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瞧一眼缅甸的地图,哎呀妈呀,那可太让人心痒痒了!绵长的海岸线直直地通向印度洋,大片大片平展展的地,敞敞亮亮的。那气候,热乎着呢,属于热带亚热带,要阳光有阳光,雨水也足得很,背后靠着老厚老厚的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寒流来了,根本不用怕,一年到头庄稼能熟好几回,就这土地,养活几亿人都轻轻松松的,最关键的是,还能给咱西南地区弄出个通往印度洋的战略出海口,这不就是块摆在眼前的大肥肉嘛!可让人纳闷的是,咱老祖宗咋就没把它弄到手呢?这里头到底藏着啥猫腻,快跟着咱一块儿好好扒拉扒拉。

咱先唠唠缅甸这地儿到底有多招人稀罕。那海岸线,老长老长了,沿着印度洋那么一铺,就跟一条漂亮的蓝色绸带似的,要是搞起海上贸易,不得赚得盆满钵满啊!平原上,种啥长啥,水稻一年能收好几茬,水果又大又甜,老百姓吃喝根本不愁。气候更是没得说,冬天一点都不冷,夏天虽说热点,但雨水哗哗的,不像咱南方有些地方,冬天还得哆哆嗦嗦熬过三个月的冷天,在缅甸,那一年四季,都能甩开膀子干活,尽情享受。有这么好的地儿挨着,咱古人咋就没想着把它划拉到自己地盘里呢?

要说古代对缅甸动真格的,乾隆爷那可是下了血本。乾隆把新疆收复了,大小金川也打完了,心气正高着呢,眼瞅着缅甸那边不安分,印度人先跑过去占了一脚,还挑事,这哪能忍啊!立马就派心腹大将傅恒、海兰察带着大军呼呼啦啦地冲过去了,想着得给缅甸点厉害瞧瞧。可谁知道啊,大军一进缅甸丛林,噩梦就来了。疟疾、瘴气跟鬼影子似的缠着部队,好多官兵还没跟缅军正面碰上呢,就先被病魔给撂倒了。傅恒那么牛的大将,都折在那儿了,一场仗打下来,官兵牺牲好几万,乾隆的心呐,拔凉拔凉的。这几趟征战,耗费老多钱财人力了,可缅甸还是没彻底拿下,到底咋回事呢?

1. 距离太远,山水阻隔
古代咱中国的行政中心大多在黄河流域,北京都算靠北的了,南方就有点够不着,更别提远在大山那头的缅甸了。从内地到云南、两广,得翻山越岭,好不容易到了边境,再往缅甸去,还有数不清的大山挡着。这一路得走多长时间啊,古代交通又不发达,运点物资、派个援兵,没几个月根本到不了,太难了!就说近代国军远征军,进了野人山,差点全军覆没,古代条件更差,这路太难走,就是个大难题。
2. 蛮荒之地,官员不愿去
在古代,缅甸那就是个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要啥没啥,朝廷派官员过去当官,人家都不乐意。就像宋朝苏轼被贬到海南,一路上哭得稀里哗啦,满腹怨言,海南好歹还在中国南边呢。要是派去交趾、缅甸,官员宁可辞官不干,没一点油水,环境还差劲,谁愿意遭这份罪啊!没官员好好治理,咋能把这地儿彻底拿下呢?
3. 非必争之地,代价太大
古人也精明着呢,心里一盘算,拿下缅甸得花多大代价啊!劳民伤财不说,还不一定守得住。看看历史上的朝鲜、越南,咱也打过不少仗,最多让它们当个附属国,最后还不是独立出去了。隋朝为啥亡国了?不就是三次征伐高句丽,把家底都折腾光了,要是为了缅甸把中原政权给搞垮了,那可真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太不划算了!而且缅甸老百姓也有自己的想法,想自己当家作主,咱硬要征服,反抗肯定少不了,这又是一堆麻烦事儿。


小编有话说:古人的无奈,咱得懂
咱今儿个唠了这么多,算是明白了古人没拿下缅甸,真不是他们不努力。那会儿条件太差,地理上隔得老远老远,路上全是险阻;政治中心离得远,根本顾不过来;文化上觉得那是个穷乡僻壤,官员百姓都不稀罕;民族方面人家缅甸也想自己说了算。咱可不能站在现在,坐飞机几个小时就能到缅甸,就笑话古人没本事。每个时代都有难处,古人守着自己的疆土,一步步发展到现在,也不容易。咱就当了解一段历史,知道过去的不容易,珍惜现在的安稳日子,要是以后碰到难题,想想古人在大山里、在战场上的艰辛,咬咬牙,说不定也能闯过去呢!说不定哪天咱再看缅甸地图,就不是遗憾,而是感慨历史的奇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