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驴孕期补硒方案,五阶段饲喂标准,半散养场建设,营养师特别提醒

小松养殖 2025-02-22 03:15:46

家养驴孕期补硒方案,五阶段饲喂标准,半散养场建设,营养师特别提醒

在我国,养驴有着悠久的传统。驴这种动物啊,虽然看起来憨憨的,但它浑身都是宝。驴肉肉质鲜嫩,驴皮可以制成阿胶,驴奶也是营养丰富得很呢。不过要养好驴,尤其是家养的驴在孕期,那可有不少学问。

先说这孕期补硒的事儿吧。硒对驴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微量元素,就像人需要维生素一样。如果驴孕期缺硒,那母驴可能会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小驴犊要是天生就缺硒,生长发育就会受影响,比如可能会出现生长缓慢,甚至一些器官发育不良的情况。我有个南方的朋友,家里养了几头驴,他说他们那的驴就经常因为微量元素缺乏有点没精神,刚开始还没太在意,后来才知道硒的重要性。

咱们再谈谈五阶段饲喂标准。驴孕期大概分这么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刚刚怀孕的前30天,这时候母驴的饮食要比较温和,饲料里不能有什么刺激性的东西。就像我老家山东聊城一个养殖户,他之前就经验不足。他家的驴刚怀孕,还按照平常喂量喂,结果驴有点消化不良。因为怀孕前期,母驴身体还在适应新生命的变化。这个时候给驴喂一些容易消化的草料,像苜蓿之类的软嫩草料就很不错,偶尔搭配少量的精料。

过了30天到2个月左右,这阶段母驴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支持胎儿发育了。饲料要逐渐增加精料的比例。有个北方的网友分享说,他家在东北,他说他们那的驴在这个阶段,会喂一些玉米面、豆粕加上一点麸皮。这个比例得控制好,因为太精细了,驴肠胃消化负担会加重,太糙了又不够营养。

到了2个月到1年这个阶段(驴孕期大概是12个月左右吧),胎儿发育得更快了。这个时候要把营养补充得更全面。除了精料,还可以给驴补充一些蔬菜。比如说生菜,富含维生素,萝卜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我听山东德州一个养驴专业户说,他会在这个阶段每天给驴喂一点新鲜的蔬菜,他家的驴长得特别壮。

1年到10个月左右,得注意矿物质和蛋白质的补充。像钙铁锌这些矿物质,和肉骨头粉富含的蛋白质就很关键。南方的山区养殖户可能会更注重一些微量元素的补给,因为那边土壤里的矿物质相对少些。

最后到生产前的1个月到生产后,母驴要准备迎接新生命和生产之后的恢复。这个时候饲料要更加营养均衡,而且量也要适中。北方干冷的地方,要注意给驴羊补充足够的能量饲料,比如红薯藤等耐储存的粗饲料,保证足够的能量抵御寒冷。

然后说说那五阶段具体怎么根据驴的不同情况去调整呢。不同品种的驴,孕期需求有差别。就像秦川驴,本身体格比较健壮,可能在一些营养需求上的耐受度和马驴这种小型驴不一样。秦川驴在孕期可能在饲料量上可以适当多一点,但是营养比例还是得调整好。

接着聊聊半散养场的建设。这可是挺重要的一块。首先,选址很关键。要找一块地势比较高、排水好的地方。像在河北的一些农村,地势平坦但容易积水的地方就不太适合建驴场。要是在南方,有些潮湿的丘陵地带建半散养场,就得做好防潮的措施。场地的大小也要根据养驴的数量来定。如果只养个几头驴,那一百多平米可能就够了,要是养几十头,那面积得成倍增加。而且半散养场的布局也要合理,要有驴舍,用来给驴晚上休息,还要有宽敞的场地,让驴能自由活动。

再讲讲营养师的特别提醒。营养师经常强调,在驴的整个养殖过程中,饮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管在什么地区,什么季节,驴都需要干净充足的饮水。冬天水温不能太低,容易让驴冻伤,夏季水要足够凉,防止驴中暑。还有啊,饲料的储存也得注意。饲料如果受潮发霉了,那吃了肯定会生病。我听说有个地方的养殖户,因为冬天仓库太潮湿,饲料发了霉,结果驴吃了就拉肚子,好多养了好久的驴都病倒了。

咱们还可以看下不同绿植在驴场的作用。比如说紫花苜蓿,它富含营养,能提供大量的蛋白质,是很棒的驴饲料原料。还有黑麦草,在春天和秋天长得特别茂盛,这个时候是驴需要更多营养的时候,它就能派上大用场。再有就是黑豆苗,它含有一定的钙磷等微量元素。相比之下,白茅草就是那种比较冷门的绿植了,它在一些潮湿的地方容易生长,不过它的营养价值比不上紫花苜蓿,但是可以用来做驴棚的垫料,吸水性不错。还有狗牙根,它的根须很发达,如果能管理好,在一些南方多山的地方可以用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从侧面也能保证驴场的生态环境。

从时间元素来看,不同季节对于驴的管理也不一样。在春天,天气暖和起来,驴的活动量会增加,食欲也会变好。这个时候是给驴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的好时机。夏天的话,天气炎热,对于驴这种不太耐热的动物来说,要防止中暑。除了给它们多喝水,还得给驴舍通风降温。就像在广东养驴,夏天基本要24小时开空调降温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可以用来做饲料。这个时候要合理储存,防止变质。冬天的时候,北方的驴要提前准备好足够保暖的物资,南方则要注意防潮防寒。

从南北地域差异来看,南方养驴和北方养驴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南方的地形多山多水,养驴的环境比较复杂。南方的驴养殖规模相对小一些,大多以半散养和农家少量养殖为主。而北方地形开阔,有大片的耕地可以用来种植适合驴吃的饲料作物,养殖规模相对大一些,养殖方式更多的是在养殖场集中养殖。比如湖南的农村,很多农家养个一两只驴,就图个自家使唤或者偶尔卖点驴肉。而内蒙古那块,大片的草原可以利用,大型的养驴场可以养殖上百头驴,饲养管理也有一套很成熟的体系。

在驴的成长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值得注意。比如从小驴犊开始,它的断奶时间就很重要。过早断奶可能让小驴犊免疫力不足,过晚断奶又会影响母驴的下一胎生产。一般来说,小驴犊在3到6个月的时候断奶比较合适。而且小驴犊的饲料也要根据它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调整。

另外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是驴的社交关系。就像在我们的单位有办公室政治一样,驴群里也有社交关系。如果把新驴强行加入一个驴群,可能会引起老驴的不满,甚至会欺负新驴。所以在加入新驴的时候要循序渐进,先把它和驴群隔离一段时间,让它们慢慢熟悉彼此的气息,再放一起。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分享他在贵州农村养驴的时候,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新驴进去就被老驴挤到角落里,都受了伤。

还有驴的疾病防控。很多疾病在早期可能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是如果不及时发现就会发展得很严重。比如驴的口蹄疫,刚开始可能就是蹄子有点不舒服,但是过几天就会发展成蹄子溃烂,影响驴的行动能力。这就要求养殖户平时要多观察驴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联系兽医。

再说说不同季节驴舍的管理。春天的时候,气温回升,但是这个时候细菌也开始活跃起来。所以驴舍要进行全面的消毒。可以用生石灰粉来消毒,成本低还有效。夏天除了降温,还要驱虫。驴在夏天容易感染寄生虫。可以用一些天然的驱虫方法,像在饲料里添加少量的南瓜子就可以起到一定的驱虫效果。秋天要把驴舍打扫干净,因为秋天落叶多,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病菌。冬天的时候,要确保驴舍的门窗密封好,防止冷风直接吹到驴身上。

从驴的品种来说,不同的品种在孕期的营养需求和生长速度也不一样。像乌头驴这种地方品种,适应本地的环境,耐粗饲能力强,孕期补充营养可能就主要靠当地的粗饲料。而改良后的驴种,比如驴骡,可能对营养的质量要求更高,要更注重精料的搭配。

在整个驴养殖的生态链中,饲料的来源也值得探讨。自己种植饲料是一种比较环保且成本可控的方式。可以考虑种植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同时也种上豆科作物,像苜蓿和三叶草。这些豆科作物不仅能提供蛋白质,还能改善土壤肥力。但是自己种植饲料也得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比如在北方寒冷地区,有些不耐寒的豆科作物就不适合种植。而在南方热带地区,又可以种植更多热带的豆科绿植。

驴场的粪便处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如果是半散养场,可以利用驴粪来肥田。在农村,很多养殖户会把驴粪堆肥后用到自家的菜地里。但是要注意的是,驴粪要经过充分发酵才能使用,不然里面的病菌和虫子卵会影响到农作物。

另外,驴的运动对于其健康也至关重要。半散养的驴有更多的空间运动,身体会比较强壮。而在养殖场集中养殖的驴,要定期安排它们到运动场活动。在山东的一些农村,养殖户每天晚上都会把驴赶到运动场走上一圈。而且在运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防止驴之间相互打闹受伤。

在驴种的引进方面,也有不少讲究。有些地方的驴喜欢往远处跑,要是在山区引种,就需要考虑驴的归巢能力。还有不同地区对驴的品种偏好不同,在四川有些地方,人们喜欢吃乌皮驴肉,所以在引进驴种的时候就会更倾向于选择乌皮驴的相关品种。

在驴的养殖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小经验。比如说,驴的耳朵是个很敏感的地方,如果想让驴听话,可以轻轻抚摸它的耳朵。我在和山东聊城的一个驴倌聊天的时候就学到这个。而且驴在休息的时候,如果把它的眼睛遮一下,它会感觉很放松。虽然这些都是小细节,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最后我想说的是,家养驴在孕期补硒、五阶段饲喂、半散养场建设等方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在驴的养殖过程中,是饲料的营养搭配更重要,还是驴场的养殖环境更重要呢?

0 阅读:0
小松养殖

小松养殖

科学养殖指南,分享养殖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