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即将迈入第四个年头之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的一场论坛上扔出一枚“政治炸弹”——他首次公开表示,若辞职能为乌克兰换取和平,他愿意离开总统职位。然而,这番看似悲壮的宣言背后,却暗藏着一场复杂的国际角力。
2月23日,泽连斯基在回应记者提问时抛出两个关键信息:一是宣称已制定2024年结束战争的计划,二是提出可将辞职作为谈判筹码。他强调:“如果我的离开能确保乌克兰加入北约,我愿意这样做。”此言立即引发全球关注,却也招致俄罗斯的强烈反弹。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直言:“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俄罗斯的红线,任何此类交易都不可接受。”
事实上,泽连斯基的提议被广泛视为缺乏诚意。俄罗斯始终将阻止北约东扩视为核心安全诉求,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曾明确反对乌克兰入约。分析人士指出,泽连斯基选择此时表态,更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政治危机铺设退路。
更深层的矛盾源于泽连斯基的任期合法性争议。根据乌克兰宪法,总统任期为五年,泽连斯基本应于2023年5月卸任。然而,他以“战时状态”为由推迟选举,引发国内外对其“无限期掌权”的质疑。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近期在沙特与俄方会谈后,公开称其为“未经选举的独裁者”,而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则透露,基辅或将于今年10月26日举行大选。
面对压力,泽连斯基正试图重塑公众形象。他高调宣布停战方案,强调“必须由本届政府结束战争”,并多次在公开场合展现“愿为和平牺牲”的姿态。基辅政治评论员奥列克西指出:“这是典型的危机公关——当军事胜利无望时,转向塑造‘和平缔造者’人设。”
泽连斯基的处境因美俄秘密谈判而更加微妙。近期两国在沙特举行的会谈中,美国被曝已接受“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作为停战条件之一。与此同时,白宫对基辅的援助持续缩水,2024年军援额度同比骤降85%。
失去西方全力支持的泽连斯基,正面临三重困境:战场上的僵局难以突破,国内反对派加紧逼宫,美俄谈判架空乌克兰话语权。前外交官瓦西里警告:“总统的‘辞职筹码’实为权宜之计。若真举行选举,他可能面临政治清算。”
俄乌冲突三周年当天,基辅街头既有反战民众高举“停止流血”标语,也有激进民族主义者呼吁“战斗到底”。在这场撕裂国家的战争中,泽连斯基的“辞职宣言”或许已预示结局——无论主动退场还是被迫离开,他的政治命运都将与停战协议深度绑定。
而对于乌克兰民众而言,更迫切的问题或许是:当大国博弈的硝烟散去后,这个国家能否真正走出战争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