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芦花舞!芦花如雪,飘落在岁月的长河,它们是秋天的诗篇,用洁白的色彩,书写着大自然的浪漫。芦花,是秋天的使者,传递着季节的更迭。芦花的美,是一种质朴的美,在湖泊边、河岸边、沼泽地里,自由自在地生长着,用优美的舞姿演绎着秋天的旋律。
秋风起,芦花飞,有关芦花的诗词,绘就一幅秋天的自然画卷!
奉使鄂渚至乌江道中作
唐-刘长卿
沧洲不复恋鱼竿,白发那堪戴铁冠。
客路向南何处是,芦花千里雪漫漫。
“沧洲不复恋鱼竿,白发那堪戴铁冠。” 诗人开篇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感慨。曾经向往的隐居之地 “沧洲” 已不再留恋,如今白发苍苍却还戴着官帽(铁冠)奔波在外。此句流露出对官场的疲惫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
“客路向南何处是,芦花千里雪漫漫。” 在旅途中,诗人迷茫地询问前路在何方,眼前只有千里芦花如白雪般漫漫无际。这景象既营造出一种空旷、孤寂的氛围,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芦花的洁白与广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和迷茫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描写和对自然景色的渲染,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迷茫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芦花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更深刻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芦花
宋-彭汝砺
风起芦花散雪,纷纷故着枯槎。
晓日曚昽照处,十分认作梅花。
“风起芦花散雪,纷纷故着枯槎。” 起句生动地描绘了风起之时,芦花如雪花般纷纷飘散,落在干枯的树槎上的景象。“散雪” 一词形象地表现出芦花的洁白轻盈,与雪花相似。这两句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氛围。
“晓日曚昽照处,十分认作梅花。” 清晨,朦胧的阳光照耀下,芦花远远看去十分像梅花。此句通过巧妙的联想,将芦花与梅花相类比,既突出了芦花在特定光线下的美丽,又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力和独特感悟。
整首诗以芦花为主题,通过对芦花在风中的姿态以及在晨光下的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芦花的美丽和独特魅力。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淡雅,给人以美的享受。
芦花
宋-王汝舟
琵琶亭前夜泊舟,荻花瑟瑟风飕飕。
浔阳夜静月如昼,琵琶寂寞江空流。
“琵琶亭前夜泊舟,荻花瑟瑟风飕飕。” 诗歌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在琵琶亭前的夜晚,诗人将船停泊下来。此时,荻花在风中瑟瑟作响,“瑟瑟” 一词生动地描绘出荻花在风中摇动的声音和姿态,“风飕飕” 则进一步强调了秋风的凛冽。这两句既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又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孤寂、凄凉的基调。
“浔阳夜静月如昼,琵琶寂寞江空流。” 浔阳的夜晚十分宁静,月亮皎洁如白昼。然而,曾经名动一时的琵琶声如今已寂寞无闻,只有江水依旧空自流去。这里通过对月夜和江水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寂寞的氛围。曾经繁华的琵琶声如今已消失不见,只剩下寂静的夜晚和流淌的江水,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同时,“琵琶寂寞” 也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感慨。
整首诗以芦花(荻花)为背景,通过对琵琶亭前的夜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诗歌意境优美,情感深沉,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江宁夹口三首(其一)
宋-王安石
茅屋沧洲一酒旗,午烟孤起隔林炊。
江清日暖芦花转,祇似春风柳絮时。
“茅屋沧洲一酒旗,午烟孤起隔林炊。” 诗歌开篇呈现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在沧洲之畔,有一座茅屋,旁边竖着一面酒旗。中午时分,一缕孤烟从树林那边升起,那是有人在做饭。这里营造出一种静谧、闲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安宁。
“江清日暖芦花转,祇似春风柳絮时。” 江水清澈,阳光温暖,芦花在风中摇曳转动。这景象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春风吹拂、柳絮飘飞的时节。此句通过对芦花在特定环境下的描写,将秋日的芦花与春日的柳絮相类比,赋予了芦花一种别样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和细腻感受。
整首诗以江宁夹口的乡村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茅屋、酒旗、炊烟、江水、芦花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歌语言简洁自然,意境清新明快,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
咏芦花
明-黄省曾
缀宅俯芳洲,蒹葭带艳流。
学蘋宜吐月,为絮却飘秋。
“缀宅俯芳洲,蒹葭带艳流。” 首句描绘出芦花生长的环境,它点缀着屋宅,俯瞰着美丽的小洲。“蒹葭” 即芦苇,这里用 “带艳流” 形容芦花盛开时如同艳丽的水流一般,生动地表现出芦花的繁茂和美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学蘋宜吐月,为絮却飘秋。” 这句诗运用了巧妙的比喻。芦花像是学蘋草一样适宜在月光下吐露风姿,又如同柳絮一般在秋天里飘散。将芦花与蘋草、柳絮相比,既突出了芦花的柔美和轻盈,又赋予了芦花一种诗意的气质。同时,也暗示了芦花在不同情境下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在月光下还是在秋风中,都能展现出别样的风情。
整首诗通过对芦花生长环境和姿态的描写,以及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芦花的美丽、轻盈和诗意,表达了诗人对芦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芦花
明-李孙宸
秋风绿水漾明霞,瑟瑟菰芦两岸花。
带雨沈波人不到,钓船深处夕阳斜。
“秋风绿水漾明霞,瑟瑟菰芦两岸花。” 首句描绘了一幅秋景图,秋风轻拂,绿水荡漾着明丽的霞光。“瑟瑟菰芦两岸花”,“瑟瑟” 一词形象地表现出秋风中芦苇摇曳的声音和姿态,菰芦即芦苇,两岸的芦花盛开,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素雅的色彩。此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
“带雨沈波人不到,钓船深处夕阳斜。” 在雨中,芦花低垂,仿佛沉浸在水波之中,人迹罕至。而在钓船深处,夕阳西斜,为整个画面染上了一层温暖的余晖。这句诗通过对雨中芦花和夕阳下钓船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宁静、悠远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和对自然宁静之美的陶醉。
整首诗以芦花为主题,通过对秋风、绿水、芦花、雨水、钓船、夕阳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浪淘沙·芦花
清-杨涛
浑似雪漫漫,遥扑江干。
赚他雁阵落无端。
枫叶霜红相问好,画出秋寒。
深处粉云般。惯耐风湍。
收纶时宿钓鱼船。
只恐骚人头易白,冷眼愁看。
“浑似雪漫漫,遥扑江干。赚他雁阵落无端。” 开篇将芦花比作漫漫白雪,形象地写出芦花的洁白与繁茂。“遥扑江干” 描绘出芦花向江岸飘去的动态画面。“赚他雁阵落无端”,一个 “赚” 字用得巧妙,仿佛芦花引得雁阵无端落下,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趣味性。
“枫叶霜红相问好,画出秋寒。” 此时枫叶经霜变红,与芦花相互映衬,好似在互相问候。这句既点明了季节特征,又以 “画出秋寒” 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寒冷氛围,同时也展现出秋天景色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深处粉云般。惯耐风湍。” 芦花深处如粉云一般,它们习惯了经受湍急的风。这里既描写了芦花的美丽形态,又表现出芦花的坚韧品质,在风中依然能保持自己的姿态。
“收纶时宿钓鱼船。只恐骚人头易白,冷眼愁看。” 在钓鱼人收线的时候,芦花成为钓鱼船夜宿的陪伴。而诗人担忧如骚人墨客般的人,看到芦花会因忧愁而头发易白,以一种 “冷眼愁看” 的态度来面对芦花。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芦花所引发的愁绪的感慨,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对芦花的描写,融合了秋景、情感和思考,意境优美,情感细腻,既展现了芦花的美丽与坚韧,又传达出秋天的清冷与忧愁。
蝶恋花·芦花
清-陆蓉佩
风紧霜浓秋渐瘦。小住孤村,应是寒难受。
朱户荒台随意逗。可怜一捻浑无有。
转眼炎凉非复旧。纵使飘零,肯把秾华斗。
试问依依堤上柳。那时风景还存否。
“风紧霜浓秋渐瘦。小住孤村,应是寒难受。” 开篇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景氛围。秋风凛冽,霜气浓重,秋天渐渐呈现出一种清瘦之感。诗人暂居孤村,料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寒冷难耐。这里既点明了季节特征,又为后文描写芦花奠定了情感基调。
“朱户荒台随意逗。可怜一捻浑无有。” 朱红色的门户和荒芜的台榭旁,芦花随意飘荡。然而,轻轻一捻,却发现芦花几乎没有什么实质的存在,给人一种虚幻、空灵之感。这两句通过对芦花所处环境和其脆弱形态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凄凉与芦花的飘忽不定。
“转眼炎凉非复旧。纵使飘零,肯把秾华斗。” 时光流转,炎热与寒冷交替,一切已非旧日模样。即使芦花四处飘零,它也不会与繁华争艳。这里表达了一种对时光变迁的感慨和对芦花淡泊品质的赞美。芦花在秋风中飘零,却不与世间的繁华争斗,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试问依依堤上柳。那时风景还存否。” 诗人以问句结尾,询问那依依的堤上柳树,曾经的风景是否还存在。这句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风景的怀念,又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词的惆怅之情。同时,也让读者在思考中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自然的变化。
整首词以芦花为线索,通过对秋天景色、芦花形态以及时光流转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淡泊品质的赞美。词的意境凄美,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木兰花慢·芦花
清-黄人
一般开与落,渔娃以外谁看?
正响遍西风,千帆明灭,不是春幡。
伊人欲呼何处?有小舟、撑出水天间。
白露横江无际,一绳雁影初还。
色香难著遣浪萍,风絮兴都阑。
似快雪时晴,珠宫贝阙,加倍清寒。
蓬窗篝灯拥被,尽白头、幽梦恋湖山。
四面青枫红蓼,绚成秋色斓斑。
“一般开与落,渔娃以外谁看?” 起句以疑问开篇,强调芦花的开落通常只有渔娃会留意,其他人似乎很少关注。此句既点出芦花所处的较为偏僻的环境,也暗示了芦花的平凡与不被大众所瞩目的命运。
“正响遍西风,千帆明灭,不是春幡。” 西风呼啸,江面上千帆在光影中明灭闪烁,而芦花显然不是春天的旗帜。这里通过对西风和千帆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与芦花的柔弱形成对比,突出芦花在秋季的独特存在。
“伊人欲呼何处?有小舟、撑出水天间。白露横江无际,一绳雁影初还。” 诗人发出疑问,心中的那个人在何处呼唤呢?此时,只见有一小舟从水天之间驶出。白露横江,无边无际,一行雁影刚刚归来。这几句画面感极强,将芦花所处的江景描绘得宏大而空灵,芦花在这样的背景下,更显孤寂与凄美。
“色香难著遣浪萍,风絮兴都阑。” 芦花没有鲜艳的颜色和浓郁的香气,如同随波逐流的浮萍,风絮飞舞的兴致也已消散。此句进一步强调芦花的平淡无奇,以及在秋风中的落寞。
“似快雪时晴,珠宫贝阙,加倍清寒。” 芦花如雪后的晴天,又似神话中的珠宫贝阙,给人加倍的清寒之感。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将芦花与雪后的美景和神话中的宫殿相比,既突出了芦花的洁白与清冷,又赋予了芦花一种神秘的美感。
“蓬窗篝灯拥被,尽白头、幽梦恋湖山。四面青枫红蓼,绚成秋色斓斑。” 在蓬窗下,点着灯火,拥着被子,诗人在白头之时,沉浸在对湖山的幽梦之中。四周的青枫和红蓼,交织成绚烂多彩的秋色。这几句从芦花的描写转向诗人自身的感受和周围的秋景,使整首词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远。
整首词以芦花为核心,通过对芦花的开落、江景、秋色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时光流逝和人生的感慨。词的语言优美,意境空灵,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忆王孙·芦花雁阵图
近现代-吴湖帆
洞庭木落水边秋。院宇谁家不记愁。
雁阵惊寒字字休。
下汀州。赢得芦花白尽头。
“洞庭木落水边秋。院宇谁家不记愁。” 开篇描绘出洞庭湖畔树木凋零、湖水浩渺的秋日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清冷的氛围。接着提到不知谁家的院宇,在这秋景中似乎都带着愁绪,为整首词定下了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雁阵惊寒字字休。” 雁阵在寒冷中飞过,队形如同一个个文字,却又充满寂静。这里用生动的描写突出了雁阵的壮观和秋天的寒意,同时 “字字休” 也暗示了一种静谧和沉寂。
“下汀州。赢得芦花白尽头。” 雁阵飞下汀州,而此时芦花盛开,一片洁白直到尽头。最后这两句将视线聚焦在芦花上,芦花的洁白与雁阵的动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秋天独特的美。同时,“赢得” 一词赋予芦花一种胜利的姿态,仿佛在这秋天的舞台上,芦花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整首词通过对洞庭秋景、雁阵和芦花的描写,构建出一幅优美而略带哀愁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词的意境优美,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