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382)
宋·周密《齐天乐》词之“消得何郎花恼”(续十三)
齐天乐
[宋]周密
——余自入冬多病,吟事尽废。小窗淡月,忽对横枝,恍然空谷之见似人也。泚笔赋情,不复作少年丹白想。或者以九方皋求我,则庶几焉。
东风又入江南岸,年年汉宫春早。宝屑无痕,生香有韵,消得何郎花恼。孤山梦绕。记路隔金沙,那回曾到。夜月相思,翠尊谁共饮清醥。〇天寒空念赠远,水边凭为问,春得多少。竹外凝情,墙阴照影,谁见嫣然一笑。吟香未了。怕玉管西楼,一声霜晓。花自多情,看花人自老。
网友知畏斋问:钟教授您好,周密《齐天乐》里有“消得何郎花恼”一句看不明白,向您求教。
钟振振答:(接上期)截至上期《答疑》,这个问题已经解答完了。但周密此词的正文,还有一些需要注释与解说的语句,顺便也一并做个交代:
(1)孤山梦绕
“孤山”,在杭州西湖中,唐宋以来,因“梅”而闻名于世。北宋隐逸诗人林逋隐居于此,不娶,与梅、鹤相伴,人称“梅妻鹤子”,此则佳话更使“梅”成为了“孤山”的标志。
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五八《物产·花之品》曰:孤山之梅,自唐以来已著称。和靖(按,林逋谥号)居此山,诗于梅花最多。东坡《和秦太虚》云:西湖处士(按,指林逋)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又云: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又《和杨公济》十诗有云:绿鬓寻春湖畔回,万松岭上一枝开。今此花有数品,绿蕚千叶香梅尤清绝。
宋·周密《武林旧事》后集卷四录《张约斋(按,宋·张镃号约斋)赏心乐事》,“十一月仲冬”有“孤山探梅”。
这是常见典故,点到为止,无须多说。
(2)记路隔金沙,那回曾到
宋·楼钥《谢潘端叔惠红梅》诗二十首其十四曰:不学江头玉树寒,寿阳红粉旧妆残。婵娟可是惭随俗,莫作金沙锁骨看。
郑清之《圃中问讯梅友老干疏花有足喜者》诗曰:洗出金滩锁骨沙,种成老树竞槎牙。冰霜历尽肌生玉,窗牖寒深影到纱。旧岁枝头新岁景,十分好处一分花。谁言冷圃惟秋菊,春意撩人乃尔邪。
吴文英《高阳台·落梅》词曰: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
以上诸诗词,乃用“金沙滩头马郎妇”故事。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卷一三上《鬼神道释部·仙门·马郎妇》条曰:释氏书:昔有贤女马郎妇,于金沙滩上施一切人淫,凡与交者,永绝其淫。死葬后,一梵僧来,云求我侣。掘开,乃锁子骨。梵僧以杖挑起,升云而去。
按,此乃佛教故事,叶氏列于道教“仙门”,甚误。
又,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一《南岳下七世·南院颙禅师法嗣·汝州风穴延沼禅师》曰: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金沙滩头马郎妇。
按,此故事原型,见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一〇一《释证》三《延州妇人》条引《续玄怪录》(唐·李复言撰)曰:昔延州有妇女,白晳,颇有姿貌,年可二十四五,孤行城市。年少之子悉与之游,狎昵荐枕,一无所却。数年而殁,州人莫不悲惜,共醵丧具为之葬焉。以其无家,瘗于道左。大历中,忽有胡僧自西域来,见墓,遂趺坐具,敬礼焚香,围绕赞叹。数日,人见谓曰:此一淫纵女子,人尽夫也。以其无属,故瘗于此。和尚何敬耶?僧曰:非檀越所知。斯乃大圣慈悲喜舍,世俗之欲,无不狥焉。此即锁骨菩萨,顺缘已尽,圣者云耳。不信,即启以验之。众人即开墓,视遍身之骨钩结皆如锁状,果如僧言。州人异之,为设大斋,起塔焉。
“金沙滩”在何处?《海录碎事》《五灯会元》诸书皆语焉不详。若以《续玄怪录》所述为准,则在延州,即今陕西省延安市。其地南宋时在金人统治区,非周密所能“曾到”。此词语出虚构,不必信以为真。
又,此故事本与梅花无关。而楼钥、郑清之、吴文英等咏梅诗词皆用之,故周密亦援其例。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