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一直是这五座山吗?最初的南岳不是湖南衡山

东江学习社吖 2024-09-29 14:45:31

说到五岳,人们脱口而出,不就是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和嵩山吗?

今天确实是指这五座山,但最早的“五岳”并不是这样的。

古人对地理的认识,随着活动范围而不断扩大。史记记载,黄帝的足迹也不过是:“东至于海,西至于空桐,南至于江,北逐荤粥。”

空桐,一般指的是宁夏的六盘山。荤粥,今天的内蒙古草原一带。

因此,黄帝的活动范围主要还是黄河流域。

在远古时期,最开始只有“四岳”的说法,并没有“五岳”。

最早的“四岳”指的是四个人,《国语.周语下》:“ 共之从孙四岳佐之。” 韦昭注:“言共工从孙为四岳之官,掌师诸侯,助禹治水也。”《尚书》:唐 虞 之世,与天子议大事者为四岳。

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四岳”最早是称呼共工的四位后代,因为他们辅助大禹治水有功,分封到四个方向掌管诸侯。

后来,人们慢慢把四座大山称之为“四岳”,后来又增加一座,变成“五岳”。不过先秦时期,五岳是哪五座山并不明确。比如,西周时华山在镐京以东,被称为“中岳”,到了东周,又处于洛邑以西,被称为“西岳”。

还有一种说法,秦始皇封禅时确定五岳为:泰山、华山、恒山、会稽山和湘山。这种说法我认为是存疑的,地理位置无法涵盖东南西北,而且秦始皇“尽伐湘山之树”,对湘山没什么好感。

官方第一次明确“五岳”具体为五座山,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封的五岳分别是:泰山(山东) 、 华山(陕西) 、 衡山(安徽) 、 恒山(山西)和嵩山(河南)。

但是,大家注意了,汉武帝封的“衡山”并不是今天的湖南衡山,而是安徽的天柱山。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商周时期,华夏文明的重心还在黄河流域,长江北岸。今天的湖南衡阳市,直到秦朝末年才有第一个县,耒阳县。衡阳市的衡山,还不见于秦以前的史册。

而在安徽,有一座山叫做天柱山,又被称为“霍山”。在秦朝,天柱山被称为“衡山”,今天霍山县的县政府所在地还叫衡山镇(衡山社区)。

汉初,在长江北岸设了一个“衡山郡”,就是以衡山(今天柱山)命名,郡治在今湖北黄冈禹王城,管辖范围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一带。具体见我昨天写的《古地名趣谈:九江郡不在江西,衡山郡不在湖南,此衡山也非彼衡山》。

请看《史记·封禅书》的记载:“天子既已封泰山,其来年冬,……其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

晋人郭璞注《尔雅》,便在“霍山为南岳”句下释云:“即天柱山,潜水所出。”

注释:江陵,今荆州;潜,西汉时期的潜县(今六安);潜水,即今天潜江。登礼潜之天柱山,登上礼拜潜县的天柱山。

《史记》里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汉武帝在封完泰山之后,过几年又跑到安徽的天柱山,封了一个“南岳”。而且,汉武帝这一次封天柱山为南岳,司马迁作为史官,负责全程跟随负责记录,肯定不会有错。

就位置来说,汉武帝封的五岳,以嵩山为中心,泰山、衡山(天柱山),华山、恒山这四座山的距离都相当,也符合常理。即便是今天,天柱山西面还又个岳西县。

汉武帝时期,确认了这五座山为“五岳”,但并不是就此固定下来,后来又有两个变数。

我们首先来说说衡山。

600多年后,隋朝统一中国,开国之君总是喜欢折腾点新东西。

隋文帝杨坚认为,既然已经一统天下,南岳如果位于安徽的话,不能显现出大隋江山的辽阔。这也确实有道理,总不能五岳都在长江北岸吧?

湖南境内刚好也有一座衡山,而且颇为雄伟,风光也很不错。于是,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下诏,改封湖南湘江之滨的衡山为南岳,同时,安徽的天柱山废南岳衡山之名,不仅如此,隋文帝还把因“南岳”而命名的岳安县,改为霍山县(县治仍为衡山镇),一直沿用至今。

有人说,隋文帝废安徽南岳是因为爬不上去,其实天柱山也才1488米,比湖南的衡山也没高出多少。华山更难爬上去,他怎么不废呢?作为一个帝王,肯定还是从地域平衡出发,改封的南岳。

从此,湖南的衡山被确定为“南岳”。

不仅是南岳衡山,北岳恒山的祭祀地点也同样因为统治者的意见而改变。

既然是五岳,每座山都有大庙。恒山的北岳庙原来建在河北保定的曲阳县。在宋朝之前,包括宋朝,都城都在曲阳的南面,“北岳”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有些人开始觉得不妥了,北岳怎么能在京城的南面呢?

明朝嘉靖年间,朝中大臣们开始争吵,是否把北岳庙北移,改到山西大同浑源县去祭祀?他们争吵到了明朝灭亡还没有结果。到了清朝,顺治皇帝一纸诏书,祭祀北岳的地点北移500里,定位山西大同的浑源县,再建北岳庙。如此一来,北岳就确认为以浑源为中心了。

其实,浑源县跟北京的纬度应该差不多,只是当时没有先进的测绘工具,在古人的想像中,应该是北面了。

0 阅读: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