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家四将在《封神2》里变成了傻大个,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电影里他们就知道吼来吼去,跟原著里那个聪明能干的样子差太远了。这么一改编,观众都不乐意了,觉得编剧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魔家四将在《封神演义》里可不是啥傻大个。他们是商纣王手下的得力干将,当的可是佳梦关总兵呢。能当上这么高的官,脑子肯定不笨。他们个个都有两丈四五的身高,按现在的标准算,得有五米左右吧。这么高的个子在封神里虽然不是最高的,但也是数一数二的了。不过他们打仗靠的不是身高,而是各自的法宝。
魔礼青有把青云剑,魔礼红拿着混元伞,魔礼海手里是碧玉琵琶,魔礼寿带着个花狐貂。这四件法宝可不是普通货色,威力大得很。有人说这四件法宝正好对应风调雨顺四个字,青云剑对碧玉琵琶对狐貂种说法挺有意思的,不过在原著里没提过,可能是后人瞎编的吧。
魔家四将在原著里可是相当厉害的。他们第一次出场就用法宝杀了西岐一万多人,把姜子牙吓得不轻。更厉害的是,他们还会把四件法宝组合起来用,威力更大。要不是元始天尊出手相助,西岐城就让他们给毁了。他们围困西岐两个月,把西岐折腾得快没粮食了。姜子牙被他们搞得焦头烂额,这可是所有攻打西岐的人里最难对付的一拨。
后来阐教的仙人们看不下去了,就想办法帮西岐。道行天尊派人给西岐送粮食,这样就不怕被围困了。玉鼎真人让杨戬去偷他们的法宝,结果杨戬真把花狐貂给毁了,还偷走了混元伞。最后清虚道德真人派黄天化下山,把魔家四将给杀了。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魔家四将就这么被收拾了。
魔家四将虽然厉害,但最后还是难逃一死。等到姜子牙封神的时候,他们被封为四大天王,但不是在天庭当差,而是去了西方教。他们的职责是辅助西方教的典籍,掌管地水火风,保护国家安民,还管着风调雨顺。这差事听起来挺厉害的,不过到了《西游记》里,他们的地位就变了。
在《西游记》里,魔家四将变成了天庭的门卫,分别看守东南西北四个天门。这变化可真够大的,从西方教的大佬变成了看门的。有人猜是不是他们在西方教混得不如意,就跳槽去天庭了。也可能是玉帝手下缺人,暂时借他们用用。反正这事儿挺让人费解的,也没人能说清楚是怎么回事。
《封神2》把魔家四将改成傻大个,这事儿让不少人不高兴。原著里他们可是又聪明又厉害的角色,怎么到电影里就成了只会吼叫的傻子了有人说这是为了迎合观众口味,搞点喜剧效果。但是这么改编,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把智慧和力量并重的角色变成纯粹的莽夫,这不是糟蹋原著吗
其实仔细想想,魔家四将在原著里的形象,挺符合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文武全才理念的。他们不仅有超强的武力,还有聪明的头脑,能文能武。这种角色设定在古代小说里很常见,反映了人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但是在现代影视作品里,可能编剧觉得这种角色不够鲜明,所以就把他们简单化了。
魔家四将从《封神演义》到《西游记》,身份变化挺大的。这其实反映了中国神话体系的复杂性和流动性。在不同的故事里,同一个角色可能有不同的身份和地位。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不同时期的作者有不同的创作意图,也可能是因为人们对这些神话人物的理解在不断变化。
比如说,魔家四将在封神里是反面角色,但到了西游记里却成了天庭的守卫。这种身份的转变,可能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善恶观念的变化。在封神的故事里,他们是要被消灭的敌人,但在后来的故事里,他们已经被纳入了正统的神仙体系。这种变化挺有意思的,让人不禁思考古人是怎么看待这些神话人物的。
有人说魔家四将其实象征着自然界的四种力量。他们的法宝对应风调雨顺,这可能不是偶然的。在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既敬畏又崇拜,把这些力量人格化成各种神仙。魔家四将可能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他们强大而难以控制,就像自然力量一样。
这种解读挺有意思的。如果按这么想,魔家四将的形象就不仅仅是神话故事里的角色,还承载了古人对自然的理解和敬畏。他们的法宝能操控风雨,这不就是人们希望能掌控自然的愿望吗但是在故事里,这种力量最终还是被更高级的神仙所制服,可能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态度:既想控制,又知道有更高的力量在主宰一切。
魔家四将从封神到西游的身份变化,其实也反映了不同时期宗教观念的变化。在封神的故事里,他们是要被收服的妖魔,最后被封为西方教的神仙。到了西游记,他们又变成了天庭的守卫。这种变化背后,可能是道教和佛教地位的此消彼长。
封神的故事里,道教占主导地位,所以魔家四将被收编到西方教(可能指的就是佛教)。但到了西游记的时代,佛教已经很兴盛了,可能作者就把他们安排到了天庭,显示天庭(代表道教)的地位。这种变化挺有意思的,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宗教格局的变迁。不过这只是一种猜测,具体是怎么回事,可能得问问研究这方面的专家才知道。
看了《封神2》对魔家四将的改编,不禁让人思考影视改编应该怎么做。把原著里智勇双全的角色改成傻大个,这改编是不是太随意了点当然,创作者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对经典的改编,是不是应该更尊重原著一些
其实改编神话题材挺难的。一方面要尊重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要迎合现代观众的口味。这需要创作者有很高的水平,既能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用现代人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像魔家四将这样的角色,其实蕴含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果能好好挖掘,应该能创作出既有深度又有趣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