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
在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每个氏族都崇拜一种自然物,作为本氏族供奉的神物与标志,这就是图腾。我国氏族社会末期,各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东南沿海一带的部落以鸟为图腾,史称“鸟夷”,如舜族以凤为图腾,丹朱族以鹤为图腾,殷的先族以玄鸟为图腾;在中原诸部中,蚩尤族以蛇为图腾;西北高原的炎帝部以牛、羊为图腾,黄帝部以熊为图腾。这些图腾中有的成了氏族的名称。
原始部族分布图
在文字形成过程中,图腾向姓氏转化。这在我国大约是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
最初,每一个氏族都只有一个图腾符号,并不存在姓,后来随着氏族交往的增多,为了方便图腾符号的使用,人们将其在发音和书写上简化,渐渐图腾向文字转化,这大概是一些古姓出现的最初的途径。
中国姓氏的出现传说是从伏羲开始的,传说伏羲“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万民之俪;俪皮荐之,以严其礼,示合姓之难拼,人情之不渎。”
从考古发现来看,伏羲时代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中国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原始刻画符号,如舞阳贾湖的甲骨刻符,一般认为这是原始文字,这个时期图腾符号简化为文字形式的“姓"也是可能的。
从中国一些古老姓氏来看,有些姓具有明显的动植物的形象,比如伏羲的风姓,又作“风”,是鸟形象的转化,炎帝部落姓“姜”就是羊形象的转化,这些姓氏的动植物形象说明,图腾化姓的事实是存在的。
中国人的姓氏还有其他的起源。
在氏族社会末期,人口增多,氏族制度瓦解,家族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时家族之间发生了贫富贵贱的分化,地位较高家族成为一个地方上的统治者,他们用自己控制的地盘或所担任的职务作为家族的标志,这样在中国就出现了一种新的划分人群的符号——“氏”。
五帝时代是“氏”出现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的帝王及其家族所使用的“姓”都已经没有了古姓的图腾特征。如《国语·晋语四》称:
“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
这里的姓有的是古姓的继承,有的是古姓分化出来的支姓,多数姓已经看不出任何图腾的遗迹,其得姓的原因,恐怕不是出于图腾崇拜,而是出于居住地、职事、父祖名字等。
这里的“姓”实际应称为“氏”。因为姓得自血缘,氏得自社会地位。伏羲、神农及五帝以来的部落或其首领一般都存在既有姓又有氏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于人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改变,而氏得之社会地位,所以,一个人的姓只有一个,但氏可能有多个。例如黄帝除轩辕氏外还有有熊氏、缙云氏、帝鸿氏、帝轩氏等多个“氏"号。正是在这个时期,“氏”的地位代替了“姓”,成为主要的社会关系,而作用仅限于“别婚姻”的“姓”,退居了次要地位。
在西周时期有“胙土命氏”的惯例,此时,氏已经从原始社会的血缘单位转化成了国家制度下的行政组织,成为一个诸侯国、一个大夫封邑的代名词。从这一演变趋势中,可以看出“氏”出现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各氏族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同时他们之间也出现了贫富、等级的分化,命氏制度反映了民主、血亲社会向专制、等级社会的演变。
姓与氏之间关系,战国以前有明确的区分。姓标明血缘所出,氏标明社会地位,氏出于姓,是姓的分支。
《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说文解学》“氏”字下段玉裁注:“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
氏是一个氏族或家族独立的标志,是从姓分化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父部族分化出的子部族的标志。战国时期,由于经济发展,人口迁徙,宗族体系瓦解,氏依附于姓的条件不复存在,所以姓与氏区别越来越小,姓氏就逐渐合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