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千万吨废料中发现稀土,且掌握提取工艺,中国限制还有用吗

漫步的空影 2024-12-15 01:53:48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过去数十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国围绕石油展开的“争夺战”可谓是异常激烈,甚至还有观点认为:“拥有石油就拥有了全世界”。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是不止一次的想用石油来卡中国的脖子,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稀土资源成为了全球竞争的战略资源。

稀有金属锑

12月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严控对美出口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物资,面对中方管制,美方却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了解决之法“能帮美国顶住压力”。

观察者网12月04日 关于“中方出手!美行业人士抱怨:中国暗示很久了,美国什么时候才能吸取教训?”的报道

那么,美国口中所谓的“解决之法”究竟是什么?我国的限制还能起到作用吗?

稀土:现代工业的“维生素”

稀土矿产

在这个技术为王的时代,稀土,这种埋藏在地球深处的资源,正成为撬动全球工业的杠杆。

从一架战斗机到一块手机芯片,从风力涡轮机到核潜艇,它们无一不需要稀土的参与。

图片来源于网络

稀土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不可替代性,虽然它们的名字中有一个“稀”字,但实际上稀土并不稀有。

稀土包括17种元素,它们散布在地壳中,虽然总量不算稀少,却很难以纯净的形式出现。

稀有元素

它们常与其他矿物紧密结合,呈现出低浓度、分布广泛的特征,导致开采和提炼过程变得极为复杂,这种“藏而不露”的性质,让稀土看似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攀。

稀土矿产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全球稀土资源储量约为1.2亿吨,分布在世界各地。

从中国到澳大利亚,再到美国、俄罗斯,几乎每个稀土资源国都怀揣着一座“宝藏”,但开采稀土从来不是一门简单的生意。

污染严重

从矿石中提取稀土元素需要经历多道化学分离的步骤,每一步都伴随着污染物的产生。

大量废水、废渣和重金属的排放,让稀土行业总是被贴上“高污染、高代价”的标签,这也成了许多国家难以跨越的障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中国也正是凭借对稀土开采和提炼的掌控,确立了全球稀土供应链的主导地位。

虽然我国的稀土储量占全球的36.7%,远谈不上垄断,但在生产加工能力上,却稳坐全球第一的位置。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中国提供了全球80%以上的稀土产品,这意味着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产业,都离不开从中国运出的稀土材料。

智能手机、风力涡轮、半导体芯片等等,这些现代工业的支柱背后,都少不了中国稀土的身影。

矿产

相比之下,美国的处境则显得尴尬,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但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和成本的攀升,国内稀土矿场逐渐关闭。

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这个矿曾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却因废水污染问题而停产多年,直到近些年才重新启动。

国内生产线正在应用新的稀土浮选工艺

然而,仅靠开采资源并不足以重建完整的产业链,美国缺乏高效的提炼技术,开采出来的稀土原料依然需要运往中国进行加工。

这种高度依赖,使得美国在稀土领域始终无法摆脱被动的局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些因素的叠加之下,令中国成为了全球稀土供应链的核心国家,而其他国家只能通过进口中国的稀土来维持其高科技产业。

美国的反击:废料中的新希望?

煤灰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稀土这一资源被推上了战略高度,美国正尝试以一种颇具创意的方式扭转局面:将目光转向废料。

这些过去无人问津的工业副产物,如今却被寄予厚望,成为美国重建稀土供应链的重要依托。

矿产开采

煤灰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在美国中西部和阿巴拉契亚地区,煤炭燃烧的遗迹随处可见。

数十年的工业积累,使得煤灰堆积如山,它们原本是环境治理的难题,却因为蕴含稀土元素而变得意义非凡。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北达科他大学的一项研究揭示,利用溶剂萃取技术,从褐煤灰中提取稀土元素的效率可以超过70%。

这不仅让煤灰的价值被重新发现,也让本已衰落的煤炭工业再次焕发生机。

研究人员

此外,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团队指出,美国的煤灰储备量高达2100万吨,其中隐藏的稀土资源或许足以支持未来几十年的高科技需求。

而废旧家电和电机则提供了另一条思路,那些被丢弃的冰箱、空调和风扇,内部的小型稀土永磁体,正成为回收利用的重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变废为宝”的方式既减少了矿产开采的环境成本,又为稀土供应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而类似美国里瓦利亚这样的初创企业,则专注于从废弃的煤矿矿渣中分离稀土,将原本毫无价值的废料转化为稀缺资源。

稀土

尽管这些项目听起来充满希望,但过程远非一帆风顺,从废料中提取稀土的技术难度极高,分离、纯化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巨大的资金和科研投入。

此外,这些废料回收项目是否能达到工业化规模,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中国稀土

但如果美国真的能通过这些努力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全球稀土竞争将迎来新的局面?

中国的反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并未坐以待毙,而是通过加强出口管制与技术保护,进一步巩固其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

以镓和锗为例,这两种稀有金属在半导体、光纤、太阳能板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

图片来源于央视网

2023年,中国对这些金属的出口实施了严格的限制政策,这一举措直接导致全球价格飙升,并对美国的半导体行业造成重大冲击。

更重要的是,中国不仅掌握着资源,还掌握了稀土精炼的核心技术,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即便拥有稀土矿,也难以自行完成高纯度的提炼和分离工作。

中国稀土集团

中国在稀土产业链上的技术积累,使其成为全球唯一可以大规模生产稀土精加工产品的国家。

这种资源和技术的双重壁垒,令美国等国的稀土复兴计划举步维艰,即使美国能够实现稀土的部分自给自足,其技术和成本也难以与中国竞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稀土领域,中美两国的对立,正深刻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其他国家也在这一博弈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通过与美国合作,试图建立稀土供应的替代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例如,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已经成为中国以外最大的稀土生产商,并与日本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

与此同时,欧盟也在积极布局稀土资源的开发与回收,力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这些尝试在短期内难以对中国构成实质性威胁。

研究人员

稀土产业的重构需要巨额的资本投入和长期的技术积累,而这些恰恰是中国过去几十年间通过牺牲环境和资源积累起来的优势。

稀土,这种被誉为现代工业“维生素”的资源,已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美两国围绕稀土展开的博弈,不仅关乎资源的掌控,更关乎技术与经济的未来格局。

在全球化的时代,稀土产业的未来不仅是竞争,更是合作的必然,毕竟科技与自然的较量永远没有终点,而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是每个国家必须回答的问题。

稀土资源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 2024年12月04日 关于“中方出手!美行业人士抱怨:中国暗示很久了,美国什么时候才能吸取教训?”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看看新闻Knews 2024年12月09日 关于“守着矿山也没用 美国为何难以复制稀土产业链?”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DeepTech深科技 2024年01月11日 关于“美国迎来稀土材料生产竞赛,有初创公司从煤灰中提取稀土元素”的报道

4.原文登载于北京科协 2022年11月16日 关于“为向清洁能源过渡多国上演稀土资源争夺战”的报道

0 阅读:0
漫步的空影

漫步的空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