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PMC生产计划精细化管理:全自动每日欠料齐套-3

职场计划有古哥 2024-08-17 02:42:11

全文约1200 字;

阅读时间:约4分钟;

听完时间:约8分钟;

接续前面的内容,昨天我使用了核心公式,包括TOCOL、RWO、TAKE 等函数,对表1中的主生产计划(MPS)进行了1:1的引用。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更新表1来实现动态扩展;二是为了计算每日欠料需求而进行表格的变形转换,即从二维表转换为一维表。这种转换是为了给表2的用料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分拆依据。

表格变形

在进行生产计划编制时,PMC会根据不同数据表的格式来适应各种使用场景。例如,二维排程表更适合用于汇总展示,而一维排程表则更适合用作基础数据的引用库。无论是处理一维表还是二维表,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都是本岗位的一项必备技能。

继续在表4的分解表中,在M1单元格录入标题“2.《MPS 一维表》”,然后在M2至P2单元格分别录入对应的标题字段:“工单”、“产品”、“数量”、“日期”。之后,在这些标题下方分别录入对应的公式:

M3 = TOCOL(IF(E3#=0, NA(), B3#), 3)

N3 = TOCOL(IF(E3#=0, NA(), C3#), 3)

O3 = TOCOL(IF(E3#=0, NA(), E3#), 3)

P3 = TOCOL(IF(E3#=0, NA(), E2#), 3)

公式解释:

这些公式的原理相似,利用二维排程表中没有排程的区域(即值为0的单元格),返回错误值。通过与 TOCOL 函数的第三个参数结合使用,可以将这些错误值隐藏起来,从而将二维表的数据转换成一列。

以上公式中引用区域后带有符号“#”,这表示是动态数组区域,可以根据源数据动态扩展。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对表1进行1:1引用转换的目的。由于公式中包含了符号“#”,因此上述四个公式也自动转换成了带“#”的动态数组公式。

效果如下图所示:

确定比例

在对表1的生产计划进行了表格变形转换后,就可以根据这个结果来把每一张工单的用料分别分解成对应的工单。例如,WK-01工单分四天完成,分别为300、300、300、100,对应的工单用料也按照这个比例分配。

分配前需要用公式计算出分配比例和分配数量。在边上Q2至R2单元格,分别录入标题:“分配比例”、“分配数量”,并分别录入以下公式:

Q3 = O3#/XLOOKUP(M3#, B3#, D3#)

R3 = COUNTIFS(N3#, N3#)

公式解释:

O3# 分配后的日排程数量,除以工单数量(使用 XLOOKUP 引用,条件为 M3 中的工单号,查找范围为二维表中的工单号,返回二维表中的工单数量),得到分配比例。

N3# 为一维表中的产品,统计这个产品的区域,条件也是这个产品,这样就返回每张工单的分解单数。例如数字4代表工单1000被分解成了4张单。

效果如下图所示:

今日小结

今天的重点在于将表4中1:1引用过来的二维MPS主生产计划表通过公式进行了表格变形,转换成了一维表。接着,依据这个一维表进行了用料分配表分拆前的数据准备:分配比例和分配数量。核心的公式包括:

IF:条件判断函数,用来判断二维表中的排程数量是否为0,如果是,则返回错误值 NA;如果不是,则返回对应的转换信息,再配合 TOCOL 函数的第三个参数来屏蔽这些错误值。

XLOOKUP:查找引用函数,这里用于利用工单号查找对应的工单总数量。

COUNTIFS:条件统计函数,这里用于统计表格变形后的工单数量,也就是判断工单分几天生产。例如,如果返回的数字是4,那么代表该工单分了4天生产。

未完待续……

0 阅读:0

职场计划有古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