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尹志平临死时,小龙女为何心碎落泪,才明白杨过为何弃剑练掌

耳东品文史 2025-02-16 00:03:03

你心中的“侠客”应该是怎样的形象?至少对于笔者而言,最符合侠客形象的人,应该是那些“剑客”,他们手执长剑,惩奸除恶,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最为潇洒飘逸。

金庸笔下也确实有不少将剑术修炼至绝顶之境的高手,比如《越女剑》中的主角越女阿青即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凭借一手越女剑法能以一敌千,挫败两千越甲,放眼金庸全书,也难有几位高手的实力能出其右。

(小龙女、甄志丙剧照)

也正因为练剑的高手如此之前,《神雕侠侣》中那杨过选择弃剑练掌的举动就显得格外奇怪了。

一、弃剑练掌的杨过

其实根本不用列举阿青的例子,也能证明“剑法”是金庸武侠世界观里最精妙的一类武功。

比如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就借洪七公和欧阳锋的例子提到过这么一段设定:“武学中有言道:‘百日练刀、千日练枪、万日练剑’,剑法原最难精。武学之士功夫练至顶峰,往往精研剑术,那时各有各的绝招,不免难分轩轾。二十年前华山论剑,洪七公与欧阳锋对余人的武功都甚钦佩,知道若凭剑术,难以胜过旁人,此后便均舍剑不用。”

所以洪七公和欧阳锋之所以放弃修炼剑法,转而修炼其他武功,是因为他们的天赋不足。

(杨过持剑剧照)

但很明显,身为主角的杨过绝不存在这种问题,他天赋异禀,对于任何武功都是手到擒来。

甚至他自己也有过这么一段内心独白:“他东取一鳞西摘半爪,没一门功夫能练到真正第一流的境界。遇到二流对手之时,施展出来固然是五花八门,叫人眼花缭乱,但遭逢到真正高手,却总是相形见绌。”

所以他更应该专心钻研一门武功才是,那雕兄带他修炼的玄铁剑法就是值得他钻研一生的神功,毕竟当初凭借那重剑剑法,他就足以堪比五绝,假以时日,超越五绝级别的水准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可十六年后的杨过却偏偏改练掌法,以至于他在对付金轮法王的时候还一度感慨自己多年不练剑法,此时托大了。

也就是说,修炼掌法对于他的武功并无提升,反而有些退步了。

金庸为何要写出这样看起来有些矛盾的剧情?哪有主角主动降低武功水平的道理?

答案或许与小龙女和甄志丙那些事有关。

二、犯下罪行的道人

所谓的“甄志丙”也就是旧版中的“尹志平”,只是金庸在新修版中把那道人的事迹搬到了甄志丙这个角色身上,故后文以“甄志丙”称呼该角色。

当年欧阳锋传功杨过之时,为了不让小龙女偷学自己的武功,于是将小龙女点穴定身,哪料此举却让躲在一旁的甄志丙有了可趁之机。

他悄然接近小龙女,继而对小龙女做出那些冒犯之举,以至于小龙女手臂上守宫砂消失不见。

也正因为了有了这件事的带来的误会,小龙女才会稀里糊涂地爱上杨过,对杨过表白,接着才有了龙杨二人分道扬镳的剧情。

(甄志丙剧照)

可以说龙杨二人后来经历的一切悲剧都是因此事而起,所以当小龙女知晓了这件事的真相之后,她应该对甄志丙是怎样的感情?

毋庸置疑,愤怒,歇斯底里的愤怒,即便小龙女要动手杀了甄志丙,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三、莫名伤心的小龙女

后来小龙女在甄志丙与赵志敬争吵时听到了那晚的真相,才知道自己一直错怪杨过了。

她当即就应该杀了甄志丙,当然,那时她没动手,可以用“她一时无法接受事实”,或者说“她无法确定那是否就是事实”来解释。

可当她冷静下来之后,乃至追杀甄志丙直至重阳宫,她总该去做应该做的事了。

可她依旧没有下手。

(小龙女剧照)

甚至在甄志丙被金轮法王的杀招打得奄奄一息时,她还展现出了不该有的心痛情绪。

书中只道:“小龙女向他凝望片刻,见他道袍上鲜血淋漓,脸上全无血色,不由得万念俱灰,颤声道:‘过儿,我那日给欧阳锋点中穴道,动弹不得,清白为此人玷污,纵然伤愈,也不能跟你成婚了。但他……但他舍命救我,你也别再难为他。总之,是我命苦。’她心中光风霁月,但觉事无不可对人言,虽在数百人之前,仍将自己的悲苦照实说了出来。”

为何会这样,那道人要死了,她没有“大仇得报”的欣喜,反而觉得无比痛心,乃至落泪,这情绪怎么看都不对。

其实不难理解,无论如何,那甄志丙始终是小龙女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即便他对小龙女做了那般错事,但也在小龙女命悬一线时,用自己的性命保护了小龙女,小龙女对他的感情自然是十分复杂的。

而此时杨过就在一旁,他该如何看待这件事?

自然难以接受。

不过这与他后来弃剑练掌有什么关联?

很简单,就因为当初小龙女之所以会产生七情六欲,正是因为修炼了玉女剑法。

(杨过出掌剧照)

书中明确提到过:“这日练到一招“愿为铁甲”,杨过须得双臂环抱小龙女,似乎化为一件铁甲,将她周身护得不受敌伤,小龙女则须束手受护,自行调匀真气。杨过纵身向前,双臂虚抱,其实并没碰到师父身子,但眼光中脉脉含情,显得决意自舍性命,为她尽受敌人刀枪拳脚。小龙女一与他眼光相接,红晕上脸,微感不妥,眼光中露出羞怯之情。”

若非他们合练剑法,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些事,而杨过后来修炼的玄铁剑法也是基于玉女剑法的基础,他不愿触景伤情,于是弃剑练掌,也就说得通了。

只是感情这东西,又如何会因“弃剑”而一同被摒弃,即便他已黯然神伤,却也依旧无法放下对小龙女的爱,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在龙杨二人身上被具象化了。

0 阅读:19
耳东品文史

耳东品文史

品名著、读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