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唱完《中国人》后,台湾绿媒骂声一片,咋回事?你以为就因为一首歌?其实,这背后藏着大把故事。表面看,刘德华只是唱了首老歌《中**国人》,但一唱完,这些媒体开始闹了,搞得就像刘德华做了什么超级“政治错误”一样。你不禁得问:这歌怎么惹的祸?
事情是这样的,刘德华最近在台北举行了演唱会,原定的日期因为台风提前改期。台风这么大的天,演唱会推迟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吗?但某些台湾绿媒这下抓住机会了,开始说刘德华不敬业,不负责任。是不是有点夸张?就因为台风,人家为了粉丝安全推迟了演唱会,你还要骂人家,这是不是有点大惊小怪?
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真正的“爆点”是刘德华在演唱会上唱了《中国人》!这首歌,不光是旋律好听,它的歌词带着一股浓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显然,某些台湾媒体就是受不了。你想,歌里唱的是咱们中华儿女一脉相连,哪怕是距离再远,我们的血液都是一样的,这种强烈的文化情感,怎么可能在那些深受“台独”情绪影响的人心里不引起波澜?他们觉得,这首歌唱出来,简直像是对他们身份认同的直接挑战。
这些绿媒的反应绝对超出想象,简直就是一场“舆论风暴”。他们把这当成是大陆文化“渗透”的表现,甚至有声音说,刘德华这场演唱会是在“挑衅”台湾的独立身份。哎,真的是无厘头。你看看,刘德华不过是个歌手,唱的也不过是一首歌,凭什么跟“政治”扯上关系?更别提,这歌本来就无关政治,纯粹就是在表达一种跨越国界的情感和文化认同。这么简单的事,居然被当作政治武器来用,真的让人觉得有点好笑。
再来,咱们说说台湾绿媒为什么这么紧张。你不得不承认,台湾某些媒体对大陆文化的排斥已经到了一种病态的程度。你看看这些媒体怎么说的,他们说刘德华是借着歌声来“传播政治理念”,这种说法是不是有点过头?一首歌,一个艺人的个人表达,居然被当成了“政治动作”。这不就是个文化认同的表达吗?偏偏在台湾一些人眼里,歌里的内容就像是有毒一样,不能接触,碰不得。
要是你还觉得这是个小事,来看看刘德华的电影《焚城》在台湾的反响吧。电影讲的是什么?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源不平等,富人逃难,贫穷国家接手全球的“洋垃圾”。咱们不谈政治,但就是这个题材让某些台湾媒体炸了锅。为什么?因为这部电影用非常直白的方式揭示了全球不平等的问题,带出了富人阶层的冷漠。这是不是一针见血地戳中了台湾社会中一些人的痛点?电影中的不平等和剥削,恰恰像极了某些台湾媒体看待大陆的那种态度:不关心、不理解、甚至想要逃避。
《焚城》这部电影看似只是在讲灾难片,实际上,它讨论的是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差距,富人怎么把资源抢走,贫穷国家怎么被“侵占”。这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财富不平等,简直让某些台湾的“绿”媒体感到不安,搞得他们连电影都不能放过,觉得它会“煽动”什么,影响什么。这种“危机感”背后,是对大陆文化和思想的“害怕”,真的是有点说不清楚了。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刘德华为什么会惹上这些麻烦呢?他从来没有公开发表过激的政治言论,他只是通过电影和歌曲,传递自己对社会和民族的关注。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焚城》,这些作品都没有指责谁,也没有要求谁做什么。它们只是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文化的尊重和认同。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东西会被某些人视为“威胁”?
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台湾媒体的这种反应,早已不只是针对刘德华个人了,它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文化和身份的焦虑。台湾的某些人对大陆文化的排斥,已经到了把每一个大陆人的文化表达都看作“渗透”的地步。你看看刘德华,一首歌、一部电影,居然让他们炸了锅,真是给人一种“玻璃心”的感觉——一首歌、一部电影就能让他们“怕”到这种程度,难道真的是因为文化认同的焦虑这么强烈吗?
说到这儿,你也许会问:难道刘德华的这种表达真的那么让人受不了吗?咱们只能说,某些台湾媒体的焦虑,已经不单单是对文化认同的恐惧,它还与社会的多元化、全球化的冲击有关系。当这些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碰撞变得越来越激烈时,大家都在担心一个问题:台湾是不是会在这种“认同焦虑”中迷失方向?
不过,话说回来,刘德华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不过是通过歌声和电影来传达自己的思考和情感,结果却被某些人视为威胁。这种过度反应其实反映了更深层的文化裂痕。到底是刘德华唱了一首歌,让台湾的部分人群紧张,还是这部分人群本身就对文化认同和身份问题有着难以言说的焦虑?
说到底,刘德华想要传达的不过是一种跨越政治与地域的情感,他的歌声和电影作品,代表的是一种更广阔的文化共鸣,而不是单纯的政治挑衅。只不过,在某些人的眼里,这种文化认同变成了一种无法接受的“威胁”。真的是“害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