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咬断稻苗茎,辛硫磷拌土来防治,保护稻苗安全长
在稻米种植的世界里,每一株稻苗的成长都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役,而蝼蛄这个小小的害虫,却常常成为这场战役中的“捣蛋分子”。
咱先来说说蝼蛄这东西。蝼蛄这小虫子啊,看着不起眼儿,可危害极大。它专门爱咬稻苗的茎。你想啊,稻苗就好比是稻田里的小士兵,正一个一个精神抖擞地站在那儿,等着茁壮成长呢。这蝼蛄就跟个破坏大王似的,“咔嚓”一下就把稻苗的茎给咬断了。你想想看,稻苗的茎断了,就像小士兵的腿断了,还怎么好好生长啊?这时候的稻苗,有的是直接就倒下了,趴在那儿,没了生机;有的虽然没倒,但是被咬断的地方就没办法再正常地传输养分和水分了,慢慢地就会发黄、枯萎。
那为啥蝼蛄会这么喜欢咬稻苗茎呢?这就得从蝼蛄的生活习性说起了。蝼蛄喜欢在土壤里钻来钻去,找吃的。稻苗的茎在土里或者刚冒出地面的时候,就像放在它们嘴边的小零食一样。而且稻苗富含水分和一些营养物质,对于蝼蛄来说,那可是相当美味的佳肴。而且蝼蛄的活动规律也很特别,一般是在夜间或者阴天比较活跃。这时候大人们可能都在田埂上休息或者在忙别的事情,不容易发现它们在搞破坏。
和那些只吃一点点稻叶的小虫子比起来,蝼蛄造成的破坏可就严重多了。像稻飞虱,它主要就是吸食稻苗的汁液,虽然也会让稻苗变弱,但是不像蝼蛄,一口下去直接把稻苗的“身体连接部分”给破坏了。稻飞虱造成的损害就像是小毛病,稻苗可能还能慢慢恢复,但是蝼蛄的破坏就如同是“重伤”,很多稻苗一旦被它咬断茎,基本上就很难再挽救了。如果不加以防治,随着蝼蛄的数量增多,整个稻田里的稻苗都会面临巨大的威胁。到时候,原本该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就可能变得稀稀拉拉,产量的减少那是可想而知的。
这时候,咱就得拿出办法来对付这蝼蛄了。辛硫磷拌土这个方法就特别好用。辛硫磷是什么呢?这是一种可以有效杀死蝼蛄等害虫的药剂。把辛硫磷和土拌在一起,就像给稻田设下了一个看不见的“陷阱”。当蝼蛄在土里钻来钻去的时候,就会碰到拌了辛硫磷的土。辛硫磷接触到蝼蛄的身体后,就会发挥作用,破坏蝼蛄的身体机能,最后把它们给消灭掉。
我见过有些稻农,在稻田里发现几株稻苗被蝼蛄咬断了,就开始着急忙慌地乱用药。今天用这个药,明天又换一种。其实这样做既浪费钱,又不一定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还不如就采用辛硫磷拌土这种比较有效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环保。不像有些强力杀虫剂,大面积使用可能会对土壤里的有益微生物造成破坏,辛硫磷拌土主要就是针对蝼蛄这些害虫,对土壤的整体生态环境影响比较小。
在实际操作辛硫磷拌土的时候,也有不少的小窍门。首先得注意用药的量。用量少了,那对蝼蛄的杀伤力就不够,还是会有很多蝼蛄继续在稻田里为非作歹。但是用量多了呢,又可能会对稻苗产生一些副作用。一般来说,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调配辛硫磷和土。就像做饭的时候放调料一样,多了少了都不行。
再就是拌土的手法也很重要。要把辛硫磷均匀地拌到土里,不能这里多那里少。我曾经看到一个稻农在这方面就不太注意,他只是简单地把辛硫磷撒在土上就不管了。结果在稻田的一些地方,几乎没有多少辛硫磷的成分,蝼蛄还是在那儿逍遥法外,继续咬稻苗。而那些辛硫磷比较多的地方,虽然能把蝼蛄杀死一些,但是也可能会对稻苗造成一些不良影响。所以在拌土的时候,最好是用工具仔细地翻动土壤,让辛硫磷和每一处土都能充分混合。
而且,辛硫磷拌土治理蝼蛄也不是做完这一次就一劳永逸了。蝼蛄可能会有新的虫卵孵化出来,或者是从其他地方又飞过来一些。所以要定期检查稻田的情况,看看有没有新的蝼蛄危害稻苗。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就得再次进行辛硫磷拌土防治。这就像是守卫稻田的卫士,时刻都不能放松警惕。
对比那些任由蝼蛄危害稻苗,最后产量大打折扣的稻田,采用辛硫磷拌土防治的稻田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了。那些未受侵害的稻苗,在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的滋养下,一天一个样。稻苗的高度不断增长,叶片也越来越宽大、厚实。它们整齐地排列在稻田里,就像训练有素的方阵。而采用辛硫磷拌土防治后的稻田,整体的稻苗密度比较合理,没有因为蝼蛄的肆虐而出现大片倒伏或者枯萎的情况。等到收获的季节,这之间的产量差距可就相当明显了。
在整个稻米种植的过程中,保护稻苗的安全生长是重中之重。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蝼蛄这个小害虫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它的危害不容小觑。辛硫磷拌土这种简单有效的防治方法,就像是给稻苗穿上了一层保护罩,让它们可以在稻田里无忧无虑地生长。这也告诉我们,在稻米种植中,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病虫害,只要我们用心去研究,找到合适的方法,就能保证稻苗的健康生长,从而收获满满的稻米,实现种植的目标,也为我们的餐桌提供更充足、更优质的稻米。毕竟,每一粒稻米背后,都凝聚着稻农无数的辛勤汗水,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