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3艘美航母远离台岛,轰-6K携KD-21升空,美海军遭遇耻辱一幕

文渊的历史书 2025-04-08 14:38:33

东部战区前脚官宣轰-6K挂上这家伙,后脚美国航母的动向却成了“笑话”,KD-21高超音速导弹一亮相,台海附近的美军航母立马“脚底抹油”,跑得比谁都快,卡尔文森号、尼米兹号、华盛顿号就全溜了,最靠近台岛的也有2000公里开外。

这导弹速度快到10马赫以上,射程轻松覆盖大半个西太平洋,谁敢靠近,更别提这玩意,还是全球高超音速竞赛的新王牌,连俄“匕首”、美“暗鹰”都得掂量掂量。

但美防长刚喊“台湾优先”,航母却全撤了,计划好的威慑呢,20年前台海耀武扬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回跑得快,可下次咋办?

KD-21高超音速导弹挂在轰-6K机翼下的那一刻,估计不少人心里都咯噔一下,这可不是随便挂个老型号糊弄人,东部战区直接官宣,作战部队正式用上了这枚大家伙。

画面里,导弹的外形让人眼前一亮,跟以前珠海航展上露脸的那些不太一样,弹头尖得像把刀,双锥体的设计一看就不是好惹的货色,速度据说能飙到10马赫以上,啥概念?

从起飞到砸下来,可能连喝杯咖啡的时间都不够,射程呢,1500到2000公里,站在福建随便一扔,就能覆盖到关岛附近的水面,这东西往那一摆,谁还敢随便凑过来晃悠?

这导弹的意义可不只是快和远,现在全世界都盯着高超音速武器这块蛋糕,俄罗斯有“匕首”,美国搞了个“暗鹰”,但KD-21的空射版一亮相,直接把竞争拉到了新高度。

空射的意思是从轰炸机上扔出去,比陆基、海基更灵活,预警时间短得让人头皮发麻,美智库之前就算过账,这种速度和射程,航母战斗群的防空网基本没啥招架之力。

那种传统的导弹,还能靠密集拦截硬抗,但高超音速的轨迹,却是飘忽不定的,拦不住不说,连跑都未必跑得掉,解放军这次不光是秀肌肉,更是亮出了个没法轻松应对的硬家伙。

于是乎,美军三艘航母的动向就变得耐人寻味了,卡尔文森号本来是要从菲律宾海穿过南海去中东晃一圈,结果直接停进了关岛,像是找了个安全窝先歇着,目前已经往中东的方向走,

尼米兹号呢,按计划是退役前的最后一次海外部署,硬生生缩回了美西海岸,连“最后一舞”都没跳完。至于华盛顿号也没啥动静,而是继续老老实实待在日本横须贺港,动都不敢动一下,

三艘航母,最近的也有2000公里开外,这操作摆明了是能躲多远躲多远,这可不是巧合,时间点掐得太准,东部战区刚放出KD-21的画面,美国那边立马调整了脚步。

其实美军也不是没想过硬扛,就在前不久,防长赫格塞思跑去亚洲转了一圈,嘴里还喊着“台湾是优先事项”,听起来挺硬气,可话音还没落,航母战斗群就集体“撤退”了。

按原来的计划,华盛顿号和尼米兹号是要凑一对,在西太搞个双航母编队,摆出威慑的架势,可现在这画面,谁看了都觉得有点滑稽。

航母战斗群对付传统威胁,还能靠舰载机和导弹防空网顶一顶,碰到KD-21这种速度快得离谱的家伙,压根儿没现成的办法,跑吧,起码还能保住面子,不跑的话,万一挨一下,那可不是丢脸的事儿了。

这事儿放长远看,味道就更不一样了,之前台海局势一紧张,美军二话不说就派了两艘航母开进来,双航母战斗群往那儿一停,气势压得人喘不过去,那时候的解放军,装备和技术跟现在没法比,鹰击-12都还没影儿,更别提高超音速导弹了。

短短20多年,情况完全翻了个个儿,现在不是美军想不想进来的问题,而是敢不敢进的问题,KD-21的出现,像是在台海边上画了条线,谁越线谁吃亏,美海军从当年的耀武扬威,到如今的远远避开,这落差谁看了都得感慨一句:时代真变了。

当然,这不只是技术上的翻盘,高超音速武器的竞赛背后,是整个军事战略的博弈,KD-21从试验到实战化的速度,快得让外界有点措手不及,轰-6K挂上这导弹,不光是给航母敲警钟,也是给整个西太的军事格局加了个重磅砝码。

关岛、日本的基地,甚至更远的舰队,都得重新算算安全距离,美军航母撤得远,不只是怕挨打,更是得重新想明白,下一步该怎么走,毕竟,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这东西摆在这儿,迟早得面对。

三艘航母的“集体后退”,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眼下的尴尬,这画面,跟当初计划的双航母威慑比起来,确实差了十万八千里。

东部战区用一枚导弹,把美军的部署搅了个天翻地覆,KD-21的震慑力,不光在它飞得多快、打得多远,更在它让对手不得不重新掂量自己的斤两。

20多年前,美军航母在台海横着走,没人敢吱声,20多年后,一枚导弹还没飞出去,三艘航母就先跑了个干净,技术变了,力量变了,连带着整个局势都变了。

KD-21挂上轰-6K的那一刻,可能不只是个武器的亮相,更是场无声的较量,美军选了撤,解放军亮了牌,这局棋,暂时是这边占了上风。

资料来源:

1 阅读:60
文渊的历史书

文渊的历史书

胸怀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