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琳在創作《蓮荷世界》
李小琳(王維攝)
李小琳向記者介紹二〇二三年她為母親九十大壽創作的《松鶴延年》(王維攝)
作品《牡丹頌》
跨界逐夢 熱情探索藝術人生
李小琳從國企高管到書畫藝術的華麗蛻變和傳奇
《愛在人間 · 詩琳畫卷——李小琳詩書畫展》本月下旬將在澳門盛大舉行。不久前,本報駐京記者特在北京李小琳畫室“詩琳書畫齋”對她進行了一次專訪,聽她講述了從功勳卓著的國企高管到書畫藝術佼佼者的華麗蛻變和跨界傳奇故事。
本報駐北京記者 鐵 怡
初臨畫室 邂逅《蓮荷世界》
踏入畫室,一幅尚在創作中兼工帶寫的中國畫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力。荷花姿態各異,錯落於荷葉之間,盡顯風情。工筆描繪的花瓣,紋理清晰,有的質感近乎透明,潔白中透著微微粉意;有的則紅得濃郁熱烈,在深淺變化中展現層次之美。寫意的荷葉肆意鋪展,墨色酣暢淋漓,豪放又靈動灑脫。畫幅雖未完工,卻已充滿動感與生機,散發獨特魅力,讓人對完成後的模樣滿懷期待。
恰在約定時間,李小琳身着休閒裝,身姿挺拔,快步走來,熱情地與我們打招呼。她自信、幹練且優雅的形象,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李小琳介紹:“這幅作品名為《蓮荷世界》,是專為三月下旬在澳門特區舉辦詩書畫展創作的。”
李小琳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攻讀EMBA課程。上世紀90年代,創立了中電國際。她曾擔任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以及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力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兩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和CEO。在她的帶領下,央企積極推動新能源發展,使中國在發電量裝機量和新能源發電裝機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中國電力在香港上市後,在海外開展了眾多項目。她於2018年正式從央企退休,在整個電力領域可說貢獻良多,功勳卓著。
追溯往昔 探尋藝術根源
李小琳對藝術的熱愛,深受家庭與成長環境的影響。站在《九天君竹》水墨畫前,她回憶道:“奶奶是位教育學家,寫得一手漂亮的蠅頭小楷,嬉笑怒駡皆成文章。兒時我對奶奶手中的筆充滿好奇。最初練寫時,有一次奶奶突然從我背後抽筆,我卻緊緊握住,奶奶便認定此女可教。之後,奶奶常帶我觀賞她小四合院種的竹子,分辨它們晴天、雨天、霧天呈現出的不同形態。幾年後,奶奶畫了一幅小竹畫,告訴我,心中有竹,便可下筆作畫。在這樣的熏陶下,我開始對中國傳統詩書畫產生了濃厚興趣。小學時,我擔任學校少先隊大隊長,負責辦黑板報。我又對粉筆的色彩產生了興趣,總想把最好的壁報展示給老師和同學們,這也鍛煉了我的繪畫和文字能力。”
李小琳說:“工作後,我長期在央企擔任黨政一把手,日常事務繁雜,留給寫字畫畫的時間少之又少。並且我沒有在美院有過系統的專業學習。但有幸遇到啟功先生等詩書畫名家,他們對我的詩書畫創作給予不少指導,使我心中對藝術的熱愛之火從未熄滅。”
在海外工作期間,她利用閒暇時間欣賞觀摩眾多藝術展。在法國盧浮宮、意大利佛羅倫斯等地領略印象派大師畫作,學習西方繪畫風格、色彩運用等。
直面轉型 剖析動力源泉
央企退休後,李小琳即華麗轉身,開始從一位創造了企業輝煌成就的企業家轉向對藝術領域的深度探索。她設立了自己的書畫室,有國學大師佛濤先生“用書法為心法”理念的啟迪,以及中國皇家宮廷畫派唯一繼承人君壽老師的指導,她重新拿起畫筆,開啟了藝術創作的新篇章。她每天早上都會花一小時書寫日記,日常堅持書畫冊頁,亦通過鑽研儒家、道家、佛學經典修心,不斷取得進步。每當她畫出對生命的體悟,都會寫一首詩,再請朋友創作成歌曲,現在已經有9首。
李小琳感慨道:“在能源領域多年的工作經歷,讓我養成了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在完成人生第一段歷程,迎來一甲子時,我撰寫了八萬字的《甲子抒懷》,以‘愛’為核心,用60副楹聯、60幅詩書畫描繪了這段歷程。”2023年5月和2024年7月,李小琳的“愛在人間 · 詩琳畫卷”詩書畫展,先後在中國國家畫院和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受到高度讚譽。她說,我的作品雖講述的是個人故事,但離不開偉大的時代,是時代成就了我們的光榮與夢想。我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希望通過藝術創作,將自己的人生故事與感悟傳遞給更多人,尤其是給下一代帶來啟發。
如今,李小琳活躍在教育、文化等領域。去年底,她就任華夏文化促進會主席。她表示,在未來工作中,希望借助這一平台,深入挖掘中華文化的價值內涵,積極推動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表達。她也希望加強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向世界講述更多精彩的中國故事。華夏文化促進會的總體目標,是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華夏文化研究、交流、傳播的國際化平台。
與澳有緣 曾任澳電董事
華麗轉身 傳承文化使命
說起與澳門的情緣,李小琳介紹:“2003年7月,我在任職中電國際期間投資了澳門電力,成為澳電董事,多年來一直心繫澳門發展。”從初次踏上澳門土地至今,一晃20多年,她見證了澳門的發展變遷,對澳門懷有深厚情感。目睹澳門從以娛樂業為主向藝術文化領域積極轉變,她稱讚澳門洋溢着和諧氛圍,如同盛開的蓮花圓融圓滿,認為澳門與祖國一心,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氣象。
她還開心地談到,2025年新年,她和家人是在澳門度過的,與澳門社會各界代表敲響新年第一鐘。期間,她與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女士,以及澳門文化藝術界人士交流。李小琳表示,從企業家轉變為文化藝術創作者,今年有機會在澳門辦展,既是心願,也是對澳門的美好祝願。
畫展亮點 細說創作感悟
李小琳介紹,三月即將在澳門舉辦的展覽,將延續以往主題,並融入澳門元素。由於蓮花是澳門的區花,她專門創作了《蓮荷世界》,與盛開的牡丹共同構成“蓮荷世界,丹心綻放”的特別主題。展覽將運用先進的數位技術,打造動態音詩畫沉浸式體驗,讓觀眾與藝術作品深度互動。李小琳說,將有她精心創作的60幅畫卷和60幅書法等作品在此次展覽中展出。創作過程中印象深刻的作品很多,其中包括《牡丹頌》。“2024年,是我在香港創業治業30年,也是我親自創立並領導的中國電力上市20周年。去年春天的一個早晨,我看到家中庭院迎着朝霞盛開的牡丹,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創作了長卷《滿江紅 · 牡丹頌》。我借此讚美生命、讚美祖國。”她說,每月有感而發創作的詩詞,以及梅蘭竹菊蓮丹心的冊頁,也是她重要的創作成果,會一併展出。
李小琳認為,真正的藝術家應具備對社會的擔當,藝術展覽的意義在於通過作品引發後代思考。她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能讓澳門青少年及各界人士了解企業家艱苦創業的經歷,促進文化融合與傳承。
李小琳的《詩琳畫卷 · 珍藏版》,是從她眾多詩書畫作品中精心挑選出六十幅書法楹聯和六十幅水墨丹青作品集成,分為書法卷和繪畫卷。這不僅是對她人生一甲子的回顧,也是她在藝術創作道路上探索與實踐的成果。李小琳透露,將在澳門出版該書的國際版,並特意在封面上設計了荷花圖案。
向美而行 暢談人生規劃
李小琳認為,中華兒女有責任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詩詞歌賦和水墨丹青,書寫人生最本真故事與最美好情感,展現對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思考。她認為每次展覽都是學習機會,要持續學習,不斷認知世界、認識自我、提升自我,在這個大同世界中,為世界的美好與和平貢獻力量,大愛無疆,向美而行。
採訪最後,李小琳表示,目前她的人生規劃是“以文化為滋養、教育為傳承,科技為引領,做身心靈健康的事業”。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傳遞正能量。
蓮荷寄情 擘畫跨界華章
離開畫室時,一件形似豎琴的樂器吸引了我。李小琳介紹,這是她喜愛的箜篌。據傳在東漢經絲綢之路傳入,成為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承載物之一,恰似今天中國宣導的“一帶一路”文化先聲。箜篌融入本土,成為古代音樂文化的瑰寶。如今,“一帶一路”續寫交流輝煌。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與國際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這間畫室雖小,從箜篌到李小琳的作品,卻處處蘊含豐富文化價值與藝術高度,成為文化融合的生動寫照。
近日,當記者再次和李小琳就展覽一事通話,得知《蓮荷世界》已創作完成,後期結合潑墨手法,畫面更加磅礴大器,極具藝術感染力。畫作完成時,她亦即興寫下一首詞《洞仙歌 · 華蓮丹心》,其中兩句為“展麗影,如詩如畫。傾滿天飛花,馨潤華夏”。從中,能品出她對澳門畫展的熱切期待,亦是她在藝術道路上不斷進取的決心。
《愛在人間 · 詩琳畫卷——李小琳詩書畫展》
將於3月25日在銀河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同時舉辦《詩琳畫卷》英文版新書發佈儀式;3月30日,《華蓮丹心》李小琳詩書畫文創展將於美獅美高梅開幕;3月31日,《蓮荷世界——水墨丹心》李小琳詩書畫數位影幻空間展將在永利皇宮開展。相信這次澳門畫展將成為中國文化藝術領域的又一次重要展現,李小琳也將繼續在跨界的道路上,書寫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讓這份美好與詩意觸動每一位觀者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