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最近火爆全网的地摊经济,还是持续热点的直播带货,都反映出的强烈信号是社会经济正加速恢复,市场信心日渐提振。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吴文武
国家发改委的一位高级官员曾在5月底表示,“报复性消费”是没有的,但“恢复性消费”是肯定的。
中国早已进入疫情恢复期,从初期的有序复工复产,到现阶段大力推进复商复市,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机构、企业组织、社会民众都展现出积极力量,社会各方面恢复速度远超预期。
全国各地市场热点持续不断。6月6日,北京启动了为期持续到年底的 “北京消费季”,陆续向市民发放122亿元消费券,以进一步推动北京各行业复商复市。
同一天的广州也启动 “首届直播节”活动,在为期3天的时间里,将举办超过20万场直播,共计10万余个商品品类在直播中亮相。
可见全国各地复商复市政策力度正在不断加码,加快推动市场消费回暖。
新品略通过持续对市场动态及有关经济数据的观察,明显看出社会经济恢复正在加快,社会商业活动日益活跃,社会生活氛围也正加快恢复常态。
众所周知,新冠疫情给社会经济、商业生态,及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都带来了影响,这些影响有些短暂的,而有些或许会长期持续下去,这些变化特别是在疫情恢复期表现的特别明显。
最新持续火爆的地摊经济就是一个特别的现象,有人评论称其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风口",鼓吹全民摆地摊,地摊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大众消费商业场景。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北京日报》发文称,“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紧接着央视也发布评论称,“地摊经济不能一哄而起”。因此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热点经济现象。
社会经济恢复速度超预期其中的动力之一就在于政策发挥了积极力量,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同时,有序复工复产,再大力推进复商复市,政府官员带头“下馆子”,官员当主播纷纷直播带货和积极宣传,各地广发消费券,再到最近火爆全国的地摊经济……政策多元且覆盖面广,成效显著。
社会经济恢复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宏观经济、产业行业、金融、税收、消费刺激等各方面的政策组合拳,需要社会企业和生产经营者的全力复产复工,需要商业服务经营者铆足劲恢复经营,更需要消费者放心积极消费,才能实现目标。
新品略认为,无论是直播带货,还是地摊经济,都仅是恢复经济和促进消费回暖的方式之一,但并不是万能,不能一哄而上,蜂拥而至,一蹴而就,更不能昙花一现,而是需要一个动力强、后劲足、可持续的恢复模式,万众合力才能最终战胜疫情、恢复经济、恢复生活常态。
恢复社会经济,最关键的还是要推动复商复市,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重振旗鼓,多政策促进消费回暖和增加就业。
只有疫情真正结束了,居民生产、生活才能恢复正常,各种限制措施才会完全消失,产业结构才能平衡匹配,消费环境才会恢复常态。
知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许小年教授日前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但未来我们仍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还会有更艰难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