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大多情节简单,通俗易懂,甚至有些故事寡淡如水,让人读了就忘,但金庸的故事却如一壶老酒,让人越品越香。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金庸的故事就会让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比如《神雕侠侣》中,那郭二小姐郭襄的故事就值得细品。
(郭襄、郭靖剧照)
儿时看郭襄是处处都好,不理解金庸为何要让这聪慧可人的小妮子最终以悲剧收场,长大后再读原著,却有了截然不同的理解,而郭襄不得善终也纯粹是她咎由自取。
一、聪慧可人的郭二小姐
《神雕侠侣》书名中的那对侠侣指的是杨过与小龙女,但顺着原著剧情读下来,其实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人物,其实是郭靖的两个女儿,前半段的故事中,郭芙斩断杨过一臂,以冰魄银针打伤小龙女都是剧情的重要转折点,而“十六年后”的剧情则多半由郭襄的视角展开。
也正因为郭氏两姐妹都有不俗的戏份,她们自然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那大姐郭芙刁蛮任性,甚至有些无脑,她的存在便会让郭襄看起来格外可爱。
郭襄初次在风陵渡口登场时,就展现了与姐姐截然不同的脾性,那郭芙是看谁都不爽,对江湖人士也很是嫌弃,只是与人发生言语冲突,便傲慢地说出“你算什么东西”,属于是典型的仗势欺人的行为,若没有郭靖、黄蓉撑腰,她又算什么东西呢?
(郭襄剧照)
而郭襄则不同,她不仅与那些江湖客打成一片,甚至还主动将自己的贴身饰物当了换酒分与众人痛饮,她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豪爽,很难让人不喜欢。
接着她与杨过一同调解了周伯通、瑛姑、一灯大师以及裘千仞的旧怨,那些前辈高人就没有一个不喜欢她的。
杨过给了她三枚金针,她许下的那三个愿望也将她的纯真一展无遗,第一个是让杨过揭下面具,第二个是让杨过为自己庆生,第三个则是让杨过不要亲生,足见她的心中除了杨过,还是杨过。
如此可爱又痴情的小妮子,如何不值得一个好的结局?她就该与杨过走到一起才是。
然而金庸却没让故事向读者预想的方向发展。
二、悲剧收场
第三次华山论剑结束之后,杨过虽得了“西狂”之名,但他却对这虚名毫无兴趣,他只想与小龙女携手退隐,不再插手江湖之事。
至于郭襄,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杨过夫妇携手走下华山的背影。
原著结尾的这段描述当真是悲凉至极:“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啊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正是:‘秋风清,秋风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尽管杨过在下山之前是答应郭襄“日后你如有何为难之事,虽无金针,仍可来要我为你办到”,但后来的杨过却食言了,郭襄寻遍五湖四海,也没能再见郭襄,或许杨过也是不愿耽误郭襄吧。
只是郭襄不知道,属于她的悲剧才刚刚上演,寻不到杨过绝不是让她最意难平的事。
后来郭靖夫妇在襄阳以身殉城,连弟弟郭破虏也没能幸免,那屠龙刀也下落不明。
(郭襄、张三丰剧照)
郭襄的后半生一直都致力于寻找屠龙刀的下落,奈何江湖何其大,天下何其大,那宝刀总与她失之交臂。
后来不知又过了多少年,郭襄便早早撒手人寰了,之所以说她是“早早撒手人寰”,是因为与她同期出道的张三丰仍屹立于武林之巅,而她却早已沦为枯骨。
所以回到开篇提到的那个问题,金庸为何要赐予郭襄如此凄惨的结局?
当你年过三旬,再回头看郭襄的经历,就知道她坏在哪了。
三、自毁贞洁
郭襄率真、可爱,还通情达理,确实是值得交的朋友,但潇洒霍达和轻浮的边界在哪?她似乎不太清楚。
当初她在风陵渡口遇上杨过之后,便与杨过一同为史家兄弟去讨要瑛姑的九尾灵狐了,接着便是他们一同调解周伯通、一灯、瑛姑旧怨的故事。
从表面来看,郭襄是做了件好事,但你若是站在郭靖和黄蓉的视角来看,这故事就完全变味了。
后来郭芙就将此事说给了父母听,你看郭靖夫妇是何反应?
原著道:“郭靖吃了一惊,忙问端的。郭芙当下将郭襄在风陵渡随一个不相识的江湖豪客出外、两日两夜不归之事,加油添醋的说了。郭靖这些日来正为军务紧急,忧心国事,甚为焦虑,听大女儿这么一说,怒气暗生。”
小女孩和陌生男子外出两日不归?谁家女儿做出这种事,父母不想打断她的腿?
而这还不是最过分的。
后来她又为了寻找杨过私自外出,乃至被金轮法王擒去,成了人质。
(郭襄、金轮法王剧照)
事情只发展到这一步,也没什么,那是她自己选择的命运,即便最终被杀,也还体现了她作为大侠之后的英勇。
可她千不该万不该拜金轮法王为师。
当郭襄即将被烧死的时候,那金轮法王不忍看爱徒身亡,良心未泯的他便出手救下了郭襄,自己却被那火柱压住,最终气绝身亡。
金轮法王本来也非恶人,只是立场与中原群雄不同,只是他最后提出让郭襄叫他一声“师父”的请求难免让人误会。
襄阳百姓和襄阳守军都看到了,郭襄称呼蒙古国师为师父,这件事她该如何解释?
莫不是她被擒去当人质是因为她勾结了蒙古人?
郭襄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郭襄、郭芙剧照)
其实早在之前,郭靖就已经放弃这女儿了,他得知郭襄被擒时,就说过一句:“郭襄这小娃儿成日闯祸,倘若过儿有什么好歹咱们心中何安?让这小姑娘给蒙古兵烧死了干净。”
是啊,读者看到郭襄的好,都是表面,若站在郭靖夫妇的角度来看,这女儿与陌生男人厮混,与蒙古国师关系不清不楚,当真是胡来。
可以说郭襄是亲手毁了自己的清白,她是看似洒脱,实则轻浮,长大后再读这段剧情,金庸没让郭襄善终,其实是合情合理的。
小编的解读绝大部分都是你在臆想。要知道在原著中,郭襄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她的单纯只是充满了好奇和对江湖的向往。也就是说她生在“罗马”却还在寻找“罗马”。这从另一方面来说,又何尝不是郭靖黄蓉夫妇失职?从郭芙和郭襄的心性比较来看,郭襄无疑比郭芙要好一千一万倍。而且郭襄作为峨眉的开派老祖,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至于你那标题,在文章中根本没有事实体现,只是哗众取宠误导别人,简直就是垃圾!!!
没啥依据全凭推测猜想
z z s g d s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