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指太古”扬州运河大剧院·大德之音名家古琴音乐会5/15奏响

圈中最时尚 2021-05-06 10:51:36

自“伏羲见凤集于桐,乃象其形为琴,这太古之声,悠悠琴韵在华夏大地上已回响了三千多年。

星移物换,时起时落,及至近代,中华大地风雨飘摇,山河破碎,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岌岌可危,在熊熊的战火中,在纷乱的世情中,在动荡的社会中,总有琴人,操缦不辍,躬耕七弦之上,依靠自己的双手,种下琴学传承的种子。

古琴今日的复兴,离不开新中国的富强繁荣,离不开党的支持重视,也离不开近现代老一辈琴家们的努力和坚守。没有他们,也不会有今日古琴——这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千年,依旧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

值此时节,缅怀近现代为古琴传承默默奉献的琴家们。

扬州的春天,古琴声动,知音齐聚,

上一场大德之音2021扬州运河大剧院

“清风入弦”青年琴人音乐会的余音依稀绕梁,

让我们领略到年轻一代琴人的传承和风采。

更让我们看到这一度成为“绝响”的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的蓬勃发展。

古人云:“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

5月15日晚,

我们又邀请到老一辈古琴名家,

与诸君再奏佳音,共此佳兴!

作为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扬州,古琴文化源远流长,广陵琴派更是当今中国最具代表性、流传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一支古琴流派。用“古琴文化”丰富、引领“广陵文化”是塑造扬州城市特色、培育城市品牌、传扬城市美誉的具体体现,更是为2021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 的扬州旅游文化名片建设添砖加瓦。

(此次音乐会所选曲目皆为古琴传世名曲,更有宋、元两张传世名琴亮相奏响。)

节目单

朱晞:《流水》

孙家宝:《山居吟》

杨荣:《渔樵问答》

韩杰:《梅花三弄》

杨青:《欸乃》

吴效安:《神人畅》

潘一东:《忆故人》

茅毅:《樵歌》

徐君跃:《沧江夜雨》

刘善教:《平沙落雁》

古琴:“飞鸣吟”琴

(宋代·仲尼式)

广陵派第十代宗师刘少椿旧藏,宋代古琴。仲尼式,面桐底梓,通体髹黑漆,琴面大细蛇腹断,琴底小蛇腹断,原装蚌微,长方池沼,紫檀池沼,紫檀池沼,玉琴轸(原装在杨时百的(松风)琴上)。白玉雁足。

雁自北而南,去寒就暄,白露既降,金飚适生,此正飞鸣时也。此琴谓“飞鸣”,言鸿之为物,唳乎霄汉,决云万里,翱翔四海,其志何大也。故壮其事而寓焉。韩昌黎有云,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自草木金石,以至风雷动植之物皆然。宾鸿者,德具五常,固羽虫中之杰出者也。故鸿之飞鸣於秋者,殆有郁中泄外,见声于翱翔之间者乎。夫以秋气凛冽,天道肃杀行焉,而鸿去彼乐土,适我南国,是以其声哀痛凄惨,与秋声而俱伤矣。令听之者,婉然有覉旅离别之感云。

古琴:“㿥鸣”琴

(元代·仲尼式)

㿥,意为鸟之羽毛光泽洁白。《馗书》有云:悠悠玄鱼,㿥㿥白鸟。鸟白曰㿥,霜雪白曰皑,玉石白曰皦。

《说文》

㿥㿥复翩翩,江楼渺若烟。

远师悟立地,丁令识当年。

岂慕华车上,偏宜竹院前。

缑山明月夜,笙韵落寥天。

古人慕鹤,愚吉祥之图腾,《诗经·小雅》:“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皋,水边的岸地。汉人更传说鹤是长生不死的神禽,骑着它可上天与神仙相会。鹤鸣之声绝美,《韩非子·十过》:“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於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后即以“鹤鸣”赞扬琴声优美感人,兼有贤隐之喻。

故此处白羽之鸟,或为鹤。㿥明,不仅言此琴之雅音,更寄愿抚琴之境纯净无瑕。琴背有旧时藏款:“石氏珍玩”“养德”。

演奏家介绍

朱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虞山琴派)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琴会副会长,江苏古琴学会会长,澳门大学荣誉导师。

曲目介绍

《流水》一曲源自春秋时期伯牙、子期的故事,是一首著名的古代琴曲。乐曲描绘了自然界中不畏艰险,一往无前,荡涤万物的汤汤流水,由涓涓细流,潺湲滴沥汇成江河大海的生动景象,其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赋予了流水生命力和人格化的感人力量,实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

孙家宝

八十年代初期毕业于天津东方艺术学院古琴专业首届研修班,师从天津九嶷派古琴家高仲钧先生学习古琴多年。三十余年耕弦不辍。

琴曲介绍

《山居吟》最早见于《神奇秘谱》。此曲表达山林隐士超尘脱俗、淡然无争的人生情趣。琴曲虽短,但音调苍古恬静,是一首清雅从容,音韵高古的佳作。「山居吟」者,深居山林与世无争,大山为屏,清流为带,天地为庐,草木为衣,徜徉其间弗牵尘网。

杨荣

扬州市青年古琴协会会长,竹西琴社创办人。曾随广陵古琴宗师梅曰强先生习琴,今受教于金陵琴家葛勇先生。

曲目介绍

《渔樵问答》此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因此近几百年来在琴家中广为流传。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

韩杰

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1994年开始向国家级古琴大师陈长林先生学习古琴。发表过多篇研究性文章,研究古琴在人身心健康中的作用。打谱《普庵咒》和《春江》两曲,分别刊登在《松弦馆琴谱钩沉》和《西麓堂琴统钩沉》书中。

曲目介绍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是一首充满中国古代文人情趣的古琴曲。《枯木禅琴谱》说:“曲音清幽,音节愉快,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冷香沁进肺腑,须从容联络,方得其旨。”此曲曲意鲜明,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开放的情景,曲中用三次泛音表现了梅花在风雪中奋力抗争的不同风姿,形象地刻画了梅花雪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

杨青

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副会长,北京古琴学术委员会会长,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会长,龙人古琴研究院导师,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闽南师大文学院等多所学校的客座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儒家乐教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琴动山河》系列古琴讲座主讲嘉宾。

曲目介绍

《欸乃》一曲最早见于明代的《西麓堂琴谱》(1549年)。演奏依据管平湖先生据《天闻阁琴谱》(1876年)打谱版本。乐曲描绘了青山绿水间,文人逸士荡舟摇橹、意趣盎然的景象。可以参照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渔翁》诗意: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吴效安

广陵琴派非遗传承人,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专家,市乡土人才“三带"研修学院工匠导师,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特聘教授。九年公益传承,古琴学生一千多人次。

曲目介绍

《神人暢》是唐代以前记载下来的以"畅"为题材的古琴曲,此曲表达了昔日部落领袖“尧”祭祀抚琴,奇妙琴声感动上天,使天神降临,与人们欢乐歌舞,共庆盛典。古琴音乐中的散、泛、按音分别形象的代表地、天、人三种声音,故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此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潘一东

无锡市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古琴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艺术考级古琴考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

曲目介绍

《忆故人》此曲原是彭祉卿先生的家传秘谱,经《今虞琴刊》刊载面世后,便成为琴界最为喜爱的古琴名曲之一,广为流传。自古以来离愁别恨即为中国文人感慨抒怀的重要主题,该曲柔美的旋律和浓郁的韵味表现出对故人的一片怀念之情。其音乐语言洗练而意蕴丰富,感情深沉委婉。

茅毅

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云雪堂诸城古琴艺术传习中心主任,操缦四十多载,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诸城派第六代传人,自幼师从祖母诸城派第五代传人高松如先生,广陵派第十一代传人梅曰强先生。曾经在南京艺术学院任教多年。二零一八年上合组织峰会国礼琴制作者。入选中国古琴名人堂。

曲目介绍

《樵歌》广陵派大师刘少椿先生传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传为宋代毛敏仲制,现奏谱本为清《蕉庵琴谱》,此曲结构宏大,超然物外,《五知斋琴谱》题记云:“音律潇洒脱尘,有振衣千仞之态。”后记称“惟樵歌实有苍松古柏之韵、恬雅和静之声,此养心之曲也。”曲风高古苍劲、浑厚雄奇,被历代琴者视为广陵派代表曲目。

徐 君 跃

出生于古琴世家,浙派徐門嫡脉,祖父徐元白和父亲徐匡华为著名浙派琴家,中国音乐学院古琴硕士。古琴学习先后求学于祖母黄雪辉、父亲徐匡华、琴家龚一、姚丙炎、吴文光。现为浙江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

曲目介绍

《沧江夜雨》据《春草堂琴谱》打谱,乐曲描绘了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之际,忽一阵云来,江涛拍岸,水天一色,云雾弥漫的雨夜景色。打谱在原谱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和提炼,融合了再加工和创新,从而使乐曲令人耳目一新,琴曲一开始琴声清婉,似充满意境的江南夜雨,之后力度浑厚,激昂澎湃,似一阵爽朗的急雨,虽豪放但又极重细节,给人一种清越沉浑之感。

刘善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梅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乐器协会古琴古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镇江梦溪琴社社长,自幼学琴于父亲——上海音乐学院古琴大家刘景韶,并得到南京艺术学院程午加教授指导与传授。出版古琴CD专辑《阵雁排空》等 ,论文发表于《音乐研究》等刊物。曾出访港澳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德国、法国等地演奏古琴。是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申遗报告书中所列项目保护专家十名成员之一。

曲目介绍

《平沙落雁》曲初见明《古音正宗》,经梅庵宗师王燕卿加工增加一段雁鸣之声,成为梅庵琴派的代表作。大写意又大写形,形象鲜明、生动、逼真,与其他琴派多注重表现淡雅寥落的秋天景象不同,实为一首具有创新精神的独特新声。

主办: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

扬州市文化馆

承办:扬州大德之音琴坊

扬州清风传统艺术交流中心

扬州青年古琴协会

协办:木子琴堂

时间:2021年5月15日晚19:30

地点:扬州运河大剧院 多功能厅

票务咨询

查理:13390667973

0 阅读:15
圈中最时尚

圈中最时尚

打造圈子最新潮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