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37岁“吃了特别多苦”的副教授,离世了……

新洞察 2024-11-16 14:07:01

有很多天下大事都值得写一写,会有不错的关注度。

但我还是决定写一写这个37岁就不幸离世的副教授。

打动我的其实只有几个字:他小时候“吃了特别多苦”。

11月13日晚上9时29分,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闫罗彬在河北邢台老家去世,终年37岁。

对于这个年轻人的报道并不多。散见于网络的也只是片言只语。

生前他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说过,自己小时候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上大学的时候,除了大一从家里拿8000块钱上学,后来没向家里要过钱。从中学到大学,没穿过新衣服,有些衣服都是当家教时别人送的。在食堂吃个3块钱的担担面,都要很犹豫,平时都是吃一份8毛钱的豆腐炒青菜,加上4毛钱买2个馒头。”

他的姐姐也哭着说:

“他从小就吃了特别多的苦,压力一直很大。因为他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他太懂事了,感觉他都是在为别人活着。所以就觉得他这一生特别的坎坷,很可怜。”

真的,就“从小吃了特别多的苦”这句话,让我心里忽然酸楚起来。

人们常说,在生死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但在生与死之间的人生,又有多少平等可言呢?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这种不一样,终其一生,自始至终。

我认识很多“小镇做题家”,也认识很多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硕士博士。

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都吃了特别多苦。

实际上,没人愿意吃苦,但除了吃苦之外,他们几乎没有其他改变命运的选择。读书成了改命的信条。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即便是读书读到了硕士博士,他们中很多人也还是摆脱不了命运的大方向,只能继续一路吃苦下去。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人博士毕业各种顺风顺水,走上人生巅峰。但还有很多人却不得不去竞争一个小学教职,或者街道办办事员,继续过着苦逼的生活。

背后的原因真的是因为:硕士遍地走,博士多如狗?

显然不是的。

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读书求学”只是一些人人生众多选项中的一个,但却是另外一些人可选项中最好的一个。而且对后者来说,这一条路还是个独木桥,要走过去还要吃很多很多苦才能有所斩获。

有一个毕业之后去了日本的博士,多年后回来聊天还在感慨:

不要以为高学历就拿到了通往幸福生活的通行证,余生就会在光芒万丈中度过。

努力了二十多年,也就仅仅是有了跟人一起喝咖啡的资格。

我认为他只说对了一半儿,因为坐在他对面的人依旧觉得他没有资格。

有些东西,不会因为你读书而改变太多。

具体到这位37岁的副教授,他的成就已经是很多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但最后又怎样呢?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他的离世像朵小浪花,放在喧嚣的当下或许并不能引起很多人注意。

少了一个从底层奋斗上来的青年学者,社会的痛感会有几何?

逝者安息。

他从小吃过的,那些特别多的苦,此刻又有什么意义呢?

都说读书会改变命运,但到最后,又真的改变了什么?

0 阅读:2

新洞察

简介:有温度,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