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爬后走和不爬就走的宝宝有什么区别?

喜芽孕育 2023-12-28 16:18:54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爬行和走路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有些宝宝会先学会爬行,然后再学会走路;而有些宝宝则直接跳过爬行阶段,开始走路。那么,这两种不同的成长方式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和认知能力有什么影响呢?

先爬后走与不爬就走的区别

感统有差距

爬行能够锻炼大脑和小脑之间更紧密的配合,促进信息的处理和指令的发布,从而使孩子变得更聪明和机灵,对于大脑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宝宝越过爬行直接开始走路,就会导致孩子前庭平衡得不到充分刺激和锻炼,从而引发感统失调的现象,导致宝宝出现对于身体感觉的处理异常或困难,包括平衡感、协调能力、空间感知和身体触觉等方面。

协调性有差距

先学爬的宝宝,需要整个身体都在用力,需要双手和双脚,左半身和右半身同时做出动作。力量的释放也要均匀,这样才能够让身体平衡。因此,先学会爬行的孩子,身体的灵活性还有协调性要更好。

而没有学爬的宝宝,没有通过爬行这个动作来锻炼自己的协调性,宝宝的灵活性,身体协调性会略差一些,在开始走路时发生走路不稳、摔跤等的几率相对高些。

体态有差距

在执行爬行这个动作的时候,孩子的肩膀,颈部,后背要尽量在一条直线上,还要昂首挺胸。这样的姿势,能够塑造孩子的脊柱曲线,锻炼孩子的肌肉力量,孩子身体发育更加完善。而且孩子爬的时间越长,体态就越好。

相反,那些不会爬就学习走路的孩子,往往体态就没有那么优秀,在走路的时候,由于脊椎无法支撑孩子的重量,而使得孩子无法在开始走路时会歪歪扭扭,给人不稳当的感觉。

肌肉力量有差距

爬行不仅要调动全身各个部位,还需要四肢的肌肉用力来支撑。与坐着的姿势相比,爬行需要消耗的热量更大,孩子消耗大,吃得多,能够锻炼孩子的肌肉,让孩子的肌肉力量更加强壮。

而不爬就走路的孩子,则缺乏这方面的锻炼,腿部的肌肉还没锻炼好就直接走,肌肉力量相对较弱。

由此可见,爬行和走路是宝宝生长发育中先后经历的两个阶段,如果越过了爬行阶段直接走路,由于缺乏了爬行阶段的锻炼,宝宝在肌肉力量、动作协调性等方面发育相对较弱。因此,在7-9个月宝宝开始爬行时,家长应鼓励宝宝爬行,不要急于让宝宝练习站立和行走。



练习爬行需注意以下几点:

在宝宝5-6个月大时,就开始为爬行做准备了,他会趴在床上,以腹部为中心,向左右挪动或身体打转转,渐渐地会匍匐爬行,但腹部仍贴着床面,四肢不规则地划动,这时往往不是向前爬而是向后退。此时,父母应该耐心引导宝宝正确地学会爬行。

宝宝6-7个月大的时候,已经可以不用支撑独自坐稳了,这时宝宝的手臂、腿和背部的肌肉也足够强壮有力,在用双手和双膝支撑身体时,不至于摔倒。此时,父母要积极鼓励宝宝多爬行,让宝宝尽早熟练爬行。

到7-8个月的时候,宝宝会发现借助膝盖用力推动身体,就能向前移动了。随着动作越来越熟练,宝宝还能学会从爬的姿势转到坐下的姿势。

爬行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一开始宝宝可能会出现手脚不协调、原地打转或越爬越后退的情况,这是不要着急,要等到手脚肌肉力量足够,才会变成肚子离地,手脚并用的爬行。

0 阅读:80

喜芽孕育

简介:喜芽,摒弃超声多普勒,胎心监护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