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霍去病是比不上卫青的,卫青稳扎稳打,战绩会比较稳定,他的战绩是确定的。而霍去病打仗非常激进,前几次突然用这种战术确实有奇功,这体现了他军事天才的一面,但这种方式不能多次用,容易被防备而大败。不确定霍去病能否换战法也能继续打胜仗,这是他的不确定性,且霍去病只是个将领,带领分支部队作战,而卫青是将帅,统领全军布局,霍去病的战法明显不适合当将帅,是否有帅才未知,但看他性格,肯定没老成稳重的卫青适合。霍去病幸运在于没打多少次仗,就病死了,没机会体验失败,所以被后世传颂
其实两位都是天才的骑兵统帅,只是打法不同,一正一奇,卫青用兵 步步为营 正面硬刚,对后勤 物资兵力的需求极大,即使盛世汉帝国也难以为继,霍少用兵以奇为主,大迂回 大包抄,以战养战,杀伤敌有生力量,极大减轻了帝国的作战损耗,帝国双壁都是汉族大英雄,对外作战的典范,并无高下之分,
卫青是稳,霍去病是奇,奇兵可以把匈奴打败,但是要真正把匈奴征服要正面碾压,如果霍去病多活几年制衡卫青,汉武帝就会继续用卫青全面汉化草原,但是霍去病一死,汉武帝认为没有人制衡卫青就直接雪藏了卫青,导致丢失了汉化草原的机会
龙城飞将给卫青毛关系也没有。1.卫青带领1万骑兵偷袭龙城,战果700。连匈奴主力都没遇到,摸了一把龙城就跑了。龙城之战是卫青一生胜利战斗中战果最小的。而且龙城之战是汉朝一次失败战役中的小胜,只是武帝北伐的遮羞布,根本适合代表卫青。
2.《出塞》是典型的歌颂戍边将士的诗,卫青一生从未戍边,一直坐镇中央,根本不适合代表戍边将士。
3.唐朝之前,也从来没有用“飞将”指代卫青的文学用法。
4.下一句“不教胡马度阴山”,卫青更不符合,卫青从没驻守过阴山防线。
5.“龙城飞将”是古代常用的地名加人名用法。李广老家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因伏羲出生于成纪,故别称龙城。也是中国最早的龙城之一。飞将代指李广,这种称呼,在众多文章和古诗中用过。龙城飞将就是成纪李广的意思,只不过诗人写诗不能写得那么直白,用代称显得有意境。李广是两汉最著名的戍边将领,也曾驻守阴山防线,成功防御匈奴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