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北京人艺后台,少年果靖霖蜷缩在道具箱后偷看《茶馆》排练。父亲拿着扫帚追到剧院,怒吼“戏子能当饭吃吗?”出身工人家庭的他,参军或进厂才是“正途”,更何况家中还有个患先天智力障碍的妹妹需要照顾。
转机出现在1985年。青梅竹马的佟欣瞒着家人,带着果靖霖的演员证跑到街道办,替他报名上海戏剧学院考试。两人挤在绿皮火车硬座下赴考,用攒了三个月的粮票换来两张准考证。发榜那天,佟欣在榜单前跳着喊:“你考上了!我们不用捡烂菜叶了!”
1990年从上戏毕业的果靖霖,带着佟欣蜗居在北京9平米的筒子楼。青年艺术剧院的微薄工资,连取暖费都交不起。最艰难时,两人分食半块烧饼充饥,佟欣总把芝麻多的那半推给他:“你明天还要排戏。”
为了争取角色,果靖霖凌晨四点排队等剧组招工,佟欣就坐在马路牙子上织毛衣陪他。某次试镜失败,他醉倒在雪地里,佟欣硬是用瘦弱肩膀把他扛回家。这些点滴,让果靖霖在婚礼上哽咽承诺:“这辈子只让你过好日子。”
为给妻子治病,他推掉所有片约,却在2006年接到改变命运的邀约——主演传记电影《袁隆平》。拍摄期间,他白天在稻田里揣摩科学家神态,晚上在医院陪护化疗的佟欣。化妆师至今记得,他要求把老年妆的皱纹加深:“这样更像为民生操劳的模样。”
葬礼上,果靖霖三次哭到昏厥,死死抱住棺木不让人合盖。追悼会后,他在佟欣墓前种下一片海棠,只因她曾说过“花开时像红盖头”。如今,这位在《生逢灿烂的日子》《远大前程》中贡献神级演技的戏骨,微博简介仍是“佟欣的丈夫”。
当媒体问及是否后悔无儿无女,他摩挲着婚戒微笑:“她把青春都给了我,我得把余生都留给她。”北京人艺的老同事透露,果靖霖至今保留着佟欣手织的毛衣,袖口磨破的洞都用同色毛线细心补好。这份穿越生死的守候,或许比任何誓言都更接近爱情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