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新娘出上联:鸳鸯戏水凤开口,新郎的下联让新娘羞红了脸

大山的孩子啊 2025-02-14 15:32:49

对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又被称为楹联。

对联,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形式,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婚丧嫁娶等场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对联,既能歌功颂德,又能记录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说起对联,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桃符,古时人们为了驱邪避害,将其刻在门楣和柱子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逐渐演变成一种注重平仄和押韵的文学艺术形式。

现如今,不管是喜庆节日,还是日常生活中,对联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色彩和情趣。

在古代,对对联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人墨客之间的才华攀比。

因此,深受文人的追捧和一些民众的喜好。

古时候,对对联也是一些大户人家的小姐为了选出心仪的夫君,所常用的一种方式。

因为这些府上的小姐,从小饱览群书,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才情更是不输任何人,而才女的盛名更是引得众多上门提亲。

这种对对联招亲的方式,一般都是大户人家发起的,上联由府上小姐出,下联则由招亲的男士对,对上且押韵的就会成为小姐的如意郎君,对不上的自然就被淘汰了。

而这样的方式确实能够甄别出男子的才气和文学,寻得如意郎君。

在咸丰年间,苏州城内朱家富甲一方,家财如潮,生意兴隆,名声威望。除此之外,还有一群如花似玉的妻妾。这些女子个个风华绝代,堪称天仙。

然而,即便妻妾成群,依然满足不了朱员外的欲望。春心荡漾的他,决定再纳几位小妾。

于是,他把目光锁定在苏州城著名的绸缎店——李家的千金身上。

由于朱家和李家,是多年生意上的伙伴,彼此都比较熟悉。

得知朱家上门提亲,两家可谓是欢天喜地。

但唯独李家小姐不高兴,他压根就看不上朱员外。

但是,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李家小姐只能依从。

被迫嫁给朱员外后,李小姐的生活平静如水,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澜起伏。

然而,命运总是捉弄人,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朱员外染上了一种奇怪的疾病,不久便离世了。

结婚没多久的李小姐,一夜间成了一个寡妇。

朱家借着克夫的理由,扔了一些盘缠后,毫不留情地将她扫出家门。

她孤身一人回到娘家,本以为可以找到温暖的怀抱,然而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父母视她如陌生人,也嫌她克夫,对她百般刁难。

于是,打小做事果敢,不服输的她,便离家出走了。

在她离家漂泊流浪的这些日子里,她感受到了人世间的冷暖。年轻的她,不甘孤独终老?她决心再次寻觅幸福,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

不过,身为寡妇的她明白,自己的身份可能会让众人远离。尤其是在古代那样一个封建社会里,难度可想而知。

在每个不眠之夜,她思来想去,始终想不出一个好的招亲方式。

有一天,游走在大街的她,无意中发现一家商铺征集对联。

瞬间茅塞顿开的她,想到了一个独特的招亲方式:那就是对联招亲。她出一句上联,谁能对出合适的下联,就将成为她的未婚夫。

于是,她写下了一上联:“金莲倚窗望西门”。将这一上联贴在城内的告示墙上,静候佳人的出现。

起初,看得人多如牛毛,但都无人敢对,也不知道是难对,还是不敢对。

眼瞅着日子一天天就这样过去了,心灰意冷的她正准备放弃时,居然来了一个穿着不大起眼穷书生。

穷书生停下脚步,仔细打量了这幅对联,问道:“像我这样的穷小子也能参与吗?”

李小姐上下打量了一下穷书生,笑着说:“你若能出一句令我满意的下联,我就嫁给你。”

只见书生微微一笑道:“武松打虎往林冲。”

李小姐听后,欣喜若狂,心想:“这不就是我要找的人吗?”

上联中的金莲,是水浒传中的角色,而“西门”一词,既可指向普通的“西门”,也有指向富家少爷西门庆的双关含义。

这下联妙趣盎然,两位水浒英雄的名字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无尽的勇气和智慧。

于是,就这样两人便走到了一起。

不久,在新婚夜上,新娘为了调解浪漫的氛围,和新郎对起了对联。

新娘脱口而出:“鸳鸯戏水凤开口”。

新郎听后,也是随口而出:“龙争虎斗狮抬头”。

新郎这下联一出,只见新娘羞红了脸,转身吹灭了烛灯。

那么,阁下遇见“鸳鸯戏水凤开口”,该怎么应对呢?

0 阅读:19
大山的孩子啊

大山的孩子啊

我不是旅行家但喜欢行走,我不是摄影师但喜欢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