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年前香港彩色老照片:那时刚被英国抢走,还没有高楼林立

蔡楚汐来了 2025-02-21 15:43:43

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在1842年曾被英帝抢走长达155年之久。

1869年,英国人(苏格兰)约翰·汤姆森来到了香港,在香港皇后大道开了一家照相馆,之后雇佣几个香港人当助手,北上广州、台北、北京等地,拍摄了大量的风景、人文、建筑等的照片。

本文的照片是他初到香港所拍摄,155年前的香港黑白旧照,经现代科技高清上色,喜欢的朋友欢迎收藏、关注、点赞和评论!

约翰·汤姆森

【一张老照片、一段故事,点右上角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进步】

香港市政厅

始建于1843年,是最初港英市政府办公的地方,二战结束到1978年是英驻香港司令部官邸,现在这栋建筑还在,茶具文物馆就是这里。

181年前的老照片,香港市政厅是一栋西式两层白色小楼,市政厅楼两侧是绿茸茸的草地。

香港市政厅

2.香港西部海岸

1869年,访问印度的爱丁堡公爵阿尔弗莱德亲王途经香港,汤姆森正好也在香港,被受雇于摄像工作。

这张照片是爱丁堡公爵检阅英国驻港部队时候汤姆森所拍,目的是展示香港西部海边的商业建筑,在鲤鱼门与通往筲箕湾的道路相连。图中左边朝向水面的建筑属于汇丰银行及有利银行,中间那一排大楼由颠地洋行修建,远处的高山是太平山。

香港西部海岸

3.香港和维多利亚港

维多利亚港是夹在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海域,是公认的世界三大优良港口之一,它是可以停靠航母的。英国人要香港就是看中了这片水域。

您没看错,这就是181年前1869年的香港,港口船舶密密麻麻,岛上楼房鳞次栉比。

香港和维多利亚港

4.站在炮台山西望

香港炮台山上的大炮是为明清时期防止海盗和倭寇而建,位于香港东部西区,属于北角西部。

181年前的香港老照片,香港街区已经比我们现代普通小镇更显得现代化,街道两侧中西建筑交错蔓延向远方,非常繁华。

站在炮台山西望

5.香港港口

香港太平山脚下的楼房和海港,1869年约翰·汤姆森拍摄。

突发奇想,那时候没有空调,人住在这样的楼房里舒服吗?

香港港口

6.怡和洋行

照片展示的是怡和洋行在香港东角的驻地,它的正前方是黄泥涌又称跑马地的入口,这里以如画的山景、跑马场和欧洲人的墓地而闻名。左边的山丘是摩理臣山,山上建有华丽坚固的西洋住宅,居高临下,坐揽城市与海港壮丽的风景。

怡和洋行是英国人在广州成立的公司,早期靠十三行的茶叶生意和走私鸦片积累财富,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有这个公司的创办人之一威廉·渣甸游说英国政府开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逐渐放弃了鸦片走私,开始了洗白多元化正经生意,对香港的建设起到过很重要的作用,上海最早开设的外国公司就是怡和洋行,新中国建立后,国内的怡和都收为了国有。

怡和洋行

7.香港拱北楼(庄士敦楼)

始建于1843年,是香港前两任总督的官邸,后来为汇丰银行所有,亦做过俄罗斯驻香港领事馆,后来改名庄士敦楼,1890年成为香港首座多层购物中心,1915年被法国教会购买拆毁重建成外方传道会大楼。

香港拱北楼(庄士敦楼)

1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