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2月5日签署了一项引发争议的政令,明确禁止跨性别运动员参与女子体育赛事。

这项政令不仅针对国内赛事,还延伸到国际赛场,甚至可能影响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全球对体育公平性与性别权利平衡的热议。
政令核心内容与背景特朗普在签署仪式上强调,此举是为了"终结对女子体育的战争"。
根据政令要求,全美各级学校若允许跨性别运动员参加女子比赛,将面临联邦资金被取消的风险。

此外,美国还将拒绝向计划参加本国赛事的跨性别运动员发放签证,这可能导致国际赛事中相关选手无法入境参赛。
值得关注的是,签署当天正值"美国全国女孩和妇女运动日"。
特朗普在一群青少年女运动员的见证下,将政令命名为《让男性远离女性运动》,并称这是兑现竞选承诺的重要举措。

早在2024年总统竞选期间,他就多次抨击跨性别运动员参与女子项目,认为这剥夺了女性选手的公平竞争机会。
国际赛场的连锁反应政令特别提及2024年巴黎奥运会案例。阿尔及利亚拳击手哈利夫在女子66公斤级决赛中击败中国选手杨柳夺冠,成为争议焦点。

检测显示,哈利夫体内睾酮水平远超女性常规值,且染色体为男性XY型。
尽管国际拳联(IBA)曾禁止其参赛,但国际奥委会仍允许其出战,最终导致杨柳与金牌失之交臂。

特朗普在发言中直指这是"偷走金牌"的行为,并称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将杜绝类似事件。
美国全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已表态将调整政策与政令保持一致,这意味着从校园联赛到职业赛事的整个体育体系都将受到影响。

有分析认为,这可能导致未来国际赛事中出现"双重标准"——美国本土赛事与国际比赛采用不同规则。
支持者认为该政令保护了女性运动员权益。
罗阿诺克学院女子游泳队曾公开抗议跨性别队友参赛,她们身穿"将男性排除在女性体育之外"的T恤支持特朗普。

队长莉莉·穆伦斯表示:"男性在力量、速度等生理指标上的优势可能改变比赛结果"。
但反对者批评这是对跨性别群体的歧视升级。
此前特朗普政府已推出系列限制政策,包括不承认非二元性别、禁止跨性别者参军等。

当时的总统拜登曾用激烈言辞抨击这些政策,称其"反女性""违背平等精神"。
国际拳联已宣布将起诉国际奥委会,指控其放任跨性别运动员参赛危及选手安全。

这场法律战可能成为体育界性别划分标准改革的导火索。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多个民权组织正在筹备诉讼,质疑政令违反宪法平等保护条款。
体育学者指出,如何在保障跨性别者权益与维护竞技公平之间找到平衡点,已成为全球性难题。

有建议提出建立基于生理指标的参赛分级制度,而非单纯以性别身份划分。
但这类方案的实施仍面临伦理和技术层面的双重挑战。
游客71613
这个提议不错[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