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天才病?拜托杭州媒体不要再这样误导了

羿云天说 2024-07-22 10:22:05

近日,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等杭州媒体率先报道的一则新闻《14岁女孩确诊“天才病”,马斯克自述也患有同款疾病,无法治愈!》引发自闭症(孤独症)圈广泛关注与热议。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媒体广泛渲染的天才病究竟是什么

随后,新闻以标注重点词和夸大报道的标题方式被国内几家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羊城晚报、央视网、环球网、光明网、红星新闻纷纷转载后,画风就演变成了如下——

浙江宁波14岁女孩小祝(化名)从小就是“别人家孩子”;

小学阶段,父母一直觉得小祝非常省心;

初一以来,小祝却成了“问题学生”;

经诊断,小祝得了高功能自闭症的一个特型——阿斯伯格综合征;

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中,有一部分人智商特别高,小祝就归属此列;

很多世界名家也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也是;

最终这些媒体集体“约定俗成”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轻松贴上了一个“高大上”的标签——“天才病”。

该新闻的大面积转发和扩散,让网友一度开启了匪夷所思的玩梗——

“这个病我也想得,这是我唯一羡慕的病。”

“怎么才能得这个病?”

“能不能传染给我这个病?”

这种偏见和误解也在一部分网友的留言中显露无疑。

就像之前很多人将“自闭”和“自闭症”;“孤独”和“孤独症”混为一谈一样,口口声声宣称自己“自闭”了,很“孤独”,觉得自己精神方面出现了问题,甚至一度误以为自闭症和孤独症是两个病症,而让很多不明所以的人觉得自闭了就是自闭症,孤独了就是孤独症,似乎人人都会患有自闭症和孤独症,从而在遇到真正的自闭症儿童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和伤人行为、公共场所大喊大叫和乱跑时,又将他们认定为是“精神病”和“坏孩子”而一味指责。

无知的偏见是如何愈演愈烈的?

当很多人对于自闭症的认知依然只是停留在表面乃至错误的宣传中时,就很容易将本来已经建立的对于自闭症的科学认知毁于一旦,以自己的偏见去定义自闭症,从而将他们阻隔于学校之外,社会之外,无法融入。

这一点才是最可怕的。

(陈磊医生和患者交谈中,图片来源央视网)

而杭州部分媒体对“天才病”存在误解和片面的看法的报道,认为只要患了该种疾病就拥有了天才的特质或能力,并能像名人一样在某些领域作出非凡的成绩,但其实不然,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是如此。

随着自媒体和短视频的快速发展,各种“谣言消息”“假新闻”“旧闻新发”“标题党”“拼凑视频”博眼球等操作层出不穷,一言难尽。

有网友对此指出:

“我当时看完,我就觉得这个媒体是一点不负责的。”

“现在的媒体负责的太少了。”

“作为一个喜欢搜集旧新闻的人来说,现在媒体的水平甚至不如20多年前。”

更有自闭症行业自媒体一针见血地指出:媒体的良心和责任何在?

这些还只是个人自媒体和非官方媒体的自嗨与为了流量而胡编乱造,以假乱真。

但是,在互联网浪潮和似乎人人都能成为自媒体的当下,一部分急功近利和想博取流量的正规媒体也开启了以上的各种奇葩操作,不再遵循新闻三要素,而是为了流量和速度,不经证实的不真实新闻就充斥自身平台,反正先发先赚取流量,等到新闻反转打脸后再发一条紧急辟谣就可以以证清白。

而此次关于“阿斯伯格综合征就是天才病”的新闻报道,我们并非恶意地猜测其是为了赚取流量的贴标签,而是极有可能是真的不明白自闭症究竟是什么,自闭症谱系障碍究竟包括哪些类型,还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症状,所以因为“无知”和炫技才将其一厢情愿地定义为“天才病”。

自闭症中的天才真的存在吗?

因为普通人常有,天才却是一个稀缺产品。之前北京的韦东奕因其不善社交和表达,以及类似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特点,也被称为是高功能自闭症天才。

当我们看到这些开篇的报道就觉得怪怪的,自闭症人士在人际关系方面真的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还有评论营造“可能人家是天才不屑与普通人来往”的浪漫天才情怀,营造他们是来自“星星的孩子”,这种浪漫本身就是对自闭症作为精神发育障碍群体中最严重的一类的过度美化。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孤独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以后表现明显,绝大多数儿童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支持。

据中国残联2023年发布的中国残疾人普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现有残疾人总数为8500万余人,其中,自闭症患者已超1300万人,且以每年近20万人的速度增长,发病率成为精神类残疾的首位。

据统计,我国自闭症儿童的患病率约为1%,这意味着每100个孩子中可能就有1个患有自闭症,且男童患病比例远高于女童,约为4:1。

在现实生活中,学龄前自闭症儿童的求学之路上仍然横亘着一道“看不见的墙”,成年自闭症人士的求职就业、社会安置、社区养护和全生命周期养老依然是困难重重,他们一生努力达到的健全同龄人的上限只是同龄人的起点。

受电影电视剧影响,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将自闭症与“天才病”画等号,单纯地认为他们只是性格孤僻、不善言辞。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存在自闭症天才的说法,也只有极小部分自闭症人士拥有特殊的天才技能。

数据表明,50%的自闭症儿童智能处于中度和重度低下水平,仅25%可能处于正常范围。他们没有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喜欢自己独处,并且长期重复客观性的行为。这些并不是个体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先天性的生理疾病,这类疾病特质使得自闭症患者可以坚持去做某一件事,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

部分自闭症患者智力发育不平衡,对某些事物的理解能力超于常人,相对来说记忆力比较强,在持续地探索下,也可能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故此,自闭症患者成为天才,是由长期努力促成的,而不是由疾病引起的现象。即使是在某些领域天赋异禀的所谓天才患儿,其社交、表达等能力依然明显低于普通人,需要专业医师团队介入治疗。

所以,对于自闭症的科普依然任重而道远,依然需要真正在这个行业里的懂行专业人士进行系统化、全面地正确科普。

【羿云天,非著名写作者。原名徐亨福,生于兰州,现居郑州。原创最深度的娱乐影视评论,时事热点解读,家庭教育分析与心理咨询。不随波逐流,有料有态度,更有温度】

0 阅读:1

羿云天说

简介:羿云天,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自媒体主编,心理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