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车展上,一位身穿花棉袄、手举卤鹅腿的重庆网红卤鹅哥,以投喂360创始人周鸿祎的戏码冲上热搜。他高喊着“红衣大叔,给个面子”,试图将油光发亮的鹅腿塞到周鸿祎手中,却遭对方婉拒:“我不吃了,咱们握个手吧!”
这场仅20秒的拉扯,引发全网热议。评论区两极分化:有人赞他为家乡拼命,更多人骂他蹭流量无底线。卤鹅哥的土味营销,究竟是文化自信还是人设崩塌?
一、卤鹅哥的流量密码:从追星甲亢哥到强喂周鸿祎
卤鹅哥的走红,始于他对另一位国际网红甲亢哥的疯狂追随。他曾自费追遍甲亢哥在中国的五站行程,靠投喂卤鹅、方言互动等土味操作成功出圈,甚至被重庆官方奖励10万元,成为家乡代言人。
争议点:同一套路,为何从励志变反感?
●初次成功:真诚与新鲜感卤鹅哥早期行为被解读为草根逆袭,他用方言和卤鹅传递地域文化,网友称其真实有烟火气。
●复刻失败:过度消费与套路化此次强喂周鸿祎,被指复制粘贴式营销。网友吐槽:追完甲亢哥追红衣大叔,下次是不是要堵马斯克?当为家乡代言变成为流量硬蹭,公众的包容度迅速耗尽。
二、周鸿祎的高情商回应:一场互联网大佬的危机公关课
面对卤鹅哥的突袭,周鸿祎的应对堪称教科书级别:
1、幽默化解尴尬:以手油为由拒绝投喂,转而握手,既保全对方面子,又避免卫生争议。
2、承诺未来互动:去重庆一定拜访的回应,既展现亲和力,又为后续合作埋下伏笔。
3、反向营销契机:周鸿祎借势提到360产品,被网友调侃比卤鹅哥更懂流量。
企业家的网红化需平衡人设与边界。周鸿祎的接地气与卤鹅哥的越界感,形成鲜明对比。
三、土味营销的生死局:要流量还是要体面?
卤鹅哥事件折射出网红经济的深层矛盾:
1、文化输出VS低俗炒作土味营销本可成为地方文化破圈的利器,但若一味追求猎奇(如强喂、夸张表演),反而消解文化价值。
2、短期流量VS长期口碑网友直言:第一次是创意,第二次是套路,第三次就是讨人嫌。过度依赖单一模式,终将反噬IP生命力。
3、个人利益VS公共利益有重庆网友痛心:他打着家乡旗号博眼球,实则在抹黑城市形象。地域营销需慎用代表身份。
四、爆款启示录:网红经济如何破圈不翻车?
1、创新迭代:拒绝一招鲜吃遍天案例:李子柒靠美学叙事持续输出文化价值,而非依赖单一事件营销。
2、用户洞察:读懂审美疲劳信号当评论区出现适可而止呼声时,已是转型预警。
3、社会责任:流量之上需有价值观如央视点评:网红经济不是审丑经济,需守住底线,传递正向价值。
结语:流量狂欢后,谁在裸泳?
卤鹅哥的争议,本质是网红经济野蛮生长的缩影。当黑红也是红的投机心态泛滥,公众终将用脚投票。真正的爆款,从来不是靠强喂卤鹅或硬蹭大佬,而是用真诚与创新赢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