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北大,中国人都得竖起大拇指,毕竟这是咱们文科的最高学府!但如果一个北大中文系教授,还是博导,写出的东西千疮百孔,你会不会失落?
4月30日,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其实我也不知道他是谁,但感觉名片还是很唬人的,发了一条116字的微博。
这本没啥,如今喜欢吃网络流量饭的多了去了。
但尴尬的是,这条116字的微博写得实在有问题,语句不通、句式杂糅、缺胳膊少腿、前言不搭后语的毛病,全都犯了个遍。有较真的网友给他批改了一下,竟然有12处毛病之多!
一个靠中文吃饭的顶尖学府的教授和博导,竟有如此高的错误率,正常人都会感到不解,甚至哑然失笑。所以,有网友调侃:水平和我差不多嘛!
但这并不算高潮,更奇葩的是,这个教授博导随后又连发两条微博:一是觉得这很光荣,你们越传播我越开心;二是觉得微博就一百多字,有点问题不正常吗?你们都吃饱没事干白操心了!
本来,我只是嘲笑一下,现在,我却觉得有喷一喷的必要了!
按照这个教授的逻辑,网络就是随心所欲,想哪儿写哪儿,用得着那么斟酌推敲吗?
这个逻辑其实是个伪逻辑,看对谁说,如果用在北大教授的身上,那就是混蛋逻辑!
想要随心所欲,你可以发朋友圈,可以写流水账日记,覆盖面一点点,就是通篇错别字,估计也没几个人搭理你。但把它发在微博上,就有点不妥了。
这个教授目前有多少粉丝?920万!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几百万的人,能这么随心所欲?
犹如办了个报刊,面对众多读者,连一颗敬畏的心都没有,这不是连最基本的职业道德都没有吗?
况且,发微博的目的是啥?不是顾影自怜,而是要圈粉、要赚流量钱!一个中文系教授,靠不及格的东西来赚流量,这和网红卖丑有啥区别?
最关键的是,打着北大学府的认证,出着狗屁不通的语句,这不是给北大抹黑吗?到底是你水平有限,还是北大就这水平?
一句话:到底是这样的教授不行,还是北大都是这样的教授?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了就改呗,又不是大错,网友指出来,虚心接受就是,现在一边觉得不算啥,一边大声吆喝快来看啊,这不是不要脸吗?这还配为人师吗?还能继续站在最高学府的讲台上吗?
别忘了,自古以来,骨气和脸面,从来都是知识分子的代名词啊!
发酵之后,我去翻了翻这个北大教授的微博,果然,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看了看920万粉丝量,再看看寥寥无几的互动评论,我觉得也可以理解:粉丝,都是假的!
也许,正因如此,这个北大教授才破罐子破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