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剧照
中国上下五千年,一直存在等级制度,君为臣纲,官大一级压死人,拍马屁讨好上司古今有之。然而拍马屁还要会拍,不仅要选择时机,还要有水平,诗词文雅,格律严谨,让主子看来心里舒坦,让宾客看了心悦诚服。
武则天剧照
历史上拍马屁水平最高的当属唐朝诗人宋之问,不信请看他的《扈从登封途中作》诗作。
武则天剧照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腊月,73岁的女皇武则天前往嵩山封禅,宋之问随从。此次封禅声势之浩大,动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多,可谓盛况空前。封禅完毕后,诗人为颂扬这一盛事,搜肠刮肚,在归途中作了这首拍马屁的诗:
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
晓云连幕捲,夜火杂星回。
谷暗千旗出,山鸣万乘来。
扈从良可赋,终乏掞天才。
武则天剧照
这首诗的首联描写立于高山之巅的皇帝帐殿的壮观。“帐殿郁崔嵬”,五个字包含了三样景物。一是“帐殿”,即以锦缎围成的武则天所谓宫殿;一是“郁”,即一望无际的树林,一是“崔嵬”,即巍峨的高山。这三样景物中,主是帐殿,从属的是林木和高山。后二者拱绕在帐殿周围,非常和谐壮美。面对此情此景,作者不由发出一声“仙游实壮哉”的感叹赞美之词。
武则天剧照
颔联继续写景。“晓云连幕卷”,是说清晨的彩云,似与华美的锦帐连在一起难以分辨,给人以“连幕卷”,即彩云与帷幕一起舒缓卷动的感觉。“夜火杂星回”,是说晚间帐殿及其周围的灯火似与天上的星星混杂在一起,一起在天空运转、闪烁。这两句是以早晨的彩云、晚上的星星作映衬,描写帐殿所处地势之高,气魄之雄。“卷”“回”都是动态描写,写出了景色的瑰丽变幻,让人心神摇曳。
武则天剧照
颈联写天子车驾及随从人员在山谷中出现的情景。“谷暗千旗出”,是指山谷间由于光线的阴阳变化,车驾进入山谷中,看不到人,只能远远看到高高的旗帜飘扬。“山鸣万乘来”,是写扈从队伍人马喧闹,山谷回响如雷。这么大的气势,只能是皇帝出行。这两句是从车驾在山中行进的角度写皇帝出行的宏大场面。
武则天剧照
尾联叙述作者的感想。皇帝封禅的景象如此壮观,排场如此之大,作为臣子的确应该向皇上献上一篇称颂圣德的优美赋文,只可惜自己没有那样高的才能,所以不能写得生动形象。诗的最后,作者以自谦之笔点题,突出了无限的颂扬之意。
武则天剧照
《扈从登封途中作》虽为拍马屁之作,但文字华美,格律整齐,意境开阔,笔力刚劲,作为女皇封禅嵩山的颂歌,对初、盛唐近体诗(即律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家看看,这拍马屁的诗不仅深得圣心,使得龙颜大悦,而且还彪炳千秋,留名史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