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冬季的一个寒冷日子,小李与家人共同庆祝了他的婚礼,这场庆典热闹非凡,严格依照当地习俗举行。亲朋好友们纷纷献上祝福,为新婚夫妇的未来祈愿。
然而,本应是温馨浪漫的洞房花烛夜,却突遭不幸。
新郎小李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新娘小王目睹此景,不禁忧心忡忡。小李只是解释说,或许是过于激动所致,新娘便未再深究。
然而,次日清晨,新娘小王目睹了令人心惊的一幕——小李全身发紫,呼吸愈发艰难。意识到事态严重的家人们急忙将他送往医院。
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确诊小李因遭受外力撞击导致气管破裂,情况危急,需立即进行手术。
小李家人虽然迅速筹集了手术费用,医院随即展开了紧急手术,但是不幸的是,手术后的小李始终处于昏迷状态,最终在一个多月后不幸离世。
原本喜庆的婚礼,竟演变成了一场哀悼的葬礼。
2013年,在山西省那太原的一个小村庄里,一场婚礼的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24岁的小李喜气洋洋的给大家分发着喜糖和红包。街道与巷弄被喜庆的红色装饰点缀得生机勃勃,新婚夫妇的家中亦是灯火辉煌,喜气洋洋。
忙碌的人们穿梭于其中,新郎与新娘满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细心挑选每一件婚礼用品,精心布置婚礼现场的每一个细节。
随着迎亲队伍的欢声笑语,小镇的宁静被打破,婚礼的喜庆氛围达到了高潮。
新郎小李的朋友们纷纷起哄,要求他将新郎背在身上,面对众人的起哄,小李只能无奈地将新郎背在背上,一步步向家中走去。
在簇拥的人群中,小李的朋友们毫无顾忌地向他身上打去,因为在当地的习俗中,婚礼上对新郎的击打被认为是在为他们积攒福气。
而小李因为要稳住背上的新娘,连腾出手招架的机会都没有。
就这样,一路闹一路走到了家中,原本以为婚闹就此结束,却没想到这只是开始。
起初,一切尚在传统习俗的温情框架内。亲友们笑语盈盈,围绕新人的调侃适度而诙谐,小小的捉弄游戏也只引发阵阵欢笑与假意嗔怪。
然而,随着夜幕的降临,酒精如隐秘的催化剂,悄然点燃人们内心的狂热因子。
原本的嬉闹逐渐失控,如同脱缰的野马,狂奔不羁。
推搡的力度急剧攀升,新郎在众人的强力推挤下东倒西歪,脚步踉跄,身体频繁撞击屋内桌椅,碰撞声在狭小空间内格外惊心。
言语调侃蜕变为恶意羞辱,粗俗不堪的词汇如利箭般刺向新郎,每一句都似重锤击打着尊严底线。
更令人瞠目的是,危险物品纷至沓来,有人挥舞棍棒,呼呼风声划破空气,似恶虎扑食。
即便小李的面色已显露出明显的不适,他的家人仍旧出于对自身颜面的顾虑而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小李只得默默忍受着这一切,最终,而也正是这种沉默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小李的突然去世,给他的家人带来了深重的悲痛与愤怒。他们毫不犹豫地向警方报案,决心揪出在婚礼上对小李施以暴力的肇事者。
这些肇事者,平素自诩为新郎的至交,与小李关系亲密无间。
然而,在警方的审讯室内,他们却全然否认了自己所犯下的暴行,甚至厚颜无耻地声称自己仅是前来庆祝小李喜事的普通宾客。
他们辩解称,施暴是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而非他们独有,现场许多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怎能将责任全归咎于他们?
他们甚至恶意推测小李在婚礼结束一个月后不幸去世,是由于自身潜在的疾病发作,或是医院治疗不当所致,总之,他们拒绝承认任何责任。
然而,警方迅速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细致地审查了小李的健康档案,并详尽地了解了医院对小李的整个救治过程,结果明确显示医院的治疗并无任何疏漏。
而医院提供的确凿证据也无可辩驳地证明,小李的死因正是婚闹中遭受的殴打导致的一系列严重感染。
回想当初,这些自称是小李挚友的人,在小李病倒、生命垂危、急需医疗费用之际,却如同蒸发一般无迹可寻。
小李的母亲焦急万分,电话求助时,他们答应得异常爽快,却从未真正提供帮助,仿佛他们存在的意义仅限于在婚闹场合尽情放纵。
最终,对小李施暴最严重的三人,因过失致人死亡罪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被判决赔偿小李家属36万元,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原本应充满幸福与欢笑的婚礼,却演变成了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双方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如今,一些地区已经明确禁止了婚闹这一不良习俗。
但在一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乡村地区,婚闹依旧是婚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引发的悲剧也屡见不鲜。
尽管许多人强烈反对这种低俗且危险的行为,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仍有大量人群参与其中,其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他们心存侥幸,完全忽视了这种行为给新郎新娘带来的巨大压力和负面影响。
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新郎新娘甚至对此乐此不疲。
即便是某些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婚礼上,也出现了极端的婚闹行为,这无疑向社会传递了错误的信息,使得抵制婚闹的斗争更加艰巨。
类似的婚闹悲剧不止于此。在山东也曾发生过一起类似的案件,新郎在婚闹中被亲友们过度折腾,寒冬时节被扒光衣物捆绑在户外电线杆上。
众人以 “闹喜” 之名用冷水泼洒、雪球击打,持续的寒冷侵袭与身体伤害致使新郎严重失温,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虽全力抢救却无力回天,新婚之喜瞬间化为乌有,家庭破碎,亲人们悲痛欲绝。
又如河南某婚礼,婚闹时伴郎团对伴娘肆意轻薄,行为逐渐失控演变成强制猥亵,伴娘身心受重创,精神几近崩溃,婚礼现场沦为罪恶之地,给新人家庭与伴娘带来难以磨灭伤痛与阴影,法律介入严惩涉事者方稍抚伤痛,却难消事件恶劣影响。
此类案件频发,为婚闹陋习敲响沉重警钟,凸显移风易俗、规范婚闹之迫切。
婚闹传统的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一方面,它与原始的生殖崇拜紧密相关。
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古代,人口的繁衍直接关联到家族的兴衰与部落的存亡。
人们期望通过婚礼上的热烈嬉闹,为新人注入旺盛的生命力,象征着家族的绵延不绝和人丁的兴旺发达。
因此,热闹非凡的婚闹仪式应运而生,成为传递生育祈愿的独特方式。
另一方面,古代的婚姻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人婚前互不相识,洞房花烛夜往往显得拘谨。
婚闹便充当了情感的润滑剂,借助欢快的互动消融陌生的坚冰,帮助新人迅速相知相熟,情感得以升温,为婚后和谐的生活奠定基础。
昔日婚礼中的婚闹环节,宛如一场欢乐的聚会,“闹洞房”时亲友们出些趣味谜题、玩些轻松小游戏,欢声笑语在其中回荡,新人与亲友间的情谊在互动中得以加深,为新婚生活奏响了欢快的序曲,开启了幸福的篇章。
婚闹原本作为一种祝福方式推动婚礼氛围,但如今却演变成人们谈虎色变的形势,一场婚礼最后竟变成一场胡闹,起哄的人全然不顾当事人的尴尬,沉浸在低俗乐趣中。
这种行为也并不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极力促进思想境界提升的年代,更应及时对这种陋习进行整治规范,不要落到让婚礼变成人们心中一处痛苦的境地。
参考资料:
纪录片“走向葬礼的婚礼”
为爱“减负”:低俗婚闹、天价彩礼何时休_张依琳
新郎被婚闹__是喜还是忧__谢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