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经脉学说的权威、客观解读

金东文化 2024-05-12 10:27:20

【转帖】经脉学说的权威、客观解读

——廖育群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说:

经脉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所独具的内容,其实质可以说是对人体神经系统以外的一种传导现象的描述。这个无法用形态解剖加以证实,但又被众多客观现象证明确实存在的传导系统——经脉学说,……

在现知最早对这种传导系统进行记述的文献——马王堆出土医书中,仅仅是称之为“脉”,且其内容亦只有后世称之为“经脉”的“主干”部分。至今本《黄帝内经》成书时,这个传导系统的内容已大为丰富,出现了构成经与经、经脉与器官间广泛联系的“络脉”,因而“经络”一词才成为这一学说体系的通用名称。但其概念的实质仍旧是“脉”。

众所周知,经脉是不能直接看到的。但在《黄帝内经》成书及以前的时代,医家尚未认识到这一点。《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还说:“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有关这种经脉可见性的描述见于该书许多篇节中,如“经脉败漏”(《痈疽》);“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血络论》;“用针者,必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刺节真邪》)等。可见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脉”是可见的,而且上引各句指的都是血管。

此外,在《灵枢·寒热》中又说:“寒热瘰疠在于颈腋者……浮于脉中,而未内著于肌肉,外为脓血者,易去也。”这里的“脉”应是指淋巴管而言。

所以,尽管经脉循行描述的是一种不可见的传导系统,但是人们对“脉”的理解却是将其等同于可见的脉管系。在这些管道中运行着气血,这就是“脉”的功能:“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灵枢·决气》)。《汉书·王莽传》称:“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实实在在地说明当时对于感觉到的经脉感传现象与解剖可见的脉管系统未能加以区分。由于对动脉、静脉、淋巴管的形态与功能缺乏真正的了解,所以统称为“脉”。将刺络时“血出而射”(刺中小动脉),释为“血气俱盛而阴气多”;将“血少黑而浊”(刺中小静脉),释为“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灵枢·血络论》)。同时因为当时的解剖技术尚未达到剥离脉管系的水平,所以不可能全面认识到人体脉管系(血管系统与淋巴管系统)的真实面貌。在初步的解剖水平基础上,将所看到的和感觉到的揉合在一起加以论述,误以为这些管道的干支及其连续就是深而不见的“十二正经”。所以才说大的经脉是“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而不是没有可见之物。

这种错误的概念持续达千年之久,直至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人们对解剖可见的脉管系有了真正的了解,才认识到血管与经脉体系不是一回事。脉、经脉、经络等中国传统医学的概念定义才被重新规定。然而这些定义所代表的乃是当代中医学,并非古代中医学。

考察经脉学说起源于何时,以及在整个先秦时期的发展状况是十分困难的。但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大致可以认为在战国中期这种学说已经出现。首先,马王堆汉墓发现的经脉著作虽墓葬年代已是公元前168年,但毕竟属西汉早期,且这些著作的撰写年代无疑要向上推移;另外,《史记·仓公传》所言得公乘阳庆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之事等,均提示秦火不焚的先秦医学著作中很可能包含有经脉类的著作。……最为重要的是先秦医家扁鹊(秦越人)在脉学诊断方面的成就,以及有关“脉气”循行的论述。这些内容在成书于汉代的医学著作,如今本《黄帝内经》《难经》及晋代王叔和所撰《脉经》中均有所保存,可以推知先秦医家对于经脉的认识。

然而由于经脉学说产生的特殊性——无法用经验积累的一般规律加以解释,以及早期文献在涉及医学问题时几乎均未说到经脉的问题,可知这种学说不会产生在战国以前的较早时期。……由于经脉学说的产生难于以针刺疗法中的偶然发现为由加以解释(马王堆出土的经脉著作中只有经脉循行、主病与灸法的记载,未见言及腧穴与针法),因而当代的研究者推测经脉传导现象的发现可能与“气功”等反观内视的实践活动有关(韦以宗,中国骨科技术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3年,第33页)。结合《史记·扁鹊传》所言:“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癥结”,以及“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观之,经脉学说的产生,与扁鹊(秦越人)这一早期医学流派应具密切的关系,但在先秦时期流传尚不广泛。进入汉代以后,经淳于意等人的传播,特别是在今本《黄帝内经》成书之后,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不仅对于针灸疗法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而且是医家赖以了解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区分成若干系统,并据此认识疾病性质、制订相应治疗方案的理论依据。

附:廖育群部分著作如下

1 阅读:24

金东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