实地记录了战争的始末,肯定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课本详细描述了中国军队入朝作战的原因、经过和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强调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巨大牺牲,而在朝鲜的历史教科书中,这场战争却被冠以“祖国解放战争”的名称。

70多年前的硝烟,至今仍在历史的天空中缭绕,朝鲜战争,这场改变东亚格局的大规模冲突,在各国历史叙事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回顾那场惨烈的战争,中国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牺牲,三年的浴血奋战,志愿军的英勇表现有目共睹,对战局走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在朝鲜的历史教科书中,这段壮烈历史却几乎被完全抹去,朝鲜的历史叙事将战争胜利完全归功于金日成的英明领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教科书中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在金日成主席指挥下,朝鲜人民军迅速击退敌军,转入反攻,很快解放了南方广大地区,对比真实历史,这种描述显然经过了大幅美化。

实际上,在中国军队介入前,联合国军已经将朝鲜军队逼退到鸭绿江边,朝鲜政权岌岌可危,更令人惊讶的是,朝鲜还虚构了一段彭德怀向金日成请教作战经验的桥段。

这完全不符合当时的战场形势,也与彭德怀的性格相悖,如此颠倒黑白的叙事,显然是为了塑造金日成的伟大形象。

朝鲜对战争起因的解释也颇具争议,他们将其定性为美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朝鲜是出于自卫而反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多国历史记载都明确指出,战争是由朝鲜军队率先入侵南方而引发的,朝鲜这种说法,只能欺骗不明真相的国内民众。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的牺牲和贡献,几乎被完全抹去,仿佛从未存在过,这种历史叙述的差异,在两国对战争关键事件和人物的描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官方和民间都广泛流传着志愿军英勇作战的故事: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抵挡住美军的狂轰滥炸;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用生命为战友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这些故事,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成为鼓舞一代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教材,而在朝鲜官方的叙述中,这些故事却完全不见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朝鲜人民军如何英勇顽强、如何以弱胜强,最终将美帝国主义赶出朝鲜半岛的“英雄史诗”。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朝鲜为何要如此刻意淡化中国的贡献?这与朝鲜的“主体思想”密切相关,1955年,金日成首次提出“主体思想”,强调经济自足、政治自主、国防自卫。

参考资料:环球网2014年10月16日——《朝鲜驻华使馆向本网独家发布朝鲜人权报告》

这一思想本质上是一种极端民族主义,强调完全依靠自身力量,不信任任何外部力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朝鲜战争作为建国之战,自然要突出本国军队的主导作用。

过分强调中国军队的贡献,可能会削弱朝鲜军队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所以朝鲜政府不断美化本国军队形象,即便这样做会扭曲历史真相。

“先军政治”战略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军队在朝鲜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在这一政策下,国家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军队展开,有限资源优先用于军事领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朝鲜民众从小就被灌输“宁可没有糖豆,也要有子弹”的思想,即便在当今和平年代,朝鲜依然保持高度戒备状态。

这种做法在外界看来难以理解, 在民生困难的情况下,朝鲜政府仍不遗余力发展核武器看,但对朝鲜民众而言,这是为了抵御“美帝国主义的威胁”,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之举。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对中国贡献的淡化主要局限于国内宣传,在对外交往中,朝鲜官方仍然承认中国志愿军的重要作用。

朝鲜的做法引发了诸多争议,有人指责朝鲜“忘恩负义”,但这种评价可能过于简单化,我们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朝鲜的政治需求和历史叙事逻辑。

朝鲜作为一个小国,长期面临大国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强调自主独立、不依赖外部力量,是其生存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淡化中国贡献,某种程度上是为了维护国家尊严,避免被视为“中国的附庸”。

并且朝鲜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其必须不断强化最高领导人的权威,将战争胜利归功于金日成的英明领导,有助于巩固金氏家族的统治合法性。

相比之下,过分强调外国军队的作用,可能会削弱领导人的光环,而且朝鲜面临严峻的经济困难和国际制裁,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提振民族自信心。

美化本国军队在战争中的表现,可以增强民众的自豪感,有助于凝聚民心,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认同朝鲜对历史的扭曲。

事实是,没有中国志愿军的参战,朝鲜很可能已经在战争初期就被击败,志愿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理应得到公正的历史评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也要看到,朝鲜对中国贡献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近年来随着中朝关系的改善,朝鲜在一些场合开始更多地提及志愿军的贡献。

这表明历史叙事也会随着政治需求的变化而调整,这些事例也表明,朝鲜淡化中国志愿军贡献的行为,并非单纯因为两国关系的起伏,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考量。

对于中国而言,朝鲜的做法无疑令人遗憾,毕竟36万志愿军将士的牺牲是用生命换来的,不应被轻易抹去。

但我们也需要理解,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朝鲜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解读历史,中国的对朝政策应该建立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朝鲜的政治需求和民族感情。

朝鲜的做法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历史不应成为政治工具,过度美化或歪曲历史,最终只会误导民众,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真正的爱国主义,应该建立在对历史的客观认知之上,而不是盲目的自我吹捧,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朝鲜战争的历史叙事差异,提醒我们要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国家的历史观。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伤痛和民族自尊,简单地用“对”或“错”来评判往往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努力构建一个能够包容不同历史观的国际秩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增进理解。

无论是中国志愿军,还是朝鲜人民军,抑或是联合国军,都付出了巨大牺牲,这些鲜活的生命,不应被简单地归结为冰冷的数字或政治宣传的工具,我们有责任铭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悲剧重演。

历史不能忘却,更不容篡改。中朝两国作为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应该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加强沟通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共同维护好这段共同的历史记忆。

展望未来中朝关系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历史问题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找到利益的契合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中国而言,在坚持原则立场的同时,也需要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双边关系,毕竟地缘政治的现实决定了中朝两国在很多方面仍需要相互支持。

对朝鲜而言,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发展需求的增加,其历史叙事可能会逐步调整,近年来朝鲜在一些场合开始更多地承认中国的贡献,这或许预示着一种积极的变化。但这个过程可能会是缓慢的,需要我们保持耐心和理解。

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朝鲜战争的历史叙事差异,为我们思考国际关系和历史认知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案例。

它提醒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处理历史问题,如何在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找到共识,仍是一个重要课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还要认识到,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深化对历史的研究,才能更好地还原历史真相。

我们也需要反思如何进行历史教育,既要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客观分析的能力。

朝鲜战争已经过去74年,但它留下的影响仍在持续,如何正确看待这段历史,如何在铭记历史的同时面向未来,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或许只有当我们能够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历史,才能真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构建一个更加和平、繁荣的世界贡献力量。

0 阅读:421
评论列表

思真谈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