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京东“对喷”,谁急了?

太平洋科技 2025-04-17 09:39:21
最近外卖市场吃瓜的不少。

自从京东高调入局外卖,和美团开始展开正面竞争,京东和美团这一战就不可避免。

但确实没想到,这场竞争真正走向白热化,不是谁家先拿出什么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让消费者狂喜,而是两家大佬开始了暗戳戳的“口水仗”。

4月15日,美团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并透露,当前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

2个小时后,说着“打口水仗没办法产生社会价值”的京东立刻发文表示:“今天是个好日子,今天京东品质外卖订单量将超过500万单,因为都是品质堂食餐厅的外卖,GMV比‘幽灵外卖’1000万单还大”。

划重点:“幽灵外卖”指的就是那些没有堂食以及资质有问题的外卖店。

当互联网巨头都开始对准即时零售市场拼刺刀,高管互相喊话的背后,到底谁更着急?

大佬互怼,商战暗涌

从京东决定“认真”做外卖至今两个多月,如何在外卖这个大而成熟的市场,找到那个切入点,京东重复使用的就两招。

第一招叫“五险一金”;第二招叫“品质外卖”。

4月11日前后,京东CEO许冉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谈及京东做外卖的初衷。

许冉多次表示,京东做外卖最核心的目的是解决行业痛点,而非竞争的考虑。而目前,食品安全隐患、骑手社会保障长期缺位、商家抽佣过高等问题,正让行业矛盾愈加突出。

“外卖平台集中度高,并没有带来行业的健康发展……如果其他平台已经充分满足了用户的需求,那其实就不会存在现在的这些行业痛点。外卖行业本就是一个宽广的赛道,完全容得下多个平台。”

就差把“你们让行业变得不健康”打在美团脸上了。虽说市场一致认为现阶段京东和美团还不到短兵相接的的地步,但这种多次被暗戳戳“指着鼻子”,加上京东的成长速度,美团也不得不关注起来。

这场对战从“暗”到“明”的转折点,源于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罕见地在社交平台点评起京东外卖。

内文不长,但用词之犀利,态度之强势,让人想起早年曾被贴上“好战”标签的王兴。

“简单说几句”的王莆中,先是表示:“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阿里、滴滴、字节不是都做过。”

众所周知,后面这几家的外卖业务都曾在轰轰烈烈后归于沉寂,特别是当年滴滴的程维和王兴那场好友间的“背刺”之战,最后也在滴滴2年近400亿的亏损告终。

被反复“鞭尸”的滴滴:???

要不说汉语博大精深呢。

如果说前面这句还算体面,那后面就直白多了,王莆中直言,即时零售京东做得早但做得不好;而美团如今的订单量,可以说让某些公司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并在最后以一句“要把那些大而无当的仓配体系扫进历史垃圾堆”收尾。

12日早上发文,当天中午,网上流传出京东新闻发言人齐珊珊在朋友圈发布的与刘强东的对话,截图中刘强东让其“有空就去帮助大风遇到困难的外卖员,别打口水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

而美团则在闪购品牌正式发布的宣传视频中,比较闪购与网购的速度时,用小狗图片配文:“你的东东再等等”。

虽说不打口水仗,但京东又是黑板报回应,又是内部讲话视频流出,称“外卖净利不允许超过5%”。

在那条网传的刘强东去年内部线上会议的视频中,刘强东直言,在外卖这种属于老百姓的基础民生行业,竟然会存在美团这种每年在外卖上上千亿的利润的事情。高佣金带来的危害就是餐厅为了生存只能降低安全品质,并表示:“这些开餐厅的心黑吗,为什么变成这样 ?本质还是因为外卖平台垄断,抽佣太多,赚钱太多。”

最后声称,京东外卖永远赚的利润不超过5%。“我们的算法和知识,不应该去坑蒙拐骗消费者和餐厅老板。”

一段非常符合东哥一贯的英雄主义叙事的讲话。但舆论层面的冲锋从来不是竞争的关键,就像王莆中在点评中所述的“围魏救赵”,京东做外卖根本上就是因为,餐饮外卖作为即时零售市场的核心高频品类,京东想以此来强化大众对于京东在即时配送能力上的认知。

而聚焦在非餐类即时配送的美团闪购,已经成为了美团如今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

互联网巨头虎视眈眈的即时零售市场,新旧玩家“拼刺刀”,拼的不是谁口水仗更牛,拼的是效率、供给、价格。

战火加速升级

事实上,在成为品牌之前,美团闪购的增长就已经大幅超过外卖业务的增长了。

在这之前,我们或许不知道美团的非餐外卖板块叫美团闪购,但美团闪购其实早已完成了消费者心智的建立。

此前PConline在分析美团财报时就曾提问:如果你现在出门在外位于酒店急需一次性用品,或者深夜在家突然肚子疼身边又没有止痛片,亦或是一场突然的约会正缺一束必要的鲜花,你下意识的动作是什么?

打开手机的美团APP,开始搜索,是吗?

作为美团到家板块中两大核心业务:餐饮外卖和美团闪购,美团如今的供应链建设确实称得上即时零售行业的扛把子。

据走马财经数据,2024年即时零售平台模式的公司销售额大约4120亿,其中美团闪购的规模是京东到家的3倍。

过去我们总说美团的骑手规模是其最大的护城河,事实上,美团强大的配送网络下支撑起其供给体系的,还有如今美团闪购背后的闪电仓。

与传统商超门店或便利店不同,美团闪电仓是为线上而生的,它是一种前置仓模式,专注于快消品类和日用百货,由美团与零售小店合作,美团会帮助商家在同城零售网络中去承担除了物流外,包括选址、库存管理等技术方面的支持。

简单来说,我们24小时都能在美团上买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大都是得益于闪电仓。

此前在2024年美团即时零售行业大会中,美团曾透露,当前美团闪电仓数量已超过3万个,到2027年,美团闪电仓将超过10万个,覆盖全品类、全区域,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

据晚点报道,目前,各家平台的闪电仓规模还停留在数百家到近千家之间,美团深度参与的闪电仓数量已接近1万家。行业人士认为,美团在闪电仓数量和供给生态丰富度上至少比竞争对手领先2-3年。

某种程度来说,京东外卖得以如此迅速切入美团“腹地”,是一直以来,普遍消费者对美团就有“一家独大”的市场印象,以及排斥心理。

靠着此前在电商上的高信任度口碑,和京东不断强调的“堂食”、“品质”,京东外卖才率先笼络了一波“路人缘”。

但外卖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做,供应链和骑手规模得以构成美团的护城河,便在于餐饮外卖的订单密度,相比其他即时配送业务压根不是一个量级。据美团数据,仅非餐饮品类,美团日单量便已突破1800万单。

据京东数据,4月15日,京东外卖日订单量超过500万单,“因为都是品质堂食餐厅的外卖”。而上一次公布这个数据还是在3月底的100万单,这也意味着,半个多月时间,京东外卖日订单量就翻了5倍。

京东也表示,本季度将再招收不低于5万名全职外卖员。

正如PConline上文所言,“品质”一直是京东外卖在宣传口径上最大的核心优势,对准的就是美团一直以来那些饱受诟病的脏乱差小店。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发现京东所谓的堂食店名不副实。

PConline就此在京东App上点开一个打着“堂食”的广州店家,发现商家详情页上的实景图并不是该店铺的名称,PConline用图片内的店名在其他平台搜索发现,这家店远在贵阳,而用原本的店名搜索,结果却是一家非堂食的外卖店。

外卖是由供给决定的,而目前,京东餐饮外卖的供给显然远不及友商,这是需要京东下血本去弥补的。但如果以违背自己声称的“品质”去填补“货架”上的空缺,那不等于自砸招牌?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在4月11日还上线了针对餐饮外卖的“百亿补贴”。叠加此前的0佣金,目前来看,京东在外卖上的打法,选择的还是延续在电商上的“烧钱”策略。

而这终将是一场持久战。

0 阅读:63

评论列表

風間浩

風間浩

1
2025-04-18 12:55

狗咬狗罢了,都是喊的大声,实际上都一个鬼样

太平洋科技

太平洋科技

PConline以科技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