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上百个人物只有七个真实存在,两个还是同姓不同脉

李柒夜 2024-06-15 14:59:59

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歌颂了一段段热血的传奇。

在演义小说、评书、戏曲中,杨家将也涌现了太多的人物。这其中有着一出九代杨家将的故事,分别是火山王杨衮、老令公杨继业、杨六郎杨延昭、少帅杨宗保、太平王杨文广、玉面虎杨怀玉、震北侯杨士瀚、杨金豹、杨满堂。

这只是九位当家人而已,很多人物的同代还有不少人。比如杨六郎时期是七郎八虎,杨宗保时期有杨宗英、杨宗勉、杨宗鹞、杨宗孝、杨宗峰等。同时,还有佘老太君、穆桂英、大刀王兰英等杨门女将,也是广为人知。

真要数下来的话,杨家将有着数十上百个人物。这么多的杨家将人物中,又有多少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呢?

杨师厚

家住河东在火塘,头一辈爷爷是火山王。

在杨家将的故事中,以火山王杨衮为鼻祖。不过,《李存孝演义》、《火山王杨衮》、《金枪传》等故事中,杨家将的最早一代是杨衮的父亲杨会杨师厚。

杨师厚是唐末时期的潼关大帅,号称金刀银枪大帅。在当时,杨师厚和夏鲁奇、金良祖是有名的残唐三老,各自身负绝技,而且杨师厚还跟随魏博郡王罗弘信学得了罗家枪法真传。后来,罗弘信和少保罗绍威都伤在了李存孝的禹王神槊下,杨师厚就继承了魏州总管,再在梁晋争霸时期将魏州让给了世子李存勖,助他据魏州称帝。

杨师厚确实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是后梁的名将。在唐末五代时期,杨师厚是威震河朔的魏博节度使,创建了拥有强悍战斗力的银枪效节都,击破过岐王李茂贞,击败过李存勖,助朱友贞诛杀了朱友珪,可谓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当时李存勖不敢进攻河北,就是因为河北有杨师厚和精锐的银枪效节军。

朱友贞即位后,首先封杨师厚为邺王,加封检校太师、中书令。两年后,杨师厚因病去世。朱友贞十分忌惮魏博骄横的兵士,就派人分割魏博镇分为两镇,但却引发了魏博兵变,请求归晋。

李存勖兵不血刃的占领魏州,处死兵变为首的几个人震慑众将,又收八千银枪效节军为亲军。自此,杨师厚打造的银枪效节军成了李存勖麾下的亲军劲旅,勇悍无比,立有无数战功。

虽然杨师厚这个人物确实存在,但他是颍州斤沟人,与杨家将没有关系。这个人物属于是说书人托附为杨家将人物,同样的还有唐末五代的罗弘信、罗绍威等罗姓人物都被附会成了罗成后人。

杨弘信

杨家将的第一代鼻祖是火山王杨衮,是因他在火塘寨自立为火山王,创出了杨家枪。

在杨家将故事中,杨衮是一个十分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少年时期,杨衮跟随夏鲁奇学了北霸六合枪,前去太原挑战过无敌将李存孝,失败后又再跟随岳父金良祖学了走线铜锤;再出世之时,杨衮又在汴梁城下怒骂大梁王朱温,再在鸡宝山联合高行周、李存勖、李嗣源、石敬塘、刘知远、郭威逼死了铁枪将王彦章,又因天下没有明主走遍天下学习枪法创出了杨家枪;三次出世之时,杨衮联合河东三十六寨的英雄豪杰扶汉灭辽,大败辽主。

杨衮这个人物自然是没有的,但却是有原型的。在有些版本中,杨衮也有字为杨弘信,他的原型就是后汉时期的麟州刺史杨信杨弘信,是当地的一方豪强,以勇武称雄一方。

关于杨弘信的记载并不多,没有那么多传奇故事。不过,杨弘信战王彦章的故事倒也并非毫无来源,而应该是取材于后唐猛将夏鲁奇,夏鲁奇曾持枪携剑在乱军中捍卫李存勖,连杀百余梁军。

杨业

祖居磁州在火塘,祖父的外号叫个火山王。膝前所生下三员战将,继业继凯还有杨继康。

杨家将系列中,第二代人物主要就是老令公杨继业。

实际上,杨继业这一代也并非只有他一人。在很多版本中,火山王杨衮都是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杨继康、杨继凯、杨继业。不过,也有版本为了对应七郎八虎,将杨继业这一代也写成了老七郎八虎。

三子也好,七子也罢,这一代还是以杨继业为主。杨继业本是北汉臣子,赵匡胤三下河东,才恩收了杨家将。自此,杨继业带七郎八虎归宋,曾以九环金锋刀横扫雁门,威震北国。后来,杨继业又带七郎八虎闯幽州,奈何这一战失利,他凄凉的撞死于两狼山的李陵碑。

杨继业也确实是个真实的人物,是杨弘信的长子杨业。最初之时,杨业就是效力于北汉的,以骁勇善战而闻名,有着“无敌”的称号。

宋太宗即位后,带兵征讨北汉。刘继元知道难以抵挡,就选择了投降,而不知情的杨继业仍然据城而战。宋太宗早就听闻过杨继业的名声,就让刘继元劝他归降。杨继业看到刘继元亲信带来的信后才知道皇帝已降,痛哭一番后,也是卸甲归宋。

在归宋后,杨继业也是颇有战功。

当时的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后,挟大胜之威,攻取幽州。赵光义本要一举收复幽云地区,但他一来没赏破北汉有功的三军,二来辽军早有部署,加上宋军又轻敌冒进,结果吃了个大败仗,赵光义也是仓皇的找了辆驴车逃跑。

辽景宗趁着胜利,带十万大军进犯雁门关。这一战中,杨业带兵从背后袭击辽军,大败辽军,并杀辽军统帅萧咄李。自此,辽军看见杨业的旗号就逃遁而去,不敢与他交战。

再到雍熙北伐之时,杨业是西路军主将潘美的副将。这一次北伐开始很是顺利,但由于东路曹彬惨败,各路都是开始回撤,西路军还负责迁徙先前攻下的四州之地的百姓到内地。杨业认为应派强弩手守陈家谷口,以迁徙百姓为主,但被监军王侁以言语所逼迫,不得不冒险迎敌。

在临行前,杨业请主帅潘美在陈家谷口接应。潘美也确实带军在陈家谷口等待了杨业一段时间,但他们看到杨业杀败辽军后,全部上前去抢功了,作为主帅的潘美也是不能阻止。实际上,辽军是诈败的诱敌之计。宋军在知道杨业败了后,又吓得全部跑了。

杨业奋勇杀敌,杀回了陈家谷口。此时的陈家谷口空无一人,主帅潘美和麾下的人马不知道跑哪去了。就算如此,杨业依然带残部奋勇死战,他手刃敌军数百人,最终被辽将耶律奚低射中而落马被俘,绝食三天而死。

从杨业的表现来看,他确实是一员猛将,更兼英勇忠义,为当时以及后世人所称赞。也正是因为杨业,才有了杨家将的故事。

另外,杨业还有个弟弟叫杨重勋,接任了麟州刺史。后来,杨重勋也是归于北宋,担任节度使。不过,在杨家将故事中,倒是没有提及杨重勋,也没有相似式的人物。

杨延昭

杨家的第三代人物就是杨继业和老太君的八个儿子,也就是七郎八虎。

七郎八虎,是杨家的七个儿子一个义子。在早期版本中,只有七个儿子,明代的《北宋志传》中兄弟七人的名字分别是渊平、延定、延辉、延朗、延德、延昭、延嗣;明代的《杨家府演义》中七人名字则是渊平、延广、延庆、延朗、延德、延昭、延嗣。后来到评书中,才定型为七郎八虎,名字是延平、延定、延光、延辉、延德、延昭、延嗣、延顺。

这一代的人物,也演绎杨家将系列众多精彩的故事。杨七郎打擂力劈潘豹、七郎八虎闯幽州都是极其经典,而血战金沙滩更是杨家将系列最为经典和悲壮的一幕,七郎八虎八人出征只剩六郎一人把家返。自此,杨家将只有杨六郎坐镇边关,但手中一杆枪也是屡屡阻拦辽军入侵。

说起七郎八虎,总是会有反驳的声音:杨家根本没有七郎八虎,只有杨六郎杨延昭一个儿子。

杨延昭确实是个真实存在的,他是杨业的长子。在少年之时就跟随父亲参加过北伐,攻城之时奋勇而战。后续之时,智勇双全的杨延昭也是常年镇守边关,阻拦辽军入侵,战功极为卓越。

实际上,杨延昭只是杨业最为出名的一个儿子。杨业确实是有七个儿子的,《宋史》之中有明确记载:

(杨业)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

业既没,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瑰、延贵、延彬并为殿直。

第一条记述是北伐时杨业的最后一战,这一战中杨业的儿子杨延玉也是战死了。

第二条记述是杨业死后朝廷对他儿子的封赏,有着杨延郎(延昭)、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六个儿子。

这样来看的话,杨业确实有七个儿子。不过,除了杨延昭之外,其他人并没有更多的相关记载了,没有演义评书中那么精彩。

杨文广

按照杨家将的传承,杨延昭之后的下一代是杨宗保,再是杨宗保的儿子杨文广。

天波府少帅杨宗保在民间的名声也是偌大,有着少年要比杨宗保之说。杨家将故事中,杨宗保也有着穆柯寨招亲、杨六郎辕门斩子等故事,他还娶了有名的巾帼英雄穆桂英,可谓是人尽皆知。

但是,杨宗保这个人物到底有没有呢?《宋史》中记述杨延昭的儿子是杨文广;北宋文学大家曾巩的《隆平集》中也是记述:“诏录其(杨延昭)子传永、德征、文广有差。”

杨家族谱

这样来看,杨延昭的儿子就是杨文广,杨宗保是虚构的。不过,杨宗保这个人物倒也未必没有。在早期明代《北宋志传》版的杨家将中,杨文广并不是杨宗保的儿子,而是他的兄弟,是柴郡主在大破天门阵时所生。我也见过一个杨氏族 谱,上面也是有杨宗保的。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杨宗保就是有也并不像评书中的那样。这一代最有名的还是杨文广,他也是北宋的名将,跟随狄青南征侬智高之乱立过战功,也曾大破过西夏。

评书中有一部《杨文广征南》,就是取自南征侬智高。不过,书中的主帅成了杨文广,而且征南的对象也成了造反的南唐后裔李青。

另外,穆桂英的原型也应该是杨文广的老婆,而不是他母亲。《保德州志》中记载:“慕容氏,杨业孙文广妻,州南慕塔村人,雄勇善战。”这里的慕容氏应该就是穆桂英的原型,而且慕容在宋史中也是多被称为慕氏。

佘老太君

杨家将中最传奇的女将应该是佘老太君,手提龙头拐杖,上殿不参君下殿不辞王。

佘老太君名为佘赛花,是杨家将的一个传奇女将,智勇双全。自与杨继业七星庙结缘嫁入杨家后,佘赛花一直在天波府镇守后方。后续老令公杨继业身死后,老太君更是成了杨家将的主心骨,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杨家儿郎,而且还曾在百岁高龄挂帅征西。

在杨门女将中,也还有数十号人物。不过,真实存在的人物只有佘老太君,但她的真正姓氏应是折氏,出身云中折家。

云中折家是个真正的将门家族,真正传承十数世的名将家族。近三百年间,他们一直是府州的统治者,父子兄弟相传,内屏中国,外攘夷狄。

佘太君就是名将折德扆的女儿,嫁给了杨业。由于佘太君出身将门世家,确实是文武双全,她嫁给杨业后,在府中组织仆人丫环习武,武艺不逊色于边关将士。不过,在史书上没有过多关于佘太君的记载,据相关描述她应是活了77岁。

杨再兴

杨家将在杨文广之后,还有杨怀玉、杨士瀚等人,都是虚构出来的了,没有相关记载。

在《岳飞传》中,还有一个杨家将后人,就是杨再兴。杨再兴自称是杨六郎的玄孙,归顺岳飞后屡立战功,最终血染小商河。

杨再兴是个真实的人物,他的事迹与岳飞传中差不多。初时的杨再兴原是曹成部将,还曾挑杀岳飞兄弟岳翻,后被岳飞部将张宪打败,岳飞没有计较他的杀弟之仇,而是收下了他让他报效国家。自此,杨再兴成为岳家军武将,四处征战屡立战功,还曾单枪匹马冲入金军杀数百人,最终在小商桥血战金军而死。

但是,岳飞麾下的杨再兴并非是杨家将后人。按照《跋宋高宗亲札赐岳飞》中所说:飞之裨将杨再兴,则邦乂之子也。也就是说杨再兴是杨邦乂的儿子,杨邦乂也是抗金英雄,他是吉水县杨家庄人,是现在的江西人。

当然,也有说杨再兴是湖南或是河南人。这与出身山西(或者陕西)的杨家将是不同的,至少岳飞麾下这个杨再兴与杨家将没有关联。

在数百个杨家将人物中,只有这七个真实人物,有两个还不属于同一血脉。

0 阅读: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