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样的老人,晚年生活越过越好?
答案是:自私的老人。
你可别不信,先听我讲讲身边的故事。
邻居郑大妈今年六十岁了,早些年做了十几年的育儿嫂,那时她身体好、能吃苦、能熬夜,赚钱也不少。
郑大妈只有一个儿子,老两口很宠他。
她儿子结婚的房子、车子和彩礼钱,都是郑大妈那些年做育儿嫂挣的。
记得有一年,她刚给儿子买车时,我劝她:“多少也要替自己着想,儿孙自有儿孙福,你那点辛苦钱都给儿子花了,等你老了生病了咋整。”
郑大妈笑我没孩子不懂这些,哪个做父母的不替儿女操心啊。
后来她儿子要结婚买房,看好了市区的一套三居室,首付三十多万,月供三千多,可是他的工资一个月只有五千。
郑大妈又是二话不说,给儿子掏了首付钱。
有一次聊天,郑大妈说起给儿子买房的事情,我又劝她人老了要多为自己打算。
郑大妈说这辈子就是为孩子活的,赚的钱不给孩子给谁啊!
她儿子结婚生孩子后,郑大妈育儿嫂的工作也不做了,专心给儿子带小孩。
头些年太累了,郑大妈的身体有些吃不消,带孙子总是力不从心,稍不留神孙子就跑远了,她体力跟不上,压根追不上他。
有一次她带着孙子在小区门口买菜,掏钱的功夫,一转眼孩子不见了。
郑大妈急得到处找,看见孙子要过马路,车来车往的,她也顾不得腿疼跑不动,冲过去一把拉过孙子,却不巧踩到旁边的井盖边沿,一下子没站稳摔倒了。
这一摔可不得了,大腿骨折躺了大半年。
刚能下地走路了,又查出胃癌早期,得继续住院做手术。
她做育儿嫂的那些年饮食就不规律,帮儿子带孙子后,一个人来不及做饭,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这下可把郑大妈吓坏了。
好在有惊无险,腿在慢慢恢复,胃癌因为发现得早,得到了及时治疗。
出院之后,郑大妈突然活明白了。
孙子上幼儿园后,她从儿子家搬回自己家,和老伴一起生活。
平时不是跳舞就是画画,春天的时候还跟小区的大妈们一起春游。
她也不像从前那样节省了,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有时聊起儿子的生活,还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前段时间跟郑大妈聊天,说起这场大病,60岁的她可能是有感而发痛哭了一场,她说:大病一场才知道,人老了越自私,晚年过得越好。
2.
人到晚年,一定要在金钱上活得自私一点。
儿孙自有儿孙福,该放手的时候就要学会放手。
年轻时不知疲惫,为了家庭和孩子奔波,却忘了怎么爱自己。
老了突然闲下来,不知道该干啥,不如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试着多关注自己。
儿女有困难的时候,当然可以帮助,但是你的帮助要有分寸。
记得留足养老钱,这部分钱是救命钱,万一有一天生病住院需要钱,它能把你从死神手里拉回来。
别再像从前那样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存起来。
该花花,该买买。
钱这种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趁着能吃的时候,多吃些好吃的,那些年轻时来不及品尝的美食,它会打开你的味蕾,让你获得愉悦感;
趁着能玩的时候,多旅游多见世面,年轻时没时间、没精力去的地方,老了剩下大把的时间,那就好好游玩,那些美景会让你感叹“不枉此生”。
人到晚年,一定要在爱这件事上,活得自私一点。
毕淑敏说:“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
人老了,要学会好好爱自己,给生活找乐子,给自己找朋友。
很多老年人越活越孤独,那是因为总等着儿女来关爱自己,总把注意力放在儿女身上。
爱自己,走出去,去交朋友,跟着朋友们拓展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
爱自己,学会取悦自己,那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去记录、去重复做。
不要在意周围人的声音。
一个年老爱玩爱吃的人,一定会遭到周围人的议论,他们也许会说你自私,也许会说你没有个老人的样子。
管他的呢,你自己过得开心幸福就行。
写在最后:
人一定要懂得规划生活。
尤其是渐渐进入老年后,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更要学会规划。
存款应该怎么安排,退休后大把的时候该如何缓解孤独。
在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请站在自己的角度,把自己当成生活的主角,而非配角。
爱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
漫漫人生路,前半辈子为别人而活,后半辈子,请一定要为自己活,活得自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