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西周风云,领略古代辉煌

初冬暖阳 2024-11-21 15:28:27

1. 周族起源与发展

周的先祖后稷重视农业发展,带领周人进入农耕时代。后稷,即弃,其母姜嫄踩巨人脚印怀孕生下他。弃精于农作,种出的谷物又大又好看,还精通观测星辰以掌握播种时节。在弃通过 “弃子仪式” 的考验后,被认为是神异人物,长大后在部族中有很高威望,此后多代周族首领都称后稷。

弃之后周族出名的首领是不窋,以善于开挖窑洞著称。当时周族迁徙,不窋的窑洞挖掘能力解决了部族居住问题。不窋之后的公刘率领周族迁徙到豳,考察当地地势,发展农业生产,为周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公刘之后传九世到了公亶父,周族势力已有很大发展。公亶父将周族迁至岐山之阳的周原,在这里进行大规模建造,包括民众居室、宗庙及其附属建筑等。周族迁徙到周原后蒸蒸日上,为周文王时期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公亶父将周族迁至周原后,长子太伯留在豳建立虞国,次子虞仲到岐山西北地区开拓新势力。

2. 文王奠基

周文王在军师姜尚辅佐下,开始 “翦商” 准备。周文王曾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周人以宝马、美女贿赂商纣,才使纣王释放文王。文王归国后,一方面倡导发展生产,制定 “有亡荒阅” 之法律,搜捕逃亡奴隶,增强周族实力,使周国附近一些部落归附;另一方面进行武力扩张。周国首先讨伐西方犬戎及密须等小国,以固后方,接着东伐耆国、邘国,最后伐崇国,深入到商朝势力范围。周文王还曾灭密须筑灵台,以 “密人不恭,敢拒大邦” 和吊民伐罪为由,整军誓师出征密须国。传说文王在征伐密须国时天空出现彩虹,密须国国人认为名主将至,便将国君捆绑交给周文王。文王伐密告捷,回国途中筑灵台,祭苍天,安黎民,举行只有天子才能举行的祭天仪式。文王完成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后,迁都丰京。虽文王在灭商路途中去世,但为周灭商及周朝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武王灭商

武王九年孟津大会诸侯,结成同盟共同讨伐商纣。周武王以姜尚为帅,发兵五万渡过黄河东进。大军到了盟津,八百诸侯也率兵前来助战,武王在盟津举行誓师大会。武王自称太子姬发,表示遵从父亲文王的命令对各部落进行讨伐。武王认为自己不聪明,是由先祖留下的功德之臣得以辅佐,继承先祖的基业,制定奖罚措施,只是加以巩固。武王宣布起兵,太师姜尚下令,集合所有部下上船,迟到者会被斩首示众。武王渡过黄河,船行驶到河中,有白鱼跳进他的船中,武王俯身拾起来祭祀。过河之后,有团火从天而降,落在武王的棚顶上,凝固成红色的乌鸦状,降落时发出轰隆隆的声音。此时,不约而同前来盟津集合的诸侯有八百多人。诸侯都赞成讨伐纣王。武王认为应当顺从天命,时机还不成熟,便班师返回。

武王十一年,武王听说纣王日益昏乱暴虐,杀害王叔比干,囚禁兄长箕子,大师疵、少师彊抱着他们的乐器前来投奔周。于是武王决定再次出兵伐商。周武王亲率战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以及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周军抵达孟津,与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部族会合,联军总数达 4.5 万人。联军冒雨继续东进,从汜地渡河水后,兼程北上,至百泉折而东行。27 日清晨,在牧地,周武王庄严誓师。周军将士们士气大振。

随后,周军与商军在牧野交战,过程中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二、西周的辉煌成就

1. 经济成就

西周时期在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1)农业发展:锋利的青铜农具在西周时期得到普遍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休耕制逐渐代替了抛荒制,土地利用率显著提高。田间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例如以火烧法防治病虫害,标志着新的管理水平。农作物品种增多,除了传统的黍、稷,粟、梁、麦、稻等也有了一定的种植规模。耕地划分上中下三等,不同等级的田地采用不同的开垦方式,提高了种田积极性和土地利用率。周朝还设置地官司徒专门管理田地与农业生产。

(2)手工业进步:青铜铸造业在西周分布广泛、效率高且技术不断改进。一模翻制数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后期青铜器的器壁由厚重变为轻薄,纹饰也由繁缛趋向简朴,器壁上刻铸的铭文十分普遍,篇幅也逐渐加长。陶器业采用快轮法,早期以红色粗泥绳纹陶为主,主要器皿有鬲、簋、豆、鼎等;晚期以泥质素面陶为主,器类以鬲、甑、豆、盂、罐、瓮为常见。原始瓷片制作接近瓷器,漆器制作普遍精美。家蚕饲养在西周时期已较为普遍,纺织成为副业。同时,西周人还掌握了池水沤麻法。

(3)商业兴起:商业在西周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部门,但由官府垄断。官府设有质人之官管理市场,商贸品种多样,有奴隶、牛马、兵器、珍异等。货币以贝为主,计算单位为 “朋”,一朋约为 5 贝。除了天然贝壳外,还有玉贝、陶贝、石贝及骨贝。青铜器也成为可以流通的货币,使用单位称为 “寽”,一 “寽” 相当于一朋半,价值较高。西周前期的商业贸易受到政府的严格监控,到了中后期,由于私有观念的发展,商业贸易渐渐超出了官府的控制范围,如民间的物物交换也十分频繁,“抱布贸丝” 就是生动的写照。此外,西周中期,属于公有制的田地在贵族间也出现了买卖。

2. 文化成就

西周在文化方面也有着辉煌的成就。

(1)礼乐制度: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礼仪和音乐有严格区别。祭祀天神、地示、山川以及两君相见、诸侯设宴等不同场合,所用音乐、乐器都不同。天子祭祖用的《雍颂》,士大夫不能用。当时可以看到 “六代乐舞”,即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韶》、禹时的《大夏》、商时的《大濩》、周时的《大武》。西周所用雅乐的歌唱部分均属于《诗经》中的《周颂》、《大雅》和《小雅》。西周还兴办了音乐机构 “大司乐”,在音乐方面系统地训练贵族子弟,以乐德、乐语、乐舞教授国子,以《六乐》防民之情,而教以和。

(2)五行与《周易》:西周末年出现对 “五行” 的认识,《尚书・洪范》把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称为 “五行”,并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儒家经典五经之首的《周易》就是在西周时出现的,其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武术、炼丹、养生、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心理、伦理、军事、卜筮、堪舆等诸多方面。《周易》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弥久而不衰。

(3)文字与文学:西周流传下来的甲骨文与青铜铭文,与商代基本相同,但西周时期出土的器物较多,铭文的篇幅也较长,成为金文的主要部分。较长篇幅的西周金文的代表是岐山出土的有近五百字的毛公鼎,记述了关于西周的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史实,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通过这些文字,更加丰富了后人关于西周社会历史研究的内容。西周时期是中国古文字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3. 政治制度成就

西周在政治制度方面有诸多创新。

(1)分封制:王室子弟和功臣被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封国内有世袭统治权,可以管理领地内的人民和土地,建立军队。同时,诸侯也有对天子的义务,如定期朝贡、随天子出征等。

(2)宗法制: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建立世袭统治。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形成了以家族为单位的统治结构。这种制度起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例如确定了各级贵族的世袭嫡长子继承制,明确了姓氏名字制度,规范了婚姻制度等。

(3)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度,道路和渠道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向周王交贡赋,庶民在领主的土地上劳作。

(4)礼乐制:规范贵族身份地位,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有严格要求。规定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礼,不同的礼仪用于不同的场合,体现了等级差异。

(5)世卿世禄制: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袭卿位和禄田,保证了贵族的地位和财富传承。

三、西周的重大事件

1. 武王伐纣

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在牧野之战中以少胜多,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周朝的始祖后稷重视农业发展,为周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周族势力不断壮大。商纣王为遏制周族发展,将周文王囚禁于羑里。文王回国后,整顿吏治,不断向外征伐扩充领土。

武王九年孟津大会诸侯,结成同盟共同讨伐商纣,但认为时机不成熟班师返回。武王十一年,武王听说纣王日益昏乱暴虐,决定再次出兵伐商。周武王亲率战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以及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周军抵达孟津,与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部族会合,联军总数达 4.5 万人。联军冒雨继续东进,从汜地渡河水后,兼程北上,至百泉折而东行。27 日清晨,在牧地,周武王庄严誓师,周军将士们士气大振。

随后,周军与商军在牧野交战。商纣王以 70 万人迎战周军,但其军队中大部分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从东夷捉来的俘虏。在战争中,奴隶们在胶鬲的带领下突然倒戈,配合周军攻打商军。最终,商军土崩瓦解,周军占领商都,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武王伐纣胜利后,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成为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的开端,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及文化方面的影响极其深远。

2. 三监之乱

武王灭商后采取 “以殷治殷” 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派管叔、蔡叔、霍叔监视。武王病逝后周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疑忌,武庚拉拢他们发动叛乱,后被周公东征平定。

周武王建立周朝时,为了有效管理殷商旧地,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为诸侯,统治殷商遗民,并且安排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别驻守在殷商王畿的邶、鄘、卫三国,以便监视武庚及殷商遗民。然而,两年后,周武王身患重病去世,其子周成王姬诵年幼,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霍叔的不满。他们认为周公旦有篡夺王位的野心,而根据当时兄终弟及的继承原则,管叔认为自己是周公旦的兄长,才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

管叔、蔡叔、霍叔先是散播流言,说周公旦要将周成王取而代之,一时之间,周朝统治阶层人心浮动。之后,他们又串通武庚,联络一直是殷商盟友的东方诸侯,包括淮夷、徐、奄、丰、薄姑等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武装叛乱,史称 “三监之乱”。

“三监之乱” 爆发后,周公旦决定用武力镇压叛乱。他先说服了召公奭及其他周朝的贵族,平息了流言,安定了内部。之后决定用武力镇压叛乱,遂用周文王遗留下来的大龟占卜,得到了东征的吉兆。周公旦率领东征大军,采取了逐个击破的平叛策略。首先从北路进军,讨伐管叔、蔡叔、霍叔以及武庚的叛乱军队;胜利后,再讨伐奄、薄姑等国,控制了从中原通向山东的主要交通线;之后,从南路进军,讨伐徐、淮夷等国。经过三年的艰难奋战,终于全面平定了叛乱。

周公旦诛杀管叔,流放蔡叔、霍叔,武庚北逃。为了从根本上防止此类叛乱的再次发生,周公旦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首先,他将周朝的宗室功臣分封至齐、鲁、卫、晋、宋等国,使周朝的统治力量遍布全国;其次,他将原来殷商残留的势力分散到各地,比如将原殷都内的大部分殷商遗臣贵族迁移到洛邑成周,将殷民六族迁移到鲁国、殷民七族迁移到卫国、怀姓九族迁移到唐国等。另外,周公旦决定分设东西两都,将原来的国都丰镐作为西都,称为 “宗周”,并且在洛邑营建一个新的都城,作为东都,称为 “成周”。

3. 厉王出逃

周厉王推行不得人心的政策,将山川渔泽之地变为国君独享,还派巫师监视国人,凡有谈论国事者杀之,最终导致国人反抗,将其赶出镐京,客死他乡。

周厉王在位初期,也想有一番作为,于是不断发动征战,征讨那些不肯臣服的方国。可是打仗要花钱的,频繁的战争影响了周朝的财政收入,于是周厉王开始任用一些为他 “牟利” 的大臣。最受周厉王重用的人是荣夷公,他被任命为卿士,并且推出了行 “专利” 的政策。所谓 “专利” 政策指的是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谋生。

周厉王的举措遭到了一些正直大臣的反对,比如说芮良夫,他认为 “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荣公若用,周必败也。” 但周厉王根本不听芮良夫的话。

由于周厉王的倒行逆施,引发了国人的不满,他们纷纷议论天子的过失。召穆公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向周厉王劝谏:“民不堪命矣。” 周厉王大怒,让卫国的一个巫师让他监督那些议论的人,“以告则杀之”。这样一来,那些议论朝政的人逐渐减少了,与此同时各个诸侯国也不来朝见周天子。到了公元前 845 年,周厉王的政策更加严苛了,国人谁也不敢再说话,他们在路上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

周厉王很高兴,觉得自己找到了方法治百姓,当时的大臣召穆公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说道:“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周厉王又没听召穆公的话,依然我行我素,于是 “国莫敢出言”。几年后,人们再也无法容忍周厉王的暴行,最终拿起武器进行反抗,人们冲击了王宫。周厉王闻讯后,再也无法控制局面,他仓皇出逃,狂奔八百里,逃到了彘地(今山西霍县),最终客死他乡。

4. 烽火戏诸侯与西周灭亡

周幽王昏庸无道,宠爱褒姒,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后来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标志着东周开始。

周幽王宫湦继位后,十分宠爱妃子褒姒,为她废除王后申后与太子宜臼。因褒姒天生不爱笑,幽王为逗她发笑,便故意点燃烽火,让入京勤王的诸侯扑空,褒姒果然开心大笑。周幽王见此便经常点燃烽火,戏耍诸侯,几次过后诸侯见到烽火点燃也不再相信。

周幽王又为了褒姒废除了申后和太子,申侯为此大怒,于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 771 年)联合缯国、西夷犬戎一起攻打周朝。见到联军入侵,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前来救驾,然而诸侯都没有派救兵襄助,周幽王因此兵败。周幽王被犬戎军在骊山脚下杀害,褒姒也被其俘获,犬戎拿走了周朝的所有财宝然后离去。西周至此灭亡。

诸侯得知后,向申侯靠拢,他们共同立周幽王的废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周平王即位后,为躲避犬戎的侵袭,将国都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