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罗力力从香港豪宅一跃而下的消息传出时,整个商界为之震惊。
这位34岁的女企业家出身显赫,母亲是成都地产大亨,父亲来自中医世家。
她从小接受精英教育,精通四国语言,28岁就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孵化平台。
在公众眼中,她是人生赢家的代名词——事业有成、交友广阔,连跳水皇后郭晶晶都是她的闺蜜。
但正是这样一个看似拥有一切的女性,却选择在产后五个月时结束了自己和女儿的生命。
警方调查结果出人意料:产后抑郁症。
这个结论让很多人难以理解,一个在商场上雷厉风行的女强人,怎么会因为"情绪问题"走上绝路?
但若细看罗力力生命的最后轨迹,那些被忽视的求救信号早已若隐若现。
2020年,罗力力在社交平台宣布怀孕时,字里行间充满喜悦。
但这份喜悦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苦涩——孩子的父亲在她怀孕后选择离开。
向来独立的罗力力决定独自抚养孩子,甚至在社交平台写下"单亲妈妈们,让我们团结起来"的宣言。
表面上看她坦然接受了这个选择,但好友透露,从那时起她的情绪就开始异常波动。
生育后,罗力力的社交账号依然充满温馨的亲子画面。
谁能想到,短短两个月后,这位看似幸福的母亲会带着婴儿纵身跃下高楼?
事后证实,罗力力确实曾因产后抑郁求医,但身边亲友都将其视为"暂时的情绪低落"。
罗力力的悲剧撕开了社会对产后抑郁认知的残酷真相,数据显示,我国约10-20%的产妇会经历产后抑郁,其中严重者可能产生自杀念头。
这种疾病绝非简单的情绪波动,而是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分娩后激素变化、新生儿带来的生活剧变、育儿责任的不平等分配等。
对罗力力而言,男友的离去使她失去了最重要的情感支持,而事业型女性向母亲角色的转变,完美主义性格与育儿现实的冲突,都在不断侵蚀她的心理防线。
令人痛心的是,类似悲剧时有发生。
心理学上的"扩大性自杀"现象解释了为何抑郁母亲会带走孩子——在扭曲的认知中,她们认为这是保护孩子免于未来苦难的方式。
即便是明星也难逃产后抑郁,袁咏仪回忆产后时期会因为丈夫无心的一句话痛哭;何洁曾陷入自我否定甚至想自杀。
这些经历打破了"有钱就不会抑郁"的迷思——物质条件无法直接治愈心灵的创伤。
罗力力的故事不该只成为一则令人唏嘘的新闻,财富与成就可以打造耀眼的光环,却填不满心灵深处的孤独。
唯有理解、包容与及时的专业帮助,才能为黑暗中挣扎的母亲们点亮希望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