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当自强:周莹其实是个为夫冲喜而婚,独挑天下的"女汉子"
世人皆知周莹是个传奇女子,却不知她的婚姻竟是一场冲喜之缘。1886年,年仅17岁的周莹,从陕西三原县的富商之女,一跃成为了吴家的新媳妇。当她掀开红盖头的那一刻,却发现自己的夫君是个奄奄一息的病秧子。谁能想到,这个为夫君冲喜而来的弱女子,最终成了晚清商界赫赫有名的"安吴寡妇",打下了富甲一方的商业帝国。究竟是什么样的际遇,让一个大家闺秀变成了独挑大梁的女强人?她又是如何在男权社会中,闯出了一片天地?
周莹的深闺往事
在陕西三原县鲁桥镇孟店村,周家的大门楣上悬挂着一块金匾,那是乾隆年间皇帝御赐的"诚实守信"匾额。1869年,周莹就在这座富贵之家呱呱坠地。
周家祖上便是经商的望族,从明朝开始便在三原县一带经营布匹、瓷器生意。到了周莹父亲这一辈,家业更是蒸蒸日上。当地人常说:"要问三原富,数到周家铺",便是对周家显赫地位的真实写照。
在那个女子难以获得教育的年代,周莹却因为出身富贵之家,得以跟着私塾先生读书识字。府上请来的几位教书先生,不但教她读四书五经,还传授她诗词歌赋。到了十三四岁的年纪,周莹已经能写得一手好字,吟得几首好诗。
当地人都说周家这个女儿,不但生得容貌秀丽,更难得的是满腹文墨。每逢周家举办诗会,在座的商贾们都称赞这位大家闺秀既有闺秀之姿,又有经商世家的气度。
在周莹十岁那年,吴家便派人上门提亲。这吴家在当地也是赫赫有名的商贾之家,家主吴蔚文不但是当地首富,还在朝廷捐了个通奉大夫的官职。两家都是经商世家,来往密切,这门亲事可谓门当户对。
只是吴家的公子吴聘从小体弱多病,常年卧床。当时的媒人只说这是天生福相,需要静养,周家也就应下了这门亲事。从那时起,周莹就被约定是吴家的媳妇了。
在深闺中长大的周莹,除了读书习字,便跟着母亲学习女红。偶尔听闻府上管事们谈论生意经,她也会留心听着。在那个年代,女子本就不能随意出门,更何况是有婚约在身的大家闺秀。
转眼到了1886年,吴家突然派人来提亲,要求尽快完婚。按照当时的规矩,女子及笄之年便可以成亲。周家见吴家如此着急,也不好推辞,便应下了这门亲事。
一个闷热的夏日,周莹身着凤冠霞帔,坐上了八抬大轿。从周家到吴家的十里红妆,路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可谁也没想到,等待她的却是一场意外的人生转折。
当轿子停在吴家的朱漆大门前,周莹还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什么。掀开红盖头的那一刻,她才发现自己的夫君已经病入膏肓,面色苍白如纸,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原来,这竟是一场冲喜的婚事。
命运的转折点
在吴家的深宅大院里,周莹与吴聘共度了三年短暂的婚姻生活。虽说是冲喜之婚,但吴聘对这位妻子却极为敬重。两人常在院中品茶论诗,吴聘更是将家中账簿交由周莹过目,为她日后执掌家业埋下了伏笔。
1889年的一个深秋,吴聘终究抵不过病魔的侵袭,撒手人寰。按照当时的规矩,年仅二十岁的周莹本该回归娘家,但吴家上下却异口同声地挽留她留下。原来在这三年里,周莹不但照顾病重的丈夫,更是通过精心调养,让吴聘的生命得以延续。这份孝心,让吴家上下无不感动。
谁知祸不单行,就在周莹守寡一年多后,吴家又遭遇了更大的变故。1890年的深秋,吴蔚文带着重要账簿去外地收账,途经黄河渡口时不幸落水。当地人找寻了三天三夜,却只寻回了一件沾满泥浆的长衫。
这一变故对吴家的打击可谓致命。要知道,当时的商号都是靠一本账簿走天下,老账新债都记在其中。吴蔚文带着账簿落水,等于是吴家多年的营生记录都付诸东流。一时间,外头的债主纷纷上门讨债,而欠吴家钱的却装聋作哑。
当时的吴家可谓是内外交困。对外,没了吴蔚文这个主心骨,许多合作伙伴都开始观望;对内,族中子弟争权夺利,各怀心思。有的主张变卖家产还债,有的则想分家另立门户。
就在吴家风雨飘摇之际,周莹站了出来。她先是请来族中长辈,将吴蔚文生前的几个得力伙计叫到跟前,当众宣布要整顿家业。那些伙计都是跟着吴蔚文打拼多年的老人,见周莹要接手家业,纷纷表示愿意辅佐。
为了安抚族中子弟,周莹将几间铺子分给他们经营,但要求每月必须向总号报账。那些想分家的族人见有利可图,也就暂时偃旗息鼓。至于那些上门讨债的,周莹则拿出了平日里记录的流水账本,一笔一笔地清算。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周莹竟然凭着记忆,将吴蔚文生前的许多生意往来重新梳理了一遍。她在吴家账房里找出了零散的收据和契约,又派人去各地分号核对账目。经过半年的努力,总算将吴家的债权债务理清了大半。
这一手,不但稳住了吴家的根基,更让外界对这位"安吴寡妇"刮目相看。当时有不少人传言,说周莹必是得了吴蔚文的真传,不然怎会如此了解吴家的生意经?
事实上,在吴聘在世的那三年里,周莹确实常常听公公吴蔚文论及商业之道。而那些年来往账目,她也都默默记在心里。这些看似无心的积累,到了危急关头却成了救命的稻草。
商海沉浮中的智慧
要说周莹最大的创举,莫过于她对吴家经营方式的改革。在那个男权至上的年代,一个寡妇要掌管偌大的商业帝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周莹深知这个道理,于是便借鉴了朝廷"垂帘听政"的做法。
在吴家的议事厅旁,有一间偏房。周莹便在这偏房的门前挂起了一道绸缎帘子,自己坐在帘后议事。每当商号掌柜、账房先生来汇报生意,都隔着这道帘子与周莹商议。这种方式既保全了女子的体面,又让周莹能够直接掌控商号大事。
当时有个掌柜的说过这样一段话:"那帘后的主母虽然看不见面,可说起生意经来,头头是道。那些账目、行情,她比我们这些老行尊还要精通呢!"
不过,光会做生意还不够。在商界打拼,还得懂得与人打交道。周莹深谙此道,每逢有重要客人来访,她便让管家备上最好的茶点,自己则在帘后安排周到。虽然客人见不到这位女主人,但无不被她的经商才智所折服。
有一次,山西的一个大商号来与吴家谈布匹生意。那商号的掌柜开价很低,其他伙计都觉得不能答应。但周莹却在帘后说道:"这批货咱们先卖给他,价钱好商量。"后来才知道,周莹早就打听到山西那边闹灾荒,布价必定上涨,提前布局才是上策。果然,不出半年,那批布匹的价格翻了一倍有余。
更令人称道的是周莹的诚信经营之道。她在吴家各个商号都立下规矩:货真价实,不可短斤少两;账目清楚,不许暗中克扣。为此,她还在吴家的正门上挂了一块"诚实无诈自律自戒"的木匾。
这块匾额在当时可谓是独树一帜。清末年间,商界风气日下,很多商号都靠蒙骗客户发财。周莹却坚持诚信经营,就连一两银子的小生意也要算得清清楚楚。久而久之,"吴家信用"在商界渐渐成了一块金字招牌。
就连一些与吴家有过节的商号,也不得不承认周莹的经商本事。当时有个竞争对手曾说:"那吴家寡妇,做生意比男人还要精明。可她又讲究诚信,从不占人便宜,这才是真本事。"
不仅如此,周莹还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商业管理制度。她规定各个商号每月要呈报账目,每季度要清点库存,年底要进行总结。管事的要轮换岗位,掌柜的也要定期调动,就是为了防止有人中饱私囊。
这些制度在当时可谓是开创先河。那个年代的商号,大多还是靠一本账本、一个掌柜打理。周莹却建立起了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为吴家商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走向辉煌的商业版图
从三原县走出去的吴家商号,很快就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当时的商界有句话:"江南江北看吴家,十里八乡皆分号。"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光是布匹生意,吴家就在全国各地开设了近百家分号。
最令人称奇的是吴家的茯茶生意。茯茶是陕西的特产,向来是销往西北的大宗商品。周莹接手吴家后,看准了这个商机。她先是在泾阳设立了裕兴重商号,专门经营茯茶生意。为了确保货源,她与汉阳茶商签下了长期合约,一举拿下了六成的茶票。
当时有个老茶商感叹道:"这位吴家当家的,眼光可真准。茯茶是西北各族必需品,只要把住了茶源,这生意就稳如泰山啊!"果然,在周莹的经营下,吴家的茯茶生意越做越大,商号的马帮队伍常常绵延数里。
不仅是茯茶,吴家的米粮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清末年间,南北运河多有淤塞,粮食运输不便。周莹便想出了一个主意,在运河沿线设立粮栈,分段转运。这样既解决了运输难题,又能在粮价波动时调节库存。
这种经营手法在当时堪称超前。有个与吴家常年合作的漕运商这样说:"吴家的粮栈就像一串珍珠,把南北的粮道都串在了一起。遇到荒年,各地粮价相差悬殊,吴家却总能调剂有无,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吴家也开始与朝廷权贵打交道。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途经陕西,吴家出资十万两白银支援朝廷。这笔钱可不是白花的,慈禧不但赏赐周莹"一品诰命夫人"的封号,还默许吴家在京城开设商号。
有趣的是,当时朝廷里有个官员打趣说:"这吴家的当家人,不但精于经商,在处理朝廷关系上也是高手。这十万两银子花得值当,一下子就打开了京城的大门!"
京城的商机自然不同寻常。周莹派了几个得力伙计进京,专门打理与各部衙门的关系。不管是兵部要采购军需,还是工部要置办物料,但凡有大宗买卖,总少不了吴家的身影。
一位在京城开设绸缎庄的老板曾这样评价:"吴家在京城的生意,做得是既有分寸又有气魄。既不会过分攀附权贵,又能抓住每个赚钱的机会。这背后,都是那位安吴寡妇的智慧啊!"
随着商业版图的不断扩张,吴家在各地的分号都有了自己的特色。汉口的分号专营茶叶,天津的分号主营布匹,开封的分号则以粮食为主。到了清末,在外行商的吴家伙计已有上千人之多。
一代女商的人生境界
在晚清商界叱咤风云二十余载,周莹始终没有忘记回馈社会。每到灾年,她都会在高陵、三原、泾阳等地开设粥厂赈济灾民。当地百姓都说:"只要吴家的粥厂开张,就不愁没饭吃了。"
1898年,三原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周莹立即调集各地粮栈的存粮,在县城设立了五处粥厂。不但如此,她还派人从外地运来大批粮食,平价卖给灾民。当时有位老者说:"要不是吴家及时赈济,这一场灾荒不知要饿死多少人啊!"
除了赈灾,周莹还热心于教育事业。在吴家的家训中有这样一条:"教育兴则家业兴"。她不但在三原县捐资建了文庙,还在各地开办义学,专门为贫苦人家的孩子提供读书机会。
有一年,一位在义学读书的学生考中了秀才。他特地来吴家拜谢,对周莹说:"若不是夫人开办义学,我这辈子怕是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了。"这句话传出去后,更多的穷苦人家把孩子送到了义学读书。
兴办水利也是周莹的一大善举。陕西素有"九年旱,一年涝"的说法。周莹便出资在泾河沿岸修建水利工程,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农田。当地农民说:"吴家修的渠道,年年都让我们多收粮食。"
在军事上,周莹同样鼎力相助。每逢朝廷征调军需,她都会派出吴家的车马,运送粮草军械。有一次,某将军还特地致信表扬:"吴家运送军需,从不拖延,更不短少,实在难得!"
吴家的产业在周莹的经营下不断扩大。她在安吴堡重修了吴氏庄园,仿照紫禁城的格局建造,三进四合院,气势恢宏。在寇家村,她还修建了一处花园,里面假山叠翠,亭台楼榭,处处显示出富贵气象。
然而,这位传奇女商人的人生却戛然而止。1911年,年仅42岁的周莹因积劳成疾,在吴家大宅中辞世。当时正值农忙季节,可闻讯赶来送别的百姓竟有两万余人,整条街道都挤满了前来祭奠的人们。
一位老农说得好:"吴家当家的虽然走了,可她留下的那些善事,我们子子孙孙都不会忘记。"如今的泾阳、三原等地,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周莹的故事。
周莹虽然无子,但她收养了一个养子吴怀先。在她去世前,已经将家业的管理之道悉数传授。吴家的产业也在她的经营下,成为了晚清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帝国之一。
1911年冬天,在周莹的葬礼上,当地一位乡绅写下一副挽联:"二十载商海沉浮,巾帼不让须眉;一生间义利两全,功过胜百世。"这副挽联,道出了这位传奇女商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