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济卦《象传》

阳健 2025-01-25 09:24:04
未济卦《象传》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火在水上,未济”,这是未济卦的象。这和“水在火上”的“既济”不同。水在火上,中间是有隔离层的,没有直接接触;是我造就你、你造就我。张良、范蠡懂得保持距离,韩信、文种不明白这个道理,患难可相成,但富贵可以相害,一定要保持距离。“火在水上”就是各行其是,什么都不信,所以未济。

“君子以慎辨物居方”,这是《易经》最后一个卦的《大象传》,一样要很慎重,我们要从未济卦的失败中学到什么教训呢?那就是“辨物居方”,慎之又慎,谨言慎行,敬慎不败。从未济卦中要学的是“慎”和“辨物居方”,光“辨物居方”还不够。“辨物居方”指的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地方上的人物、事物,一定具有浓厚的风土民情特性,所以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那是分类的大原则,东方、西方不一样,南方、北方也不一样。在同人卦的时候,就希望能推动大家和平相处,以至世界大同。同人卦《大象传》称“类族辨物”,想“同人于野”,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风俗信仰、行为模式,都得下“类”的功夫,先“辨物”才有可能“同人”。

有物就有方的限制,方的问题除了地方,也包括方法。一个地方的人处世交友,大概都有一定的习性、特性。用哪一种方式——“居方”,决定着成败。这一次失败,可能是因为站错方了。所以在“未济”之后,就要痛定思痛检讨,下次就得调整,站在对的一方。还有,“居”也有固守的意思,用的是老套、失败的方程式,下次就得审慎考虑站在哪一方。这些都跟“辨物”有关,要下工夫研究、琢磨;要慎思明辨,把人事地的习性、方法、态度统统研究清楚,那么这一次的未济就没有白交学费,下一次就不会随便“居方”,会谨慎“辨物”。

“君子以慎辨物居方”落实到未济的卦象——“火在水上”,这是很值得探讨的,为什么跟“辨物居方”有关?因为火在水上,方位就错了,怎么可能成功;“水在火上”才可能成,还得思患而预防之。既济卦把火、水倒置,相反才能相成。可见,“居方”就是说,水、火都各有其方,后天八卦是离南坎北,先天八卦是离东坎西。火摆在水上,那就不可能成;水摆在火上,中间再搞一个间隔,那就能成。所以第一次的“未济”,发现“方”有问题,就要赶快调整,明辨水之为物、火之为物,还有它们对应的关系要怎么摆才能成,不能马虎。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