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所谓“成王败寇”,项氏虽然至今犹为人所崇拜仰慕,但项氏之渊源与出处却日渐渺茫,微不可考,见于史乘者不过“世世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而已。常言道“观其所由而知其所往”,纵观《史记.项羽本纪》,我们不难感觉威霸天下而人莫敢仰视的项羽最终之所以功亏一篑的原因,固然是因为他的不合时宜的制霸天下的手段,但项羽之所以做出如此决定则与他的出身和家世背景而有着极其深刻的关系,所以,考察项羽的出身和项氏家族的渊源也就显得异常重要。然而,关于项氏家族的缘起问题,在历史上却始终存在着相当激烈的争论,因为时至今日,限于史料的欠缺,我们依然无法明确断定项氏到底源于楚国还是鲁国。
一:《百家姓》中关于“项”姓的来历以及“项氏出于芈姓”的辨析
据《百家姓》记载,项氏的起源大致可以分为两支:
1、出自姬姓:周有项国,子爵,以同姓封于陈州襄城县。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年)鲁国灭项,项国国君之子孙遂以国为姓,姓项氏。
夏,(鲁)师灭项。淮之会,公有诸侯之事,未归而取项。齐人以为讨,而止公。
翻译:这年夏天,鲁国的军队灭亡项国。而当时鲁僖公正在淮地和诸侯商议大事,关于还没回国就占领了项国的事情,齐国人认为是由鲁僖公主使的,所以就发兵袭取鲁僖公,将其软禁起来,禁止他回国。
2、出自芈姓:春秋时期,楚公子燕受封于项城,后其国为齐所灭,子孙遂以国为姓,称项姓。
其中,关于“项氏出自于芈姓”的说法,就我目前所能接触到的史料而言,并无任何相关的足以作为证据的记载,不仅如此,即便是在网上,也大抵都是泛泛而言,资讯之间又往往存在相互矛盾,彼此抵牾之处。此外,在我看来,就第二种说法而言,单就“楚公子燕受封于项城一句”就存在着极大的问题:
首先,项羽的祖父就叫项燕,而我们知道项氏也是从项燕开始的。而据“项氏出自于芈姓”的说法,那项燕实际上就与“项氏”的始封之祖同名的。但在古代这样一个极其讲究“慎终追远”的环境中,这几乎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毕竟,即便是在十分开放旷达的唐朝,才高八斗的李贺也还曾因为要避其父李晋肃的名讳而不能参加尽是考试。试问,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之世,在那样一个普遍强调“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时代,身为贵族的项氏又怎会“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其始封之祖的名字赐给后世小辈呢?
其次,纵然项氏的始封之祖真是公子燕,而据第二种说法,项国后来是被“齐国所灭”。而据史料记载,“齐国灭项”之事在历史上也确实存在的,可问题是齐国灭项是发生在周襄王五年(公元前647年)。此时距离平王东迁才不过短短百余年,周王室虽然卑弱,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天下间还是存在着相当的影响力的。那么,试问,此时被灭的项国又是何时被封的呢?而假如往前推几十年的话,在当时实力不过长江中下游地区,且中原又有五霸之首齐桓公坐镇的情况下,楚国又是如何将其势力范围扩展到河南、山东一带的呢?
再次,据春秋初期中原诸侯分布形势图而言,楚王到底是有多痛恨自己的庶子“公子燕”呢,不然,为何非要将他分封在这虎狼环伺的中原腹地呢?因为就当时项城所在地理位置而言,且不说其周边密密麻麻的分布着数量及其庞大的姬姓诸侯,单就当时高举“尊王攘夷”旗帜的天子的姻亲齐国久足以令其辗转反侧,难以成寐了。更何况,彼时,自平王东迁以来,日益衰微的王室极大的刺激了野心勃勃的楚国的神经,为了争夺天下霸权,地处南方的楚国开始频繁骚扰与其接壤的中原诸侯,进而导致楚国与中原诸侯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彼此已然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那么,试问,此时势力范围尚且不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国又是如何跨过淮河,在国际氛围如此恶劣,仇楚之心如此剧烈的客观环境下将触角延伸到河南东南部地区的呢?
据此,我个人认为,无论是从当时的具体时间、客观环境还是从地理位置和人伦关系的角度而言,“项氏出于芈姓”的说法终究还是有待考证的问题,并不能作为确信的事实。
二:关于“鲁国灭项”和“齐国灭项”的争论以及项氏南迁入楚的记载
就历史记载而言,关于“鲁国灭项”之事,实际上是还存在争议的。首先,据《春秋左传》记载,在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年),鲁僖公一方面在淮上与诸侯会盟,另一方面则发动了对“项”的亡国之战。但到了《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中,“鲁国灭项”之事就变成了“齐国灭项”。那么,这两种记载到底孰对孰错呢?
据后世学者考证,这两则记载实际上都没有任何问题,首先,大约是在公元前647年,齐桓公因项国国君不听号令而将其灭国,只不过后来在“仲父”管仲的劝说下,齐桓公又扶持亲齐派恢复项国的主权。而这件事在百家姓中则被误会为“楚国灭项,其子孙遂以国为姓。”其次,大约在公元前643年,在管仲去世、齐桓公卧病、齐国国力浸衰的大前提下,同样有志争霸的鲁僖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再次覆灭项国。当然,这次军事行动除了使鲁国在国境之外暂时获得了一块不能长期持有的“飞地”外,并无任何收获。不但如此,原本想着借机打击齐国的行为也因为鲁僖公的被挟持而“偷鸡不成蚀把米”。
就此而言,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在历史上,项国不但确实存在过,而且更曾经历过“建国——灭国——再建国——再亡国”的尴尬经历。而这段复杂而坎坷的经历也为我们确定项氏是何时到的楚国增加了难度。
而正是因为项国“亡而又起,起而复亡”的经历使得现在关于项氏的起源有了两条大的脉络,首先,就公元前647年“齐国灭项”而言,就我目前所接触到的有关项氏的起源就产生了“因周室渐微,居于荆蛮,失其爵士,项氏肇居楚地由此始。”的记载。换言之,这则消息的意思是,早在“齐国灭项”或“鲁国灭项”的时候,失国之后项氏子孙就已跨越淮河,进入楚国境内,托庇于楚国王室。
但在我看来,这则记载终究也还是不够确切,其中最大的疑点就在于,源自姬姓项国国君不为什么不托庇于周边的姬姓诸侯国,而非要跨国淮河进入素来被鄙夷为蛮夷之地的荆楚,毕竟,无论是从文化上还是从礼教上而言,蛮夷之邦的荆楚与礼仪之邦的中原诸侯都是格格不入的存在。当然,这也只是一点而已,对于这种亡国之际的仓促选择本就充满了不可测性,并不能以常理来推测。
三:关于“项氏”由鲁国流转至楚国的辨析
就我个人而言,向来对“项氏出于芈姓”的说法颇存疑虑,至少对“项羽一族”出于楚国王室的说法是绝不敢苟同的。因为,如果大致梳理历史事件之发生,再结合历史上的某一些事迹,我们是有理由怀疑“项羽一族并非出自芈姓”的。
首先,在“鲁国灭项”之后,项国国君的子孙后嗣为了纪念亡国而纷纷以“项”为姓的行为,在古代(特别是春秋战国这样的大乱之世)是比较常见的做法,而出于对“祖先的崇拜和安土重迁的乡土观”,亡国之后的项氏子弟应该不会远迁故土,长途跋涉的前往无论是文化意识还是生活习惯都截然不同的南方荆楚之国。
其次,中国人做事,向来讲究“有备无患,万无一失”。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鲁国灭亡项国之后,为了防止“春风吹又生”的事件发生,作为《周礼》最主要的传承者的鲁国,在不能对同姓斩草除根的前提下,做出“尽迁项氏以居鲁”的行为是可信的。更何况,这一做法似乎从“鲁南项氏”的称呼中可以得到些许印证。
再次,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籍者,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也。”的记载,我们可以清晰的项羽并非出生于楚国本国,甚至于,项氏世代所居之地就是在下相。而下相则一直到战国时期才归属于楚国。而这还是在秦国不断崛起并屡次侵夺楚国故地,迫使楚国不得不放弃向西开疆拓土转而向东开辟国境的前提下发生的。再根据战国时期的诸侯地形图而言,当时鲁国的版图大抵就是在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地区,而下相的地理位置又恰好是在江苏北部,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项氏一族本来是属于鲁国的。
不仅如此,在天下诸侯并起而亡秦的时候,由项梁拥立起来的楚怀王在项梁战死之后,从他将“世世楚将”的项羽封为鲁公的举动中似乎也可以看出些许端倪。毕竟,在彼时这样一个极其讲究“出身”的时代里,王侯将相的受封之地往往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如刘邦起于沛县而被封为“沛公”。为什么起于江东会稽的项羽不是被封为“会稽公”而被封为“鲁公”呢?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项氏一族是从鲁国流转至楚国的。所以,封项羽为“鲁公”也算是表彰其故里,有使其光耀门楣的意思。如此一来,也就可以合理解释为何在项羽战死之后,鲁国百姓依然拒不投降,直到刘邦示鲁父老以项羽头才投降的事情了。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穀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当然,除此之外,从“世世楚将”的项氏,在项燕之前并没有过什么突出的表现,甚至一直以来都默默无闻,名声不著的情况中也能略见端倪,毕竟,在战国这样一个大争大乱之世,“版图几占天下之半”的楚国自始至终都是相当活跃的。所谓“乱世出将才”,可不管楚国的对外战争如何激烈,我们都始终不曾看到过项氏子弟的身影,试问,这又是为何呢?
就我看来,可能的原因只有两个:第一,项氏家族此时并没有加入楚国国籍,因为此时的他们还蛰伏鲁国的国境之内,而此时的鲁国并没有参加“战国七雄”的战争俱乐部;第二,项氏家族并不受楚国王室的信赖,而如果项氏果然出于芈姓的话,对于老牌的以宗法制作为政权主干的楚国而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一直到亡秦之战起,对饶有拥立之功的项氏,后楚怀王极其领导班子,在面对项氏一族时却依然是一副不冷不热,恨不能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嘴脸。话说,这种诡异非常的表现,是否也可以作为“项氏不出于芈姓”的佐证之一呢?
综上,对于项氏一族的源起,我始终保持“项氏源于鲁国”的观点。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对发生在历史上的一系列看似合情合理,却又经不起细致推敲事件给出系统而完整的解释。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在项羽种种不合常理的举动背后的深刻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