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出去!以后别再踏进我家门半步!”
伴随着一声尖锐的怒吼,我看到舅妈踉跄着冲出了奶奶家的大门。她的脸上挂着泪痕,双手紧紧抱着一个破旧的行李箱,仿佛那是她此刻唯一的依靠。
我站在院子里,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屋内,妈妈和姑姑们还在激烈地讨论着什么,时不时传出几声咒骂。奶奶则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眼神空洞。
十二岁的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舅妈又一次被赶出了家门。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了。
“小莉,别傻站着了,快进屋来。”妈妈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
我回头看了眼舅妈远去的背影,默默跟着妈妈进了屋。
屋里的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姑姑们你一言我一语,细数着舅妈的种种“罪状”:懒惰、爱慕虚荣、不孝顺、败家……每一个词都像一把锋利的刀,狠狠地刺向那个已经离开的人。
妈妈也加入了讨伐的行列:“我早就说过,她就不是个安分的主。你看她那张脸,天天涂得跟个妖精似的,哪有半点农村媳妇的样子?”
我低着头,不敢说话。在我的记忆里,舅妈总是笑眯眯的,会给我带好吃的零食,教我画画。她的确喜欢打扮,但在我看来,那只是让自己更美而已。
夜深了,争吵声渐渐平息。我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舅妈离开时的背影,那么孤单,那么无助。
第二天一大早,我偷偷溜出了家门。我知道舅妈会去哪里——镇上那个破旧的小旅馆。每次被赶出家门,她都会在那里暂住几天。
果然,我在旅馆门口看到了舅妈。她正坐在台阶上,手里拿着一支香烟,目光呆滞地望着远方。
“舅妈……”我轻轻唤道。
她回过神来,看到是我,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小莉,你怎么来了?”
我走近她,闻到了淡淡的烟味和酒气。舅妈的眼睛红肿,显然是哭过。
“舅妈,你还好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她苦笑了一下,伸手摸了摸我的头:“没事,舅妈很好。你快回去吧,别让你妈妈担心。”
我摇了摇头,坚定地说:“我不走。舅妈,我知道你是个好人。”
听到这句话,舅妈的眼泪突然夺眶而出。她紧紧抱住我,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舅妈内心的脆弱和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我开始明白,为什么舅妈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她来自城里,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在这个保守的农村大家庭里,她就像一只误入牢笼的鸟儿,渴望飞翔却无处施展羽翼。
“舅妈,你为什么不离开呢?”我忍不住问道。
舅妈擦了擦眼泪,轻声说:“因为我爱你舅舅啊。而且,我答应过你奶奶要照顾好这个家。”
我突然想起,每次家里有红白喜事,舅妈总是最忙碌的那个。她会起早贪黑地张罗一切,从不叫苦叫累。可是,她的付出似乎从未得到家人的认可。
“可是他们都不喜欢你……”我小声嘟囔道。
舅妈笑了:“没关系的,只要有人喜欢我就够了。比如你,不是吗?”
我用力点头,心里暖暖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会偷偷溜出来看舅妈。
我们聊天、画画,有时候就只是安静地坐在一起。
舅妈告诉我她的故事,她如何放弃城里的工作嫁给舅舅,如何努力适应农村的生活。
我第一次真正了解了舅妈,也第一次意识到成年人的世界有多么复杂。
一周后,舅舅来接舅妈回家了。临走前,舅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谢谢你,小莉。你让舅妈重新找到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从那以后,我开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舅妈。
我看到她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
她依旧会化妆、会穿漂亮的衣服,但更多地融入了家庭的生活。
她开始教奶奶跳广场舞,陪姑姑们逛街买衣服,甚至学会了做一手好菜。
慢慢地,家里人对舅妈的态度开始改变。虽然还是会有摩擦,但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剑拔弩张。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妈妈对邻居说:“其实我弟妹人还不错,就是性子直了点。”
这个夏天,我们全家去城里旅游。
在熙熙攘攘的街头,我看到舅妈熟练地为大家规划路线、讲解景点。
那一刻,她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快乐,仿佛回到了属于她的世界。
而家人们也都心甘情愿地追随着她的脚步,脸上带着欣赏和信任的神情。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站在江边,看着绚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舅妈挽着舅舅的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悄悄拉住妈妈的手,轻声说:“妈,其实舅妈真的很好。”
妈妈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摸了摸我的头:“是啊,妈妈现在也这么觉得。”
烟花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我看到了理解、包容,还有爱。那一刻,我明白了:家人之间的羁绊,终究会超越所有的偏见和误解。而舅妈,用她的坚持和真诚,终于赢得了属于她的位置。
在这个夏夜里,我为舅妈感到骄傲,也为我们这个慢慢变得更加包容的家庭感到温暖。或许,这就是成长的意义——学会理解不同,学会欣赏独特。而舅妈,永远是我心中最好的舅妈。
笑死,奶奶家能出舅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