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梅原创丨再上黄鹤楼(散记)

真言贞语 2024-11-24 19:28:00

再上黄鹤楼

(散记)

文/二月梅

到了湖北,肯定要去武汉看看,何况那里又有很多的老熟人和曾经的老同事。我们离开赤壁便直接到了武汉,受到了老朋友们的热情接待,并安排我们去参观黄鹤楼等重要名胜。

对黄鹤楼应当说并不陌生,除了对她的名字早就如雷贯耳外,过去至少还有两次登临的经历,但由于那时年轻,每次登楼都是匆匆忙忙,浮光掠影,并没有了解黄鹤楼的真谛、深意。这次,老友们给安排了一个资深的导游作介绍,并在登楼前我也认真地熟悉了有关资料,对黄鹤楼的情况也就有了不少新的认识。

黄鹤楼是武汉市的地标性建筑,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观之首,也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楼”。

该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当时,赤壁大战后,孙权夺得了荆州部分地盘,为了能及时监控掌握荆州地区的情况,孙权便下令在夏口(今武汉)城西南角黄鹄矶上建了一座楼,主要用于瞭望守戍。因古代的“鹄”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被称为黄鹤楼,这也就是黄鹤楼最初的楼。

在18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黄鹤楼历尽沧桑,几经变迁,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从有记载的资料看,黄鹤楼先后被毁了11次,其中自然倾塌3次,毁于大火、雷击4次,毁于战争之乱2次,人为拆除1次。重建11次。其中唐宝二年(862年),因城区大规模改造,黄鹤楼与城垣分离,后楼毁,被改建为白云阁。此后,几次大的重建分别发生在北宋元祐年间、南宋初年、明洪武四年、明嘉靖年间、清康熙年间、乾隆元年、同治年间等,最后一次是1985年,武汉市人民政府仿造清同治年间的黄鹤楼造型重建的,但位置又发生了变化,原位址蛇山黄鹄矶头因修建长江铁路大桥需要占用,故拆除原楼后,在离原址一公里的蛇山顶上,修建了现在的黄鹤楼。这也就是黄鹤楼为什么离长江铁路大桥这么近,为什么黄鹤楼前的广场这么小的原因。

新修的黄鹤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顶覆金色琉璃瓦,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整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檐下四面分别悬挂匾额,正面是大书法家舒同题写的“黄鹤楼”三字金匾,尤显大气壮观。整个建筑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

千百年来,围绕黄鹤楼曾产生了大量的神话和民间传说。最早的传说见于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祖冲之撰成志怪小说《述异记》,讲述江陵人寻环在黄鹤楼、遇见仙人驾鹤并与之交谈的故事,是为黄鹤楼最早的文字记载。后南朝梁普通七年(526年),史学家萧子显撰《南齐书》,称黄鹤楼神话中驾鹤仙人为王子安,使黄鹤楼更具现实色彩。唐永泰元年(765年),文学家阎伯理撰《黄鹤楼记》指出,传说中的仙人为费祎,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黄鹤楼的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有一道士在此地辛氏酒楼的墙上画了一只会跳舞的黄鹤,店家因此生意大为兴隆,十年后道士复来酒楼,用笛声招下黄鹤,而后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取名黄鹤楼。这些传说都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黄鹤楼的文化内涵,也使该楼笼上了一层神秘美丽的色彩。

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进入了黄鹤楼开始登楼。楼内展示了十分厚重的历史、文化。一层大厅正面墙壁上镶有一幅“白云黄鹤”的巨大陶瓷壁画,彰显了该楼鲜明的主题。二层镶有唐朝阎伯礼所撰写的《黄鹤楼记》,描写了黄鹤楼的兴废沿革,以及曾在这座高楼中留下身影的名人轶事。三层有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人的图像,以及他们写黄鹤楼的诗作。四层悬挂着很多的名人字画,记述着对黄鹤楼的无限赞美。五层即为瞭望大厅了,可一览楼外景色。

黄鹤楼之所以久负盛名、屡毁屡建,最根本的是她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其中历代名人的诗词为该楼增添了十分耀眼的光彩。据统计,自古以来专写黄鹤楼的诗词就达1700余首,这里面不乏名人巨匠。如,崔颢、李白、王维、孟浩然、白居易、刘禹锡、杜牧、陆游、毛泽东等等。当然,最出名的当属大家耳熟能详的崔颢的《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据说,当年李白初登黄鹤楼,满怀信心地要写一首黄鹤楼的诗,但看到崔颢的诗后竟没有写成,只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这一方面说明崔颢的诗确实好,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有了李白对崔颢诗的两句评价,才使崔颢的诗更加出名,这不能不承认自古以来就有的名人效应。其实李白后来又写了很多与黄鹤楼有关的诗,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黄鹤楼》《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等,直到晚年他还写了《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表达了他对黄鹤楼的无比眷恋和崇尚,以及晚年后被贬谪的落寞心情。

在黄鹤楼三层的名人诗词陈展中,竟然还有岳飞咏黄鹤楼的词《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其中有“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的壮美诗句。这一方面说明岳飞始终怀有壮志凌云的报国之心;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武人,能在黄鹤楼这文人荟萃的场景中占有一席之地,可见他在中国文坛上的领军地位也是无人撼动的。

前两次我登黄鹤楼那时尚还年轻,并不感到太吃力,这次登楼已过了“耳顺”之年,每上一层就有些气喘吁吁,但仍然还是坚持下来了,最终爬上了50多米高的顶楼。凭栏北眺,龟山蛇山相对,悠然而立;大江就在眼前,壮阔雄浑,滚滚东去;江面白帆点点,薄雾岚烟,特别是长江大桥,横跨两岸,巍峨多姿,伟人毛泽东“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愿想早已实现。临楼南观,整个武汉三镇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长江二桥的雄伟英姿,耸天秀美的晴川仙阁,如烟似幻的晚霞秋色,都装点着这座古城的无限美丽。此情此景也激发出了来自内心的滚滚诗意:

雄峙蛇山顶,擎天绕紫烟。

瞰临荆楚盛,隆佑大江安。

太白诵佳句,崔翁吟美篇。

笛招黄鹤去,何日唱啼还。

(写于三亚,2024年11月22日修改于泉城济南)

【作者简介】二月梅,山东邹城人,研究生学历,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2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