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马海德之子周幼马:父亲是第一位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红船编写 2024-08-01 17:29:12

他,是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他,在华夏大地上度过了55个春秋,被授予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他,就是马海德,一位来自美国的大医生。

自1933年来到中国,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马海德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日,红船编辑部对马海德、周苏菲夫妇之子周幼马进行了专访,其为我们讲述了父亲传奇而又伟大的一生。回忆起父亲的点点滴滴,周幼马仿佛有说不完的故事。

▲接受红船专访的马海德之子周幼马

万里来华的“洋医生”,宋庆龄的好朋友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 191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一个黎巴嫩移民家庭。父亲是炼钢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母亲是勤劳朴实的家庭妇女,家里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贫困。但家境贫寒却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自幼刻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1918年,一场严重的传染病席卷了纽约州,马海德一家不幸被全部感染。这时,当地一位老医生提着药箱来到了马海德家。医生不仅为他们提供免费治疗,还给生活拮据一家人留下了一些零花钱。在善良的老医生精心医治下,马海德一家得以痊愈。从此,成为医生治病救人,便成为了马海德的人生理想。

1929年,马海德考入黎巴嫩贝鲁特美国大学医科。1933年,23岁的马海德顺利获得了日内瓦医科大学的博士学位。

“在当时的美国,医生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凭借着医学博士的学历,在美国可以获得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但此时的父亲却有着年轻人的冒险精神,探索憧憬已久的世界,与两位同学相约来到了中国上海。”周幼马介绍说。

来到上海后,马海德和两位同学合开了一家诊所,尽管收入并不丰厚,他依然不辞辛劳地救治病患。

▲延安时期的马海德

在上海,马海德不仅看到霓虹灯下十里洋场的繁华,还感受到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百姓。他目睹了街道上冻死、饿死的平民,目睹了因为贫穷,临死前才被送往医院的百姓,目睹了因缺乏防护措施,在电镀厂、缫丝厂中手臂严重受伤,连白骨都暴露出来的童工……

马海德的两位同学,在坚持了一年多后,返回了美国,而内心深受触动的他,选择留了下来。

在此期间,马海德结识了美国进步作家艾格尼斯·史沫特莱和来自新西兰的路易·艾黎,在与两人的不断交往中,马海德逐步接触到了进步思想。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海德在史沫特莱组织的一次聚会上邂逅了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在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一直支持着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的革命斗争。晚会上,宋庆龄对马海德说:“我知道你是一个很进步的医生,你能够为中国的进步做更多事情!”在此后的交往中,马海德与宋庆龄逐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了中国革命坚定的支持者。

▲晚年的宋庆龄在家中宴请马海德

“当时,父亲经常按照宋庆龄的嘱托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材,秘密支援共产党。他的私人诊所还成为中共地下组织在上海的秘密联络点。此外,他还经常利用医生的身份,完成了许多掩护地下革命工作者的任务。”周幼马讲述道。

1935年盛夏的一天,宋庆龄邀请马海德来到上海的寓所,秘密委托他一项任务——安全护送两位重要的客人登上一艘驶向苏联的船只。次日,马海德开车护送两人前往码头,尽管途中遭遇了重重检查,但马海德还是利用外籍人士的身份顺利完成了护送任务。

随后,一封由宋庆龄派专人送达的信函让他得知,自己所护送的竟是两位重要的中共高层,陈云、陈潭秋。

同年9月,陈云等人顺利抵达莫斯科,随后向共产国际汇报了红军长征过程的详细报告,填补了共产国际长期以来因通讯中断而对中共内部情况了解的空白。这一报告不仅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集体,更为中国革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尊重。

因病人需要他,选择留在陕北

1936年春天,在国民党严密封锁下的陕北中共革命根据地,医疗资源极度匮乏。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共中央从陕北辗转告知宋庆龄,希望能邀请一位“训练有素的西医”,来帮助陕北苏区创建医疗事业。宋庆龄将目光投向了在上海的美国医学博士马海德。

一天夜晚,宋庆龄邀请马海德到了家里,向他转达了来自陕北苏区的特别邀请。马海德欣然同意。

同年6月,马海德踏上了前往陕北苏区的火车,在到达西安中转的时候,遇到了来自北平的埃德加·斯诺,一位对陕北向往已久的记者。受宋庆龄所托,在中共地下工作者牧师董健吾和张学良随从副官刘鼎的帮助安排下,马海德和斯诺成功到达陕北苏区,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热情接待。

红军西征中,进驻宁夏豫旺堡地区,这里居住着大量回族群众,马海德不但热情地给当地百姓看病治疗,还因通晓阿拉伯语及文字,帮助红军战士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翻译成阿拉伯文,并指导红军战士写在墙上进行宣传等,得到了当地回族百姓的信任与尊重,有效帮助了红军与当地民众的融合。

▲马海德(右)与夫人周苏菲在延安窑洞前与苏联医生阿洛夫合影

周幼马表示,在豫旺堡的日子里,有人曾告诉父亲,外国名字读起来不是特别方便,希望父亲考虑起一个读起来更为通顺的中文名字。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干部表示,宁夏回族姓氏中“马”字极为普遍,建议父亲改姓为“马”。

父亲听完后欣然允诺,高兴地说:“马代表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具有很好的寓意,我很喜欢‘马’,愿意把‘马’作为姓。后面的‘海德’则取自于父亲原来的名字‘乔治·海德姆’,他的中文名字也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认可。于是‘马海德’这个中文名便传开了。”

四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当斯诺完成采访任务准备离开陕北时,马海德却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放弃返回上海的原计划,选择留在陕北。他对斯诺说:“这里没有医生和医院,群众、病人需要我。我决定留在陕北工作,要为中国革命事业做一些贡献。”

周幼马回忆称,斯诺告诉父亲:“对于我们两个人而言,也许你的选择是对的。”

马海德恳请斯诺,在任何新闻报道及著作中都不要提及他的名字。随后,斯诺离去,写下了震惊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由于隐去了马海德的信息,在很长时间内,人们不清楚在斯诺的红色之旅中,还有一位美国医学博士马海德。

1937年2月,因为工作成绩突出,马海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他高兴地在日记中写道:“从此我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而不是作为一个客人,置身于这场伟大的解放事业之中,我感到极大的愉快。”

“在成为正式党员之前,组织安排他目睹了一位不幸被地主武装报复杀害的共产党员的遗体。组织上的人员对父亲说:‘你已经申请加入共产党,如果不幸被敌人俘虏,你将面临同样的命运。你真的决定加入我们吗?’那一刻,父亲感受到了斗争的惨烈,但他依然坚定地点了点头,表明了自己的入党决心。”周幼马补充说。

是和毛泽东一起吃饭最多的外国人

1937年初,马海德随部队进入陕北的延安地区。在延安,马海德除了担任卫生部顾问这一重要职务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健康。

在长征途中邓颖超不幸患上了肺病,由于医疗条件匮乏,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身体状况不佳。在一次医疗检查结束后,邓颖超向马海德咨询治疗肺病的方法。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马海德便向邓颖超介绍了一个“土方法”:将窑洞的门板卸下来充当木板床,每天躺在门板上晒太阳。这种看似原始的方法竟然真的帮助邓颖超治愈了肺病。

周恩来在一次骑马时不幸跌落马下,导致右臂严重骨折。由于医疗条件有限,无法进行手术。马海德经常来到周恩来的住处帮助他检查手臂伤势,并经常嘱咐工作人员帮助周恩来进行手臂的按摩,以此促进手臂的恢复。

周幼马表示,直到周恩来前往苏联接受了更为先进的治疗,手臂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父亲才放下心来。

马海德当时还有一位重点医疗保护对象,就是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岁月里,毛泽东逐渐形成了夜间工作、白天休息的作息模式。为了毛泽东的身体健康,马海德费尽心思。经常拉着毛泽东一起打麻将,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情绪、放松身心。

▲毛泽东与马海德

“父亲发现毛主席患有轻微风湿性关节炎后,还经常带着我,邀请毛主席户外散步。那时,延河和驻地附近是我们常去的地方。”周幼马补充说:“有时,父亲还会邀请毛主席参加晚会活动,观看演出,帮助毛主席进行放松身心,活动身体。”

▲1944年马海德与周苏菲在延安

在长期的相处中,马海德不但成为毛泽东身体健康的“守护人”,还成为了与毛泽东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毛主席经常挂念父亲,如果时隔多天没有见到父亲,就会邀请我们一家到他的住处,高兴地说:‘再添俩菜,马大夫一家在我这吃饭’。可以说,父亲是和毛主席在一起吃饭(次数)最多的外国人。”周幼马笑着说。在延安期间,兼任鲁迅艺术学院校医的马海德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他与学院的学生周苏菲结为夫妻,婚后的两人生活美满。拥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取名“幼马”。

卫生部授予“新中国卫生事业先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选择留在中国,并加入了中国国籍。周恩来总理亲自在马海德的中国国籍证明上签字批准。马海德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

1950年,马海德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顾问。

“当卫生部设立了专家局并决定提高外国专家的薪酬时,父亲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外国专家名单之中,他坚决拒绝了这笔收入。父亲说:‘我是中国公民,不是外国专家。这笔钱我不能接受!’”周幼马回忆称。

1953年底,马海德在北京参与筹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该所成立后,他主要从事对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

当时,梅毒的传播对百姓的健康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治疗性病,马海德每年都会带领医疗团队前往全国各地进行考察,尤其是偏远地区,每次出行往往持续数月之久,从不缺席。

在马海德和广大医务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取得了基本消灭性病这一震惊世界的成就。此后的马海德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消灭麻风病工作中。

麻风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遭受手脚畸形、溃疡、神经功能丧失等严重后果,甚至导致肢体功能完全丧失,这使得人们对这种疾病感到十分恐慌。

面对令人畏惧的麻风病,马海德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将传统的住院隔离治疗转变为社会防治模式,并成功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麻风病治疗方法——强杀菌联合药疗。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累计确诊了超过50万名麻风病患者,至20世纪80年代已有超过40万人得到了治愈。马海德为此付出的努力为我国的防治麻风病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海德与麻风病患者

“父亲和母亲经常带着我前往麻风病医院探望患者。在医院时,父亲从不穿戴隔离服。每逢遇到患者,他总是热情地握手并亲切问候。有时候,如果有患者请父亲喝水、吃水果,也从不拒绝。”周幼马还说,“在诊断过程中,他总会多次复查,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即使有患者的脚底发生溃烂,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将患者的脚抱在怀里,进行仔细的检查。”

晚年的马海德不幸被诊断出癌症,身体健康不断恶化,但他选择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即便,病情日益加重,躺在在病榻之上,但他坚持要求妻子周苏菲为他读来自各地的麻风病相关资料和信函。

一位来自偏远山区的麻风病患者在信中表达了自己面临的困境:缺乏食物和必需的医疗药品。听罢,马海德感到十分难过,泪水不断滑落,他随即让妻子回信帮助这些麻风病人。

这封充满同情和关怀的信件,竟成为了他生前口述的最后一封书信。

1988年9月23日,病榻上的马海德收到了卫生部授予的“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这一崇高荣誉。

决定把一部分骨灰留在中国

然而不幸的是,仅过了10天,马海德停止了呼吸,享年78岁。临终前,马海德还在牵挂着中国的麻风病防治工作。

在马海德逝世后,根据马海德的遗愿,骨灰共分为三份,一部分被安置在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一部分由他的妻子周苏菲带到美国,安葬在家族的墓地中;还有一部分则按他的生前意愿撒入延安的延河。

▲马海德一家人

谈及因何未选择从事医疗工作,而选择摄影工作的缘由,周幼马解释说:“小时候的我比较淘气、爱玩,平时喜欢拿着家里的相机四处拍照和摄影,在学习上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甚至一度连高中毕业都出现了困难。”

“自己曾经想过学习医学,以后成为一名像父亲那样的医生。但当父亲知道了这一想法后,摇了摇头,告诉我说‘孩子,要成为医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医学知识,你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不适合学习医学。要知道,如果一名摄影师拍坏了照片,还可以重拍。但若当了医生,治病救人可没有第二次机会呀’。”周幼马补充说。

于是,周幼马从事了摄影领域的相关工作,成为了一位摄影师,并有幸担任了宋庆龄最后10年的私人拍摄工作,而他还在业余时间拍摄记录了很多长城影像,可称得上是资深的长城摄影家。

“父亲去世前,曾躺在病床上拉着我妈妈的手说:‘好妹子,我就想办这一件事儿,拿一笔钱,奖励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他们非常苦。’”周幼马最后说。

马海德逝世后,妻子周苏菲将丈夫生前留给她用于晚年生活的积蓄慷慨捐出,成立了马海德基金会,她以这种方式继续推动丈夫生前致力于的麻风病防治事业,以此帮助更多需要的人。

据资料显示,从1989年至今,“马海德基金会”每年表彰10名优秀人物,虽然奖金有限,但马海德的威望令该奖项成为医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撰文:封国浩、陈威

统筹:李秀平

0 阅读:3

红船编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