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电视剧领域,农村题材的剧十分受观众喜欢,可是因为都要占领这块市场,内容选材上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但是,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之下,还是有十分优秀的作品出现的,农村题材主旋律大剧《那山那海》就是其中的一部,这部剧仅仅上线5天,收礼率便轻松破1,并且还有持续攀升的架势。
或许有很多看过这部剧简介的网友会说,这部剧展现的还是老套路,又是关于扶贫内容的作品,为何观众还会如此追捧呢?
内容接地气,“穷”就要穷得真实其实,作为主旋律作品来说,扶贫题材的剧并不好把握尺度,很多观众并没有真正经历过那个年代,他们并不了解当时真正的“穷”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如何能把真正展现出当时的“穷”和如今观众的认知相融合,这是一个考验导演水平的问题,过于浮夸观众不认可,达不到真实效果引发不了观众的共情还是不会被认可。
《那山那海》的导演跟演员们倾力合作,共同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把那个年代真实的穷展现得淋漓尽致。
开局一家几口的一顿饭就把观众给吸引住了,雷母一人含辛茹苦把三个儿子一个个养大,家里穷得连老鼠进来都得掉眼泪出去,可谓是一穷二白三干净。
饭桌上面,老妈给三个儿子一人盛了一碗稀粥,她自己却悄悄躲在一旁假装干活,很明显即便是这几碗清澈见底的稀粥也不够一家四口人分的。
即便是这样,懂事的老二仍要把碗里的稀粥分给正在长身体的老三多半碗,导演在体现手足之情的同时,向观众传递出一个什么叫真“穷”的信号。
然而,镜头并没有到这里停下,老二的举动深深触动了家里最好的劳动力大哥的心,为了不让老二饿肚子,他又把自己碗里的饭倒给了老二,不知不觉间,穷字写满了屏幕,也令人真正感受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的含义。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上要替母亲撑起这个家,下要照顾两个弟弟长大,所以我们在老大脸上看到的是过早的成熟之相,而非是少年的稚嫩之形,他最后把碗边的米汤舔得一干二净的画面,不知道令多少观众为之动容。
导演仅仅用一场吃饭的戏,把那个年代“穷”展现得淋漓尽致,把人物形象之间的真实感刻画得入木三分。
当天气突降大雨,牛棚倒塌,唯一的有用的两头牛还不见了踪影,洪水更如猛兽一般卷走了家里的所有,老大那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表情,让观众突然有种撕心裂肺的感觉,而穷才是让这个年轻人如此绝望的根源所在。
《那山那海》把穷人拍得温和而真实,把穷人想要致富的心理变成了刚需,这些质朴勤劳的人们,他们肯舍得力气,只要有机会,他们便不会永远穷下去。
年轻演员与老戏飙戏,让观众充满期待与不舍优秀的影视作品,除了剧情能拿捏住观众之外,还需要演员来做具体的支撑,如果说剧情是肉的话的话,那演员就是作品的骨头。
饰演雷老大的杨铮,由过去的配角转为主角,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主角的魅力所在,把一个农村小伙的憨厚和朴实又不失倔强的性格表现得出神入化。
饰演女主的奚望的出色表演更是让观众叹为观止,病痛缠身却阳光睿智,正是这个坚强聪慧的姑娘,带着雷恒水一起走向了小康之路,把赚钱的本事发挥得酣畅淋漓,这个年轻演员的出色发军,让观众对她的印象非常好。
当然,再好的剧,也需要有老戏骨来辅佐。老戏骨杨立新天生的领导气场,他有时候是不怒自威,吹胡子瞪眼之间领导气场就已经撑满了。
当然,张光北饰演的领导角色同样精彩,补丁满身的外套不言而喻他是个十分简朴的人,时刻把村民放在首位的他,举手投足之间就让有过类似经历的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正是因为这些,《那山那海》被捧上了央视的黄金时段,难怪在短短的五天之内收视率就破1了,这才是国产剧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