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点半,夕阳为弥牟镇唐家寺社区星光家园小区的楼宇镀上一层金边。居民张阿姨吃完饭带着孙女下楼遛弯,累了就坐在小区新增的座椅上,与自己的老姐妹们闲聊,很是惬意。
“现在停车不用‘抢’了,散步也有了好去处。”张阿姨笑着指了指不远处新增的停车位——白线清晰,车辆整齐停放,与记忆中“一位难求”的混乱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停车位“扩容记”
消防通道从“咽喉锁”到“长安道”
停车难、乱停放,是安置小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茶树街10号住了12年的居民老张,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改造前的照片——绿化带被车轮碾秃,狭窄通道上横七竖八停满车辆,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以前下班就要‘抢车位’,时常兜几圈都找不到车位,最后只能堵在消防通道上。”老张说。

停车位改造中

停车位改造后
如今,随着安置小区功能提升项目的实施,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老张把车稳稳地停进了新划的车位后,带记者在小区走了一圈,“你看,现在小区这些边边角角都划上了停车位,空间合理利用起来了,进出车都方便!”
“我们在空间比较大的地方划定了标准车位,在空间紧凑的地方布局微型车位,同时部分地方采用斜列式停车,这样一来车位数量就多了。”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对茶树街10号、茶树街8号与星光家园三个小区的“边角料”空间进行了改造,共盘活闲置地块约2300平方米,不仅新增了60多个停车位,还对道路进行了优化,为居民打造了休闲区域。
“改造后的小区,违停现象下降超过60%,消防通道从‘咽喉锁’变成了‘长安道’。”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27只“电子守夜人”
带来24小时全天候安全感
在星光家园监控室里,保安老温正盯着屏幕切换画面。随着他的操作,记者看到:傍晚19点15分,一位穿校服的男孩独自走进6单元电梯;19点32分,两名老人在休闲广场长椅落座。
“连花坛后头的死角都看得清,贼娃子再不敢来‘摸’电动车了。”老温说。
针对安防薄弱问题,唐家寺社区利用此次项目,在三个安置小区新增了监控设施27处。“我们的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走访,确定了新增点位,特别将楼栋之间、小区转角等监控盲区列入其中。”

楼栋之间新增加的监控设施

小区盲区新安装的监控设施
“科技之眼”从白昼到深夜的坚守,让家门口的安全感更加可触可感。“监控安装半年来,小区电瓶车被盗现象基本没有,车辆擦挂现象变少,高空抛物投诉归零。”社区工作人员说。
民生温度计
5000张笑脸背后的“微治理”
“真正的改造方案藏在居民建议本里。”唐家寺社区书记肖吉翻开工作笔记本,内页密密麻麻地记着:“茶树街10号9栋曾姐建议对破损的楼梯扶手进行维修;星光家园35栋陈叔建议对小区破损路面进行维修……”

小区环境改造前

小区环境改造后
暮色渐深,小区新装的路灯次第亮起,运动健身区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监控探头静静转动,停车位上陆续亮起归家的车灯——这些平凡的片段,正拼接成安置小区5000余人实现“优居梦”的生动图景。
编辑:文博雅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