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中国」河北·大城

扶摇天下人文 2022-04-06 00:06:08

大城县,隶属河北省廊坊市,地处华北平原中部,廊坊市南端,扼守京津走廊,距离天津70公里,距离北京160公里。

历史

历代先民与这方水土的交融,千载尘烟在这片土地的凝聚,贯穿了大城的古今记忆。“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

大城古称徐州。战国时期徐州是齐国北部边城。狂妄自大的齐湣王穷兵黩武,肆意征伐,最终激起各诸侯国的公愤。

公元前284年,燕国名将乐毅率领燕、韩、赵、魏、楚五国联军攻破齐国。徐州自此成为燕国的领地,并改名为平舒。

在大城县城墙旧址之下,还有一座“城下城”。这里房屋遗迹、水井遗址、陶器等生活痕迹非常普遍,曾是大城先民长期定居的地方。

古代历史方志中记载,西汉元帝初元二年,即公元前47年,渤海突发海啸,海水涌入内地,纵深达数百里,地势低缓的平舒遭到洪水的冲击。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平舒当地官府下令拆除北部半边城墙,用拆下的土石砖瓦垫高南半城。

据说,经过昼夜不停的抢筑,南半城城址被加高了约4米,最终阻挡了肆虐洪水对县城的冲击。在随后的两千多年里,依然是出于防水患的考虑,后继朝代又多次在原城址的基础上加高加固,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城下城”。

在大城境内至今只保留着一段近20公里长的低矮土陇。这是燕南古长城遗址,也是燕赵两国的分界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段长城也曾经扮演着防洪堤坝的角色。

而严酷的水患并非大城人面临的唯一挑战,冀中平原自古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连年兵乱,使平舒古城屡遭战火洗劫。五代十国时期,平舒作为幽云十六州的一部分,被后晋石敬瑭割让与契丹。

公元959年即后周显德六年,周世宗柴荣率兵北上亲征,一举收复莫州,瀛州。平舒重新回归中原王朝的版图。

为彰显国力威烈,武功强盛,周世宗钦赐平舒为大城。自此,大城这一地名沿用至今。

千载平舒,古今大城,这座位于冀中平原的古县,因久远的历史积淀而厚重,因淳朴的民风乡情而坦然,一方百姓安守故土,植根家园,用坚韧的生命力延续着乡情。

红色历史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冀中地区被日军侵占。中共党组织坚持发动群众组建基层抗日武装,建立起深入城乡的情报系统。

1939年3月末,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贺龙、政治部主任甘泗淇率领120师715团及冀中军区独立第四支队进入大城地区。

1939年3月30日,贺龙得到情报,600名日军增援部队将在第二天从河间出发,与驻守在大城县城的日军会合。

两股日军一旦合并,势必会对大城一带的抗日武装力量造成严重威胁。贺龙当机立断,决定在日军的必经之路北魏村打一场阻击战。北魏村位于大城与河间的交通要道。这里树木葱郁,大片的柏树林是一处利于隐蔽的天然屏障。

为了打好这一仗,贺龙亲自察看地形,依托村外的砖窑、壕沟和茂密的柏树林布置阻击阵地。

3月31日上午,来自河间的日军逐渐进入北魏村。贺龙一声令下,八路军部队轻重武器同时开火,几十名日军瞬间被击毙。

气急败坏的日军向八路军阵地发起全线进攻,贺龙率领警卫部队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拼杀。猛烈的炮火将整片柏树林几乎夷为平地。

经过近一天的激烈战斗,八路军部队以15名战士牺牲的代价击毙日军二百余人,迫使日军增援部队退回了河间。

这颗幸存至今的古柏,见证了当年那场惨烈的战斗,被村民们称为“贺龙柏”。如今,“贺龙柏”已被大成当地列入重点抗战文物。

遍布弹痕的古柏铭记着大城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不屈往事。北魏阻击战是八路军部队在大城发动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它实现了八路军120师从山地作战到平原作战的战略转向,有力地推动了冀中地区平原游击战的发展。

这次胜利激励了大城人民战胜日寇的斗志。战斗结束后,全县1600多人报名参加了八路军,跟随贺龙踏上抗战的征途。

全面抗战八年中大城居民凭着简陋的土造武器与凶残的侵华日军进行了舍生忘死的抗争,750名大成抗战烈士英勇牺牲烈士的血肉之躯筑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座座丰碑。

丰碑不朽,忠魂永在。大城烽火八年的悲壮历程,今天已载入史册,彪炳汗青,铸成一道永恒的红色记忆。

民间艺术

西河大鼓是冀中地区民间流行的说唱艺术。艺人在演唱时一手敲击扁鼓,一手敲击月牙板。另有一位琴师在旁边用三弦伴奏,鼓板弦声的诸般音色使唱腔更加回肠荡气,余音绕梁。

西河大鼓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清代著名说唱艺人马三峰。道光年间,马三峰在冀中一带靠大鼓说唱走江湖卖艺。

当时,在河北一带盛行一种名为“弦子书”的民间演奏艺术。“大三弦”又名“大鼓三弦”或“弦子书”。这是一种以伴奏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而得名的中音乐器。

集弹弦、击鼓、打板与舒畅为一体的全新鼓书,深受当地百姓的偏爱,在子牙河流域广为流传。因子牙河又名西河,故得名“西河大鼓”。

20世纪60年代初,大城曲艺队成立,将西河大鼓唱遍了华北与东北地区。2009年,大城西河大鼓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县文化部门的扶持下,每一个乡镇都培养出了出色的西河大鼓说唱艺人。老少两代同台演唱,是当地一道蔚然的艺术风景。

代代相继的传承,使大城西河大鼓新人辈出,一辈辈艺人用乡音传唱着家乡的旧事,乡情不绝,弦歌不辍。

大城京作

在故宫博物院,这种雍容雅致、沉稳大气的古典座椅,很多都是出自大城工匠之首,被称为“大城京作”。

中国古典家具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进入鼎盛阶段,宫廷所用的木器更是其中的珍品,而大城工匠对宫廷匠作的推进功不可没。

玫瑰椅最早见于宋代。在大城工匠手中日臻完美,造型简洁流畅,没有过多的雕琢,由于做工精致,整体器型优雅,被文人才子夸赞为“美若瑰玉”。因而得名玫瑰椅。

大城工匠制作的玫瑰椅不仅大量应用于宫廷、豪门大户、书香世家,也将其视为身份与修养的象征。

一代代大城工匠打造了无数皇家御用器物,也由此形成了以设计、制作宫廷式古典家具为核心的“京作”流派,在中国传统木器行业独树一帜。

清代,大城隶属直隶顺天府辖区,是由南方进京的第一道门户,被称为“京兆首邑”。每逢宫廷修造等劳役,内务府都会就近在大城征召工匠。久而久之,众多来自大城的工匠进入宫廷,制作技艺也日渐精湛。

作为当代“大城京作”的传人,宋玉顺不仅精通古典家具的设计与制作,而且练就了一手炉火纯青的雕刻技艺。

20世纪80年代,为了摸透古典家具的结构和工艺特征,他一边多方拜师学艺,一边从民间收购古家具残件进行修复、拼装,想方设法搜集相关的技术资料。

满、实、繁、密的雕饰,体现的正是清代传统京作技艺的精华。自2013年第一次受到故宫的邀请,至今宋玉顺已经亲手修复了故宫的数百件木器文物,小到钟表外壳,大到屏风,八仙桌。

原本暗淡无光、残缺凋敝的旧物重新变得熠熠生辉。这种复活文物的艺术令他乐在其中。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当代“大城京作”已经从一门传统技艺善变为一道蔚为壮观的文化风景,充满了古典艺术的韵味。

每周一次的红木家具大集,会聚了来自各地的商家与游客。借助于“一带一路”峰会的引领,大城人将这张文化名片推向了世界。

新时代的风云际会,恰如一座流光溢彩的里程碑,镌刻其上的依旧是大城工匠一片不倦的匠心。

美食

每天清晨,大城县里坦镇的薛家窝头店都会顾客盈门。客人们一边喝粥、吃窝头,一边闲聊着发生在身边的家长里短。新的一天开始了。

薛家窝头的口感全靠对水分的把握与揉面的力度,这不仅是手艺活儿,更是像力气活儿。人推碾子人推磨,清早出锅半夜做。这是薛家窝头创始人薛凤翥柱制作窝头的奥秘所在,也是薛家窝头传承至今始终未改的习惯。

据说在清朝乾隆年间,薛凤翥来到里坦靠卖窝头维持生计。把糜子米和黄豆碾去外皮磨成粉,然后做成窝头上锅蒸。

这样做出来的窝头松软筋道,嗅之清香四溢,品之绵甜润滑,令人食欲大开。薛家窝头从此在大城扎下了根,代代相传。

传说,在清朝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厌腻了宫廷中的山珍海味,多次催促御膳房总管为她寻找民间小吃。

一次,几位在皇宫中劳作的大城工匠把薛家窝头带进宫内,大总管发现后大为惊喜,立即征召薛家人入宫,为慈禧太后制作窝头。慈禧品尝过后,感到十分爽口,遂亲笔题写了“黄金塔”三字作为赞美之词。

结束语

大城,因地势的坦荡而宽博,因时光的积淀而深邃。大城之大,不仅在于这座历久弥新的古城拥有大集市、大果园与大工业,更在于大城百姓众志成城的大仁大义,捍卫家园的大智大勇。

精勤造物的民工巧将,传唱英烈的乡音大书。大城人对未来的规划、愿景与格局,正如一支时代的巨笔,永不停息地书写着大城的万千气象。

风起云涌,继往开来,往昔的岁月已被历史收纳,大城正在翻开全新的篇章。

2 阅读: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