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处境,真的让人喜忧参半。
可喜的是,他们享有较好的物质条件,机遇也多于上一代;
然而令人忧心的是,部分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值得商榷。
比如在当今社会中,有一种"新型啃老"现象正在悄然兴起。
这种“新型啃老”不同于传统的经济依赖,更多体现为心理和生活方式上的依附。
而且形式很隐蔽,不少父母对此视而不见,甚至误解为子女的贴心表现。
这样的做法,其实也为孩子和整个家庭的未来,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儿女不重视养老问题,父母却未卜先觉
李阿姨今年62岁,退休前是一名小学教师。
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市里买了套小房子,跟女朋友结了婚。
不久,儿媳就怀孕了。
"我当时就劝他们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毕竟孩子刚工作没多久,买房就把积蓄花光了,怀孕生子又要很大一笔费用。
所以,我建议他们至少存两年的钱再生。"
没成想,儿子不以为然。
"爸妈你们放心吧,房子是爸妈给首付的,生孩子的费用也不会太高,以后孩子有你帮忙带,我们应付得来。"
李阿姨当时虽然有些不安,但儿子说到做到,每个月都会给她钱,而且总是说:
"以后你们老了就靠我们了"。
久而久之,这份不安就被儿子的多番安慰下掩盖了。
直到近期,儿子突然提出:
"妈,我跟老婆在考虑要不要再要一个。
虽然目前条件有些紧张,但你们年纪也不小了,要是我们只有这一个孩子的话,将来接手赡养的重担太大。
再要一个的话,两个孩子将来互帮互助,你们老了也有指望了。"
这才让李阿姨意识到,儿子并没有为她们的老年生活做好充分准备和打算。
如果再这么下去,也不知道自己再年老一些时,是否真的能得到子女的妥善照顾。
这种"陪伴式啃老"
很多人都在经历,却意识不到
现在,越来越多子女选择"陪伴式啃老"的生活方式。
整天在父母家漫无目标地游手好闲,靠父母付房租、伙食费甚至零花钱度日。
之前看过一个报道,就有这样一个家庭。
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家里贪图清闲,白天无所事事,晚上熬夜打游戏。
妈妈说:
"当时我和他爸都很着急,一个大老爷们整天无所事事,怎么行呐!
不过后来看他每月也能自己赚几千块钱,再加上我们年纪也大了,不想让他出去租房子太操心,也就由着他了。"
渐渐地,妈妈发现儿子真正习惯了这种"陪伴式啃老"的生活方式。
每天睡到自然醒,做做家务,到点了父母就给他钱去外卖。
生活虽然清闲,但陈阿姨也常常担心儿子将来怎么办。
可每次提点,儿子总是一副"你们别老操心我"的样子,语重心长地说:
"我就盯着你们二老,有啥呢,等你们老了,我就尽心尽孝了。"
这种名为"陪伴式啃老"的现象,每每让他人听了哭笑不得。
然而对于很多父母来说,他们倒也无甚介怀,暗自庆幸儿女能常伴左右,未来还指望他们尽孝道呢!
新型啃老模式正在蔓延
这种"新型啃老"现象,虽然表面上看似和谐美满,但却存在诸多不可忽视的隐患:
1.养老重担沉重
从理论上讲,确实一人赡养二老太过分,需要子女互帮互助。
可现实生活中,能否指望每个子女都尽到赡养义务?
很多时候,子女还需要承担自己的生活压力,再多出一个老人赡养成本,难免会过于沉重。
2.矛盾随时可能爆发
同住一个屋檐下,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自然更容易激化。
现在不少案例表明,老年人遭到子女虐待就与经济来源和居住环境密切相关。
3.生存环境窘迫
现在不少家庭常态是祖孙三代同住一个小房子,生存环境拥挤、缺乏私密空间,很容易引发一系列健康和心理问题。
4.观念难以转变
很多父母意识还相对落后,无法摆脱那种"孝敬父母是应尽的义务"的旧思想,忽视了新时代子女的现实压力。
等待子女"孝心"的同时,一不小心就错过了为晚年生活主动做打算的最佳时机。
5.道德滑坡不足为惧
子女一味唯我独尊、不务正业、将养老责任全推给父母,不啻是一种"变相占有父母财富"的行为,暴露出严重的道德滑坡。
如果不及时惩戒,这种现象极有可能助长怠惰和不劳而获的不良风气。
如何改善现在的情况?
综上所述,"新型啃老"正在严重威胁到了家庭和谐、老年人尊严,也有悖社会发展大方向。
面对"新型啃老"现象,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要从观念上入手:
1.父母要学会放手,不能溺爱子女
父母确实应该给子女适当的生活资助,但也要明白,子女总有一天要独立门户,应该及时放手。
否则,一味地溺爱子女,只会让他们患得患失,丧失独立生存的勇气和本领。
2.子女要学会感恩,尽早为父母养老做规划
尽孝道是人之常情,子女不能等到父母捉襟见肘的时候才行动。
要学会感恩,从事业有成的第一天起,就为父母的养老大计制定合理规划。
而不是寄望着父母的退休金和子女将来互帮互助的那些虚无缥缈的遥遥无期的"盘算"。
3.家人要互相体谅,构筑向上向善的家庭氛围
唯有家人之间充分体谅,互帮互助、积极向上,整个家庭的氛围才会积极向善,子女才不会堕落为一昧索取的"啃老族"。
同时,父母老年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后,也应主动学习新知识、参与亲社区活动,活到老、学到老,而不是将所有精力耗费在惦念子女身上。
总的来说,"新型啃老"这种现象正在急速蔓延。
虽然表面和谐,但却隐藏着诸多家庭危机的隐患。
只有全社会共同重视,并从根本观念上予以纠正,才能为每个家庭描绘一幅幸福安康的晚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