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文章免费,免费!!!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2003年,渭河流域在长时间暴雨的困扰下,河床上升,最终三次决堤,华县地区17万亩庄稼付之一炬。
建设三门峡大坝本是为了防治水患,却成了产生洪水的主要原因。
一时间,质疑声席卷而来,很多人喊着“三门峡大坝早就该炸掉”。这项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大水利工程,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1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流域泥沙堆积,问题亟待解决。于是毛主席向全国发起号召,拉开了治理黄河水患的序幕。
水利部长傅作义一马当先,立刻组建由我国专家和苏联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沿着黄河流域一步步摸索着。
傅作义
调研、走访,夜以继日的努力没有白费,专家们发现,要想治理黄河水患,三门峡或许是个突破口。
这道峡谷是黄河中游河道中最狭窄的河段,若是在此处截流,一来能够节约成本,二来还能够增大此处的河流流速,水力发电那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这项提议上报给中央不久之后就得到了批准,陕西七十万人口,他们深爱着这片土地,虽然对关中沃土恋恋不舍,但为了国家大计,最终还是强忍泪水离开了这片地方。
水利专家陆陆续续抵达,工作人员相继就位,一场浩大的工程,就此在三门峡开展。
当第一期的工作画上句号后,万众瞩目,工作人员纷纷望着大坝开始工作。
没想到光这第一期的大坝蓄水高度就已经超过了三百米,而负责存储的水库,容水量也来到了360亿立方米。
看来建设水坝的方案没有什么问题,只要接下来稳扎稳打,黄河水患问题必然能够迎刃而解。当三门峡大坝正式完工后,黄河中游的流速足足降低了78%。
实际上,通过降低流速来治理水患,仅仅是三门峡大坝的最为基本的任务。超大容量的水库也是整个大坝的重要组成部分。
惊人的蓄水量,为常年干旱缺水的黄土高原带来了保障,让当地农业发展多年以来面临的难题迎刃而解,周围七千多万亩良田的用水问题终于得到保障。
直至今日,不论是农田灌溉还是防汛任务,三门峡的表现依旧亮眼出色,沿着黄河流域放眼望去,三门峡大坝造福的老百姓超过两亿。
2三门峡大坝的横空出世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性,大坝的弊端也愈发明显。
早在三门峡大坝处于设计阶段的时候,国内就已经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大坝的选址问题最早交给了苏联专家——伯克夫。
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认为应该在上游潼关一带修建大坝。
可我国很多专家在听完伯克夫这一提议,面色十分凝重,他们语重心长地回应道:“潼关一带的地势高,坡度陡,土质含沙量高,一旦建成大坝,到了汛期,蓄水抵达极限,关中平原的百姓怎么办?”
在我国专家的强烈建议下,苏联专家也认识到错误,最终放弃了潼关建坝的方案,可谁也没想到,三门峡大坝仍有未排除的“雷”。
这些苏联专家在解决一般河流水电开发工程方面,或许是把好手,可他们并未接触过黄河这类含沙量高的大河。
因此,在设计期间,苏联的这些专家更加注重理论,在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上,他们更习惯于从纸上进行规划,而忽视了黄河以及黄河流域周围的生态环境。
在此期间,我国水利专家——黄万里教授曾经主张在三门峡大坝中采用留底孔方案,可最终并未得到采纳。
毕竟我国当时水电开发领域并未取得显著建树,不论是国内的工程还是相关知识和经验,都极度匮乏。
有了苏联人的参与,双方在合作设计三峡大坝的时候,苏联专家占据绝对的话语权,我国很多专家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最初能够改变苏联人的看法,放弃潼关选址就已经十分不易。
按照苏联专家的方案,三门峡大坝开始动工,可黄河水流携带的泥沙仍旧没减,水库迅速淤积,发电效率大大减缓。
从1962年投入使用开始,仅仅过了两年,三门峡大坝淤积的泥沙来到了惊人的十五亿,淤积的河沙堆积在了渭河河道内,河床一下子提高五米,成了“地上河”。
此时就已经有人提出异议,称当初建造大坝的时候,时间太紧迫,参与人员虽然多,可过于追求速度反而会降低效率,最终忽略了对建造的深入研究和考量。
开头讲的水患问题也只是几十年以来的其中之一。
从三门峡大坝建成之后,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三十多年时间,大量泥沙堆积在关东平原地区。渭河两岸四十多万亩良田沦为盐碱化荒地,看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心痛的还是当地的老百姓。
怨声四起,讨伐三门峡大坝的声音越来越多,可它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3直至近些年来,真相才逐渐水落石出。调查人员在渭河流域展开了为期三年的调查,但却有了意外的发现,一年到头不论是泄洪还是防水,渭河底下的泥沙一直处于增加状态。
倘若三门峡大坝真的是造成渭河泥沙堆积的主要罪魁祸首,那为什么不同工作形式却产生了相同的效果?
渭河作为黄河支流,泥沙淤积的现象本就严重,绝不能将背后的原因全部归咎于三门峡大坝身上。
华县地区因为泥沙堆积爆发水患,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田间地头劳作一年的老百姓,就以为一场大雨,一年努力付之一炬,最终颗粒无收。
很多人对三门峡大坝失望至极,甚至勃然大怒地感慨:“早就应该炸掉三门峡大坝。”
当地人民经受了巨大的苦难,即便说出这些话,也情有可原,毕竟不了解相关知识,很难清楚导致河流淤积大量泥沙的真正原因。
长期以来,渭河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水土流失一天比一天严重,甚至很多地方连星星点点的草地都看不到。
没有植物加固土壤,最终让土地的结构变得越来越松散,泥沙自然越来越多。
三门峡大坝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性,在现在看来确实存在一定缺陷,但不能否认他在推动我国发展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如今政府已经着手改善,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先后两次对三门峡大坝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
就是为了在提高水库储水抗洪能力的同时,减缓泥沙堆积问题,于国于民,都是福音政策。
随着基建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再也不用将基建的希望寄托在他国专家身上,先进的检测、预测技术为三门峡大坝的稳定工作做出了巨大的推动。
不论是勘探水情、雨情还是进行调度,也不需像之前那样进行漫长调研走访,荧屏上精确的数字不仅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结语当然,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不断传播,国家除了重视三门峡大坝带来的收益之外,将关注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了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让原本毫无生机的土地变得生机盎然。
政府投资一百多亿对渭河流域进行整改,如今渭河两岸一改往日风貌,绿野千里,一片生机。
参考:
同舟共进 科学的良心——纪念黄万里老师
世界科学 建造大坝孰是孰非?
出版参考 为三门峡大坝忧虑——和黄河的不解之缘