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鸿雁 徽州区棋类协会会长
花费150万元,将自家菜地改造成象棋文化广场,免费对外开放,每年还要花20万元维护,如果是你,你愿意这样做吗?这可不是什么影视剧的情节,而是在安徽黄山实实在在发生的故事。
位于徽州区岩寺老街的黄山市徽州棋苑文化广场,每天清晨都会有象棋爱好者纷沓而至、络绎不绝,这一处院落也在棋声与茶香的交织间,渐渐变得热闹起来。广场上,有一个身影忙碌地穿梭在棋桌间,跟每一位前来的熟客热情地打招呼——这个人叫程鸿雁,是徽州区棋类协会会长,也是这座象棋文化广场的建造者。
传承优良家风凝聚向善力量
装门亭、建广场、筑走廊、造戏台、拼棋桌……程鸿雁从2020年3月开始筹划、设计、改造,耗时7个多月,把自己在老街下街中心位置的360平方米菜地,改造成了一处以普及象棋文化、传授象棋知识、提供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为一体的徽州棋苑文化广场,为四里八乡的象棋爱好者提供了一处交流联谊的场所,切实满足了周边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荒菜地”摇身一变“象棋广场”,不仅改造费用高达150万元,每年的维护费用也将近20万元,这些全都是由程鸿雁自掏腰包。2年多来,广场一直是免费对公众开放,他没有收乡亲们一分钱。“我之所以这么做,都是源自父辈对我的言传身教。他们从小就教导我要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把温暖和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程鸿雁表示,徽州人自古以来就崇尚礼仪、乐善好施,使得他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决心要将优良的家风家教延续下去,将父辈精神薪火相传,凝聚起向善的力量。
“家人和身边人的无限信任、理解与支持,是我坚强的后盾。”程鸿雁相告,在改造文化广场的过程中,不仅左邻右舍都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很多本地的象棋爱好者也都集思广益,自发参与广场设计,为营造象棋氛围出谋划策。
最令程鸿雁感动的是,广场开放以来,他的亲戚朋友们更是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服务象棋爱好者的行动中来,“我的母亲已经80多岁了,她每天都会帮我一起打扫广场的卫生,为前来的棋友们提供茶水。”父辈的言传身教、亲友的鼎力相助,使得程鸿雁坚定了将文化广场办好的决心。
人人参与奉献广场更像是“家”
在徽州棋苑文化广场上,跟程鸿雁一样忙碌的,还有一群“红马甲”。2020年6月,徽州棋苑文化广场公益爱心群正式成立,这是一支26位爱心人士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他们来自退休教师、个体户、工人等不同行业,利用闲暇时间,自发到文化广场上担任志愿者。在周末教学生下象棋,为居民义务理发,腊八节写春联,端午节包粽子……他们时常组织公益服务活动,将爱心和温暖带给居民。
程鸿雁一开始也没想到,自己的行为可以感染到这么多人,“我们的广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让大家下象棋的健身场所了,它更像是一个团结、互助、友爱的‘家’。”从一个人到一家人,从一家人到一群人,徽州棋苑文化广场的爱心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程鸿雁表示,今后会把广场上的美好生活持续记录下来。
如今的徽州棋苑文化广场,已经成为了丰富当地居民文体生活的重要阵地,也是教育青少年的文化阵地。与此同时,借助象棋项目广泛的社会基础,文化广场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参观,间接带动了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西溪南湿地公园等当地特色旅游发展,为徽州区的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